娘娘她宠冠后宫(295)
凤仪宫内,郑初韫遥望着远处,目光晦涩,“本宫只是害怕。”
她握着凤钗,声音发颤:“安之,旁人不知瑞亲王为何会死,可本宫却知晓。正是因为本宫知晓,才不敢怀孕,本宫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步了瑞亲王的后尘,又有什么错?”
安之红着眼,摇头安慰:“殿下没有错,殿下是为了自己和郑家还有未出世的小殿下考虑。”
郑初韫对她的安慰置若罔闻,视线落在华丽的凤钗上,眼神却黯然,“陛下初初登基,后宫里有多少耳目都数不清,本宫如何能保证平安诞下皇嗣?有那么多人护着文懿皇后,她不也在生下陛下之后就丢了性命吗——”
若素吓得呼吸一滞,忙抱住她的大腿,不安地提醒:“娘娘,这话可说不得啊。”
若是文懿皇后活着,陛下也不会被孝德皇后抚养。如今又哪来的孝德皇太后呢?
郑初韫也意识到这一点,噤了声后,轻轻沉下一口气。
她还有一点一直压在心里没说,文懿皇后是先帝发妻,却比她更得帝王的尊敬与信任,也更琴瑟和鸣。
后宫里那么多世家贵女,却在文懿皇后活着的时候,都表现得温顺而又和睦,难道不是因为帝王给了她足够的底气吗?
哪里像沈媛熙和薛琅月,为了圣宠在她面前斗得不可开交,还时不时想下她的脸面。
薛琅月暂且不提。沈媛熙呢,心里还一直认为自己抢走了她的位置。可谁让自己是先帝钦定的太子妃,不论太子是谁,她都是太子妃——可惜瑞亲王死在了诏封太子之前。
帝王敬她,却对她没有半分情意,这让她如何能赌?如何能安心?
闻缨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心中郁气渐消。
怪不得陛下会在万寿节这一天下了皇后的脸面。
闻褚的神色已如常,跳过这个话题,回到信上:“皇姐,此事先瞒着母后,母后若是知晓了,怕是得连夜赶回来。”
闻缨点点头,“陛下放心,我不会告诉旁人的。只是你膝下子嗣少,如何才能让母后宽心?后宫的娘娘们可是不得陛下心意吗?若是如此,不妨遵从母后的意思从长安城里再礼聘几位?”
闻褚蹙了下眉,“去年才采选,何必多此一举?”
至于后宫的嫔妃,原不在于数量。十多位,已经足够了。合不合心意,也得多接触才知晓。
他目前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她们,更别说去了解了。
闻缨笑了笑:“我知你如今心思不在后宫里,可母后的话,难道能违逆吗?送信之人可还在等着呢,怕是要等陛下顺了母后的心意才会离开。”
闻褚一时没说话。
闻缨也没再多说,只叮嘱:“陛下仔细想一想吧,因着昭妃的事儿,近来宫里倒是有不少闲言碎语。若不是赵家的事,加上淳平县主,只怕陛下晋封昭妃也不会这般顺利。”
昭妃入宫两年时间不到,就将潜邸的人都踩在了脚底,她们如何甘心?
贞妃因着二皇子与陛下离了心,昭妃在后宫里可谓是风头无两。
说到这里,闻缨“唔”了一声,忽然好奇起来:“听闻贺家长子连中三元,贺大人也是能臣,从前在江都时,我也曾听过贺家嫡女的名声,怎么这莲淑仪如此不得你的喜爱?我知你不在意她原是要被赐婚给肃亲王的,你可别拿这些话糊弄我。”
闻褚抬头看了看她,倒是没遮掩:“皇姐,贺家并非莲淑仪一个嫡女,你从前听到的其实另有其人。”
他语气淡了淡:“若非贺家,朕的后宫里也不会有莲淑仪。她只要不贪心,不奢求不属于她的东西,朕都能保证她此生衣食无忧,轻松自在。”
就像从前的明妃那样,安安分分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也不会苛责她们。
闻缨怔了怔,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由地哀叹一声:“只是陛下,你给她们的,未必是她们想要的。只要是人,怎么会没有贪心?”
闻褚不以为意:“难道朕还要问她们想要什么吗?皇姐,她们若是连自己的处境都看不清,当真是白活一场。”
闻缨笑而不语。
世间能有多少人能看得清自己的处境?就连她自己也一样,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陛下,你且仔细想一想吧。”闻缨敛衽起身,“等淳平县主出了宫,我也打算去宫外透透气,总闷在宫里到底不算事儿。从前的事儿就让它过去吧,我不想再去想了,左右我已经和离,无子无女在世间也少了一份牵挂。”
“不过陛下的话,我还是记在心上的,倘若陛下膝下子嗣丰了,给我过继一个也是不错的。”
“好,皇姐放心。”
闻褚将她送出乾坤殿后,提笔给太后回了一封信。
……
七月二十八,沈听宜走完了册封礼,正式落实昭妃的身份。
前来送礼的嫔妃和宫人络绎不绝,昭阳宫一时门庭若市。
自万寿节过后,薛琅月就变了个人似的,从前紧闭宫门,郁郁寡欢,可现在竟大大方方地来到了昭阳宫,给沈听宜送上了一份贺礼。
“恭贺昭妃。”
沈听宜见人就含着三分笑意,对于薛琅月的到来,态度也格外温和:“贞妃难得来一趟,不若进殿来喝一喝茶?”
她说这话也只是客气,谁知薛琅月竟颔首应下了:“昭妃既然相邀,那本宫就不推辞了。”
第176章 第 176 章
不只是沈听宜, 院子里的嫔妃们都惊住了。
沈听宜稍顿,遂请她入殿。
留在殿内的只有徐梓英,见到薛琅月时却没多少惊讶,规规矩矩行礼后就坐到了另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