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同人)我的聊斋生活不一样(28)+番外
“这有什么说法?”
宁采臣见她不明白,便解释了说:“槐树极为招鬼,因而一般人家都不会栽种槐树,更不要说这样大的一个庙宇,更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而去用槐树做佛龛,这是不吉利的。”
这倒是奇怪了,刘意听了他俩人的话,本想打开的心思也冷静了许多。
万一里面供奉的是邪神,她们几个还不够送菜的。
可如今困在着密闭的房间里,不找法子,等外面的东西进来了,就只能束手待缚了。
“……我想把这佛龛打开,宁公子你们看?”
书童听到这里,赶紧阻止了:“不行,不行,这槐树做得佛龛,万万不能打开。”
“可是不打开,咱们就只能在这里等着。”
她回头看了一眼已经有些松动了木门,想到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的和尚,一时也没了法子。
就在几人左右为难的时候,门外忽而停顿了下来,随即就是一道重重的拖地声响了起来。
一下一下的脚步声,重重的砸在众人的心里。
不行,不能再等!
她趁着两人不注意,伸手就往佛龛上的木锁而去,“嘭!”
“有蛇?”
宁采臣听到她的动静,惨白着脸看过来,这下就连书童就不再说什么槐树不槐树的了,只是抖着身子把刘小女抱住,道:
“…外面有什么过来了。”
“不是蛇,只是感觉刺了一下。”
刘意摇了摇头,眼神犀利的看向佛龛上面的木锁,“木锁上面好像有刺。”
“…我来!”
宁采臣快速的回头看了门口,咬牙道:“我也是个男儿,怎么能让姑娘一直动手。”
说着他就挤上前,伸手握上木锁,而刘意在一旁看着,只见对方猛地一抖身子,木锁上面竟密密麻麻的出来了一些细小的银针,顿时宁采臣的手上就流出了好些血迹。
就在刘意回头去看门口的时候,突然注意到脚下的蒲团居然动了一下。
她立刻伸脚把蒲团能的踢开了去,而后面的宁采臣也在这时候打开了木锁,占满血迹的双手猛地拉开了佛龛的两开门。
一道金光倏地从里面倾洒了出来,众人连忙闭上眼睛。
“啊!”
“…啊!”
佛光一闪而过,只维持了几息,房内房外几道惨叫声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
刘意率先睁开眼睛,只见面前的佛龛里端端正正的摆着一座木漆金身的菩萨。
天衣天冠,顶结五髻,一手持经书,一手持宝剑,菩萨面容温和,脚边匍匐着一只威严的狮子。
“…这是文殊菩萨?”
宁采臣睁开眼睛,看着里面的佛像,怔怔的说:“难道这才是相和寺里真正的菩萨。”
“可是…菩萨为何会在槐树佛龛里?”
对于他的疑惑,刘意也不知道,只能一边轻手轻脚的把佛龛里的菩萨请了出来,一边说着:
“也许这又是另一个关于相和寺的故事,不过,现在我们必须把菩萨请出来。”
恭恭敬敬的把菩萨请到了桌子上,刘意这才分出心思去看刚刚屋里传出惨叫的地方。
之前还绣着青莲的灰色蒲团,这时候已经破破烂烂了,破口处露出一块肉色的纸状物件。
“这是?”
刘意一遍说着,一边撕开蒲团抖了抖,里面掉出一块折叠过的皮纸,入手十分的温润滑腻,“这是什么东西?”
她皱着眉把东西递给宁采臣,对方拿到手里仔细的摸了摸,又闻了一下,也苦恼了起来:
“常有贵人用动物的皮做纸张,可在下有幸见过一次,都是粗糙油腻,即便是兔皮柔软,也不似这般的光滑平整,这摸着不像是动物的皮,竟有些像是人的皮肤,真是稀奇!”
“也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做的,真是一张好皮!”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故事终于要完了,大家快猜下一个故事!
第17章 人皮纸
“像人的皮肤?”
刘意敏锐的捕捉到对方的用词,随即皱了眉头,看向他手里的皮纸,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不会是人的皮吧?”
“…这,应该不会吧。”
宁采臣脸上僵了一下,然后壮似无意的把皮纸放在了桌子上,看向了没有动静的门口。
书童听不懂他们说这些,早就抱着刘小女到门口贴着耳朵听外的响动了。这会儿见自家公子望了过来,赶紧说:
“没有动静了,应该走了吧?”
“还是等天亮了再走。”
刘意刚刚说完,回过头就见宁采臣对着她深深一拜,见对方如此,她惊讶的赶紧伸手拦住,“宁公子这是做什么?”
“今日若不是姑娘,我宁某只怕命丧于此。”
宁采臣止住她的动作,坚持拜了下去,又问道:“之前一直没有问过姑娘的名讳和来历,如今请姑娘一定要告知,等回去了,一定和家母登门拜访。”
“我叫刘…大女,住在龙门镇,拜访就不必,我也是为了活命,大家都是落难的人,不过互相帮助。”
再三拒绝了对方认领恩人的举动,她又赶紧去看书童怀里的妹妹。
这一天的,又是惊又是吓的,刘小女早就累得昏睡了过去。
刘意想了想,把蒲团上的布料扯开铺匀,过去把书童手里的妹妹抱到上面放下。又把自己身上厚实的兽皮衣裳褪了一件外面的给对方盖上,这才招呼了宁采臣主仆到桌子上围着佛像坐了下来。
“你们睡会儿吧,我反正也睡不着,正好守夜。”
刘意坐在佛像的正面,思索片刻后,借着从怀里掏的动作,取了一些红果子出来,供在佛像的前面。嘴里还念叨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