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同人)我的聊斋生活不一样(11)+番外

作者: 双雅 阅读记录

这里的人每天就那些个事,来来去去的整日也没个新鲜事,这会儿听见刘意的话,倒是来了兴趣,随即附和着把她知道的事也说了:

“倒是看不出来那谢相公是这样的人,不过他对后面那位倒是极好,你不知道,就是你刚刚看中的料子一尺得有40文。”

“这嫁衣又繁复,光这一项就是一两银子,他还托我找了绣娘,说是十月初五就要成婚。如今都九月底了,还要刺绣可不得赶一赶。”

“这么快?!”刘意惊讶的看向对方,于是低声的说:“那怎么我们村里的人都不知道,那是哪里的老板娘听他说过没有?”

“听说是个寡妇再嫁,其余的就不知道了。”

“寡妇?”

“行了,丫头你的东西都整齐了,你快看看。”

老板娘把用布条捆好的布料放在刘意的面前,然后笑着说:“正好七钱五十文。”

“好。”

她回过神,从胸口处摸处刚刚那块一两的散碎银子递给对方:“给您。”

那老板娘接过银子用戥子称了,才扔进钱匣里,又从里面数了铜板铜板用麻绳串起给她递过来:“你数数。”

刘意接过来数了数,然后才揣进怀里,对老板娘道了谢。

“麻烦了。”

“还望您常来光顾才是。”

告别了老板娘,刘意提起布料往医馆的方向回去,一路上她不停的在脑海里回想谢柳儿她爹这件事,总觉得不对。

谢相公娶个继室,搞得这样神神秘秘的,不由就让她觉得事情不简单。

寡妇再嫁虽说不上好听,可也不至于就要瞒得如此滴水不漏。

她想着,也不知道是谢相公自己不愿意让知道,还是那个寡妇不愿意。难不成,那寡妇家里原来婆家的事没料理干净,这才偷摸着嫁娶?

之前听到时候她只是想着谢柳儿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但现在不同,知道这是聊斋世界,她就不得不多想一些。

脑子里不停的转着,脚上也没停下,不多一会儿,她就到了医馆门口。

张氏在门口等了许久,一见刘意回来,赶紧就上前。

“大女,你去哪里了。”

话毕,又看见她手里的被布条捆着的料子,“这布料……”

“是我买的。”

“你怎么买这些东西,咱家衣服够穿了。”

眼见张氏还要追问,她赶紧打了岔,问道:“妹妹怎么样了,药抓了没有?”

一提到这个,张氏脸上就苦了下来:

“我还没让抓,刚刚药童算了一下,里面说是有当归和人参须子,光一副药就得两钱,大夫说让先吃两副看看,着哪抓得起。”

“我想了想,咱们还是回去吧,左右大夫也说了,你妹妹睡饱了自己就醒了。”

刘意听着张氏的话,皱了一下眉头。

刘家的条件不好,她是知道的,不趁着还小孩子小,病根容易去了,等以后大点就难了。

再说了,既然她来了,又不是不没有能力让家人过得好一点,也不必省这点钱。

想罢,她点了头,一边往里面走,一边对张氏说:“娘你别操心钱的事,还是先把小妹的病治好了为宜。”

说着两人走到了抓药的地方,这会儿医馆没什么人,那药童也没闲着,正在那儿背汤头。

见刘意母女进来了,药童便放下了书,劝道:

“大娘回来了,这药还抓不抓。依我看,若是银钱不够,要不先抓一副吃了看看。我师傅刚刚过来说了,那个孩子的身子亏得太厉害,必须调理。”

说着,那十来岁的药童瞅了瞅周围,见没人过来,才低声说道:“我师傅的意思,不收你们的诊费。”

张氏听了药童的话,脸上浮现出些感激,可是想到身上的钱,又有些尴尬。

“自然是要抓的,劳烦小先生了。”

刘意在旁边听了,怕张氏拒绝,立即说道:“就抓两幅吃吃。”

“好,这就抓。”

药童立即起身拿起药柜上的小称,手脚伶俐来回跑了几趟,不停的边称边抓。

张氏没来及阻止,有些心急的拉了她的袖子,暗黄的橘皮脸上红成一片的说:“大女,咱们的钱不够……”

“娘,我有钱,你不要担心。”

刘意回头安抚了张氏,又怕对方追问,赶紧提醒:“不能问的,知道吧。”

张氏张了张嘴,最后只能忧心的闭上嘴,见状也只能说一句:“不会有事吧?”

“不会的,你放心。”

得到了刘意肯定的回答后,张氏这才放下了心。那边药童在两人说话的功夫,已经把两副药抓齐了。

“药抓好了,一共四钱。”

刘意摸出怀里的碎银子,估摸着这块差不多一两多一点,便递了过去。

趁着药童找零的时候,又想到既然刘小女的身体都这样,那生了两个孩子的张氏身子恐怕更加的不好。

于是她在大堂里巡视一番,见之前的老大夫不在,遂对药童问道:

“小先生,你师傅去哪里了,我想请他给我娘也看看。”

“师傅去后面了,你等等,我去叫。”

药童把串成一串的铜板和药包推到刘意的面前,然后去了后面叫人。张氏瞧见那一大堆的铜板,既忧又喜的看向她,“这么多钱…”

“娘快收起来吧,这里的铜板正好,咱们回去时候买些米肉回去,也好给妹妹补补。”

“这…这都是大女你从神仙那里得来的,我哪里能拿,还是你拿着吧。”

张氏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收起铜板,只是把两包药提到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