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美人在无限游戏里靠钓上分(216)

作者:子时北 阅读记录

田边主路的大树下,夏稚偷偷关注那三个女人聊天。

主要是李婶和二大娘一直在说,那个自称陈婶的只是偶尔附和,她们手上都没闲着,那篮子里除了有给当家的带来的午饭之外,还有一些毛线什么,一边聊天一边织东西。

她们嘴里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几乎没有有用的讯息。

看她们的年纪,想来也是经历过当时贼人闹村的那件事,加上早上刚死了个村民,叠了这么多buff,她们竟然能憋的住,连一个字都不往这个话题上靠,夏稚打心底里佩服她们。

“夏夏啊,听说城里全是高楼大厦,是真的吗?”

正当夏稚走神的时候,李婶突如其来的一个问题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先是愣了几秒,见二大娘和李婶都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夏稚缩了缩肩膀,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小声说了一句:“是,有很多高楼。”

李婶发出惊讶的呼声,然后又问:“那种十几层,还要坐电梯的高楼?!”

夏稚:“也有几十层的。”

十几层楼其实也不算特别高了。

“哎呀,几十层,那得多高啊!”二大娘也跟着惊呼,“还是城里好啊,可惜,我们看不到。”

“没事,我们的孩子都在城里呢。”说着,李婶眼中的羡慕被喜悦代替,“我儿子上个月刚给我寄信,说在城里生活的很好,等他稳定了,就来接我和老李一起去城里。”

二大娘:“那可好,还是你家李阳孝顺,不像我家那个,光跟我报备在城里都干了什么,绝口不提回来看看我们、或者带我们去城里玩的事,养了个白眼狼!”

“你可别这么说,正直那孩子也好啊,城里打拼不容易,能在那扎根就行了,当父母可不能拖后腿啊!”

“知道知道,我也就是说说……”

夏稚稍稍来了精神。

今天早上开大会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村里当家做主的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今天在广场上,跟村长年纪差不多的人占了百分之七十,剩下那百分之三十,才是彦洲他们这些小辈,其中还得算上那种三十岁以上已经结婚了的。

如果说结婚后还跟父母一起住的话,父辈当家做主也能理解,但每家每户出一个人来开大会,总不可能村里百分之七十的年轻夫妻都跟父母住在一起吧?

在这个村子里,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似乎正在失调。

现在,李婶和二大娘都说,她们的孩子在城里。

这也就说明这个问题有了另外一个答案可以解释,那就是他们这一辈的后代,大多都离开了普兰村,出去闯荡。

李婶的话,让夏稚隐隐感觉到那层笼罩在村子里的迷雾,正在慢慢散开。

没过一会,田里走出来两个男人,分别是李婶和二大娘的丈夫。

见自己丈夫走出来,两人便将针线放在篮子里,然后拿着里面的饭盒迎上去。

他们吃饭的地方不在路边,而是在田地里搭的小棚子,田地很大,几乎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人工搭建的棚子,可以在里面休息吃饭什么的,只是地点仍然处在田里,所以不太凉爽,彦洲一开始就没想把夏稚带到那里去。

树荫下,只剩下夏稚和那位陈婶了。

不知道是不是人少了、周围变得安静下来的缘故,这位陈婶好像有些不太适应,于是主动跟夏稚搭话道:“你是大学生吧?”

夏稚也有想要跟对方聊聊的心思,闻言点点头,说:“是的。”

陈婶抿唇,嘴角勾起的弧度略显苦涩,“真好。”

察觉出些许不对劲,夏稚想了想,问道:“刚才……李婶说,您比我和彦洲大不了多少。”

陈婶脸色一僵,半晌才回了一句:“嗯,我三十岁。”

夏稚惊讶极了:“只比彦洲大两岁,那我还是叫你陈姐吧?”

陈婶顿了顿,冷不丁道:“我姓吕,叫吕思琼。”

这个名字……

不是夏稚歧视,而是在这个村子里待久了,也能感觉到,村子里的人是起不出这样的名字的。

想想马春花,再想想敖泰、萧礼……

他们的名字就很普通,取一个或两个简单的、寓意很好的字来充当名字,这是村子里常见的现象。

“吕……姐,你是村里的人吗?”夏稚犹豫再三,还是小声问了出来。

吕思琼沉默片刻,忽的笑了,指了指自己,指尖一转,对准夏稚,浅声道:“我跟你一样。来这里有三年了。”

夏稚表情凝固,眼中浮现哀戚之色,久久不曾言语。

为什么被冠以夫姓?为什么这么沧桑?三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没办法再继续询问下去了,所有情绪在对上女人那张比三十岁女人要苍老许多的脸,一股气梗在喉咙间,胀得嗓子生疼。

“村子里的怪事可多呢。”吕思琼说着,手上的动作不慢,与其也是平平淡淡的,“你要是想走,最好带着彦洲一起走。”

夏稚屏住呼吸,随即问:“吕姐,你的意思是,彦洲也能走吗?”

“怎么不能呢。”吕思琼说:“只要跟村长说一声,就能走。”

夏稚惊了:还有这种好事?!

刚想再多问两句,就见吕思琼如惊弓之鸟般,立刻坐直了,手上的活也暂时放下,恭恭敬敬地从篮子里拿出饭盒,然后朝夏稚身后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辛苦了,吃饭吧。”

夏稚纳闷地回头,率先映入眼帘的是身材高大的彦洲,然后是他旁边、走得比他快了半步的老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