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出逃(292)
事关夫妻闺房之事,颜安霖心口不一扯谎道:“劳母亲费心了,其实是自打我长姐仙逝后,家父的身子日渐不好,我阿弟又年幼,府上也没个贴心人照应家父的身子。霖儿,想求母亲,允许霖儿回母家住些时日尽孝。”
这话大半是真的,她父亲颜正霆确实身子不济。其实她有私心,与其这般与汪祺同住屋檐下却形同陌路。还不如回母家住得舒心,顺道弄清楚父亲与汪祺之间,究竟有什么秘密。
苗氏放下菜刀,叹息一声道:“其实,母亲作为过来人,看得出来你与祺儿之间有事情。至于是何事,母亲猜不透。可依母亲对自己儿子的了解,祺儿,他心里是真的在意你的。”
颜安霖手上不闲,将切好的莲藕放入盆中清洗。打定了主意要回颜府,如是回道:“霖儿当然知道,夫君他心中有我,只是母亲,霖儿是真的放心不下家父的身子。”
苗氏虽说与这个儿媳相处不久,却也清楚对方的脾气。这孩子看着知书达理,却是个主意大的主。既然她执意要回颜府,阻拦得了一时也非长久之事。
“好吧,那你便回母家小住几日吧!”
听到婆母苗氏应允,颜安霖心情舒畅不少。回了颜府,住几日还不是她说的算。
落日藏尽,墨夜登顶。
几盏宫灯在宫巷里结伴移动,随着夜风的扰乱忽明忽暗。
为首的两名宫女,正是张阿兰与张阿斓。
江婉莹梳着单螺髻,简单戴一支凤凰金步摇。衣衫则是不张扬的星蓝色对襟。
原本张阿兰想让江婉莹头戴凤冠,身着凤袍。说是这些凤冠凤袍,皆是郝守信总管一早送来的,应该便是陛下的意思。
江婉莹另有打算,她虽被册立为后,毕竟尚未有封后大典。而况她一个逃妃回宫,这般高调定会惹得太后不满。
一想到汪太后,江婉莹便有些胆怯。太后从前对她便说不上喜欢,如今闹腾这般回宫,大约更是对她深恶痛绝。
而萧景飏对她气恨未消,也不知被太后刁难时,是否会为她解难。
江婉莹的脚步发沉,踩在宫灯的影子上。仿若不知深浅,误入迷途陷阱之中。
“皇嫂,皇嫂……”一声接一声欢声呼喊,拉回江婉莹的心神。
是安和公主,萧景俪。
江婉莹这才发觉,还有几步之遥便到了祥和宫门外。
萧景俪迎了过来,沾沾自喜道:“什么钱莹莹,还是我慧眼识珠,一眼辨认出是皇嫂。”
江婉莹自然从汪宁哪里知晓内情,若非公主可能她不会被发现藏身原州。不过她没有怨恨,只觉得一切自有定数。
“公主殿下,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萧景俪熟络牵上江婉莹的手腕,敷衍道:“本公主好的很。”
二人一道行进祥和宫,萧景俪压低声音神秘兮兮道:“汪宁当真回京了?”
江婉莹含笑回道:“是。”想着找机会问问,汪宁到底喜欢不喜欢公主。
萧景飏仍不放心,追问:“他真的不去孟山做道士了?”
这个江婉莹还真不确定,迟疑片刻,回道:“殿下,这个我真不清楚。”
萧景俪略有失望,喜形于色蹙眉。
这让江婉莹嗅到危机,务必得弄清楚汪宁喜欢不喜欢公主。一个萧景飏就够麻烦了,若是再伤了公主的心,他们姐弟还要不要活了。
游神间,齐尚宫从殿门口往前迎了两步。口吻还算恭敬,屈膝施礼道: “老奴,参见皇后娘娘。”
江婉莹忙免礼。
齐尚宫谢恩起身,也不多言在前引路入殿。
殿内,汪太后与萧景飏不知在言语什么。二人面色凝重,似乎争吵过一般。
江婉莹忐忑不安跪地行大礼。
汪太后满眼不屑,看都懒得看江婉莹。装聋作哑,愣是半晌也不出声免礼。
萧景俪陪着拘着礼,有些受不住,撒娇道:“母后,为何还不免礼。”
萧景飏走过来,扶起萧景俪,说道:“都起来吧,母后偶感喉疾,不易多言。”
萧景俪信以为真,低头冲仍跪着的江婉莹,笑道:“皇嫂,快起来吧。”
江婉莹慢慢起身,偷瞟了一眼萧景飏。对方已然自行归位落座,亦是不正眼瞧她。
这个萧景飏,白日里明明温柔有加,这会子又摆着冷脸给她瞧。
萧景俪坐到了太后身旁,江婉莹正好与萧景飏挨着坐。
“动筷吧!”萧景飏持起银筷,夹了一块清蒸鳜鱼放置太后碗中。
江婉莹拿起筷子的一瞬间,似乎见萧景飏冲她微微使了眼色。
他这是何意,是让她学他为太后布菜,讨好太后不成。
第142章
无论是或不是, 太后总是要讨好的。
江婉莹扫视一桌的菜肴,想起汪太后不喜油腻。便舀了一碗银耳莲子粥,双手奉到汪太后面前。
“太后娘娘, 近来天燥, 这莲子粥清热降火……”
江婉莹笑盈盈还未说完, 汪太后不耐烦打断道:“放下吧。”
江婉莹依旧保持笑意, 这点刁难算什么。当初的元金氏, 可比太后难伺候多了。换做是元金氏,只怕这一碗粥早泼她一身了。
江婉莹放下粥碗, 欲拿筷夹菜用膳。
却听汪太后阴阳怪气道:“悦妃, 会梳头吗?”
汪太后不承认江婉莹皇后的身份,依旧唤她离宫前的位分。
江婉莹面不改色,乖巧应道:“回太后, 妾略会一些。”
汪太后将粥碗推到一旁, 一脸嫌恶道: “明日卯时到祥和宫,来为哀家梳头。”
卯时, 天未亮夜未散, 一听就是故意刁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