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长明(180)
此刻他倒是不急着上山,这趟出行,他带的人手不多,刚才又分出去几个护送明景宸回城,导致能派上用场的寥寥无几。
不过他早就发了讯号,想来现在各个下山的路口都已经被闻讯赶来增援的亲卫牢牢把守住,连一只苍蝇都不会放过去。
果不其然,他在山门前等了没多久,就见一簇簇连绵的火光迅速地从远处涌来,很快在他面前停驻。
潘吉翻身上马,朝同僚们比了个行动的手势,一行人立马浩浩荡荡地沿着白日里的路径上山去了。***马车载着明景宸很快回到了安宛城。
梅姑望着昏迷的军匠问道:“公子,这人该如何安置?”依照她自己的想法,还是在城里寻个靠谱的医馆让里头的大夫、药童帮忙照看为好。
但明景宸自有他的考量,“就安置在听雪堂里就近照顾罢,梅姑,你去和金鼓说一声,让他去请大夫来。”
“这……”梅姑很是为难,在她看来,这人不过是个私逃的军匠,直接交给官衙才是最稳妥的做法,把人带回听雪堂实非明智之举。
明景宸自然瞧出了她脸上的迟疑,只好耐下性子与她解释道:“梅姑,如果我没料错,佩州出事了。”
“什么!”梅姑眼皮一跳,惊骇莫名。
佩州与云州接壤,位于北地西南部。如今镇北王跨江去了湄州,一旦佩州出事,若是真的闹将起来,何人能辖制他们?
况且自开年以来,针对高炎定和镇北王府的事还少么?
难道这又是一次趁王爷不在北地借机滋事的阴谋?
梅姑越想越忧心忡忡,经过这一年的相处,她如今对明景宸这个人的能力和人品抱有十成十的信任,对方说的每一个字,她都深信不疑,“公子是觉得这人是个关键人物,所以要他住进听雪堂里好确保他的安危?”
明景宸道:“佩州是重中之重,它对高炎定来说无异于是他的要害之一,那边一旦出了什么不可挽回的大事,犹如断了他两条臂膀。”
梅姑听他将后果说得这般严重,再不敢质疑明景宸的任何决定,等马车驶入王府,她就先一步下了车驾去找金鼓了。
金鼓的动作很快,不出半个时辰就把大夫带到了听雪堂。
仍旧是老熟人,先前的那个军医。
军医到了地方才知道这回不是给景公子瞧病,不过没等他松口气,等看到军匠身上的烧伤后,不由地苦笑道:“老夫是不是说过很多次,老夫擅长的是治疗跌打损伤,你们怎么总是找些疑难杂症来为难人呢?上次景公子后背的烧伤,老夫就无能为力,你们……你们……”说到后来,军医都很是无奈。
金鼓陪笑道:“您老人家就别谦虚了,薛神医在的时候,小的还总瞧见您跟在她身边偷师,您呀,今非昔比了,找您肯定比找外头医馆里的坐堂大夫来得靠谱。”
军医被他戴的高帽压得老脸一红,强自争辩道:“什么偷师!你这小厮怎么凭空污蔑人!那是老夫与薛神医在光明正大地切磋医术!”
金鼓嘿嘿笑,一叠声地哄他道:“是是是,是切磋医术。您呀别磨蹭了,这是景公子带回来的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您怎么与他交待呢?”
军医只好坐下给军匠诊脉看伤。
这时珠云从外头走了进来,手里还拿了个小匣子。
金鼓以为是明景宸那边又有什么吩咐,连忙殷勤地迎了上去。
珠云将匣子递给他道:“公子叫我将先前薛姐姐开的药方拿出来给大夫参考斟酌。”
话刚说完,方才还愁眉不展的军医立马跑过来乐呵呵地抢走了匣子,赞道:“还是景公子想得周到。”
“嘿!”金鼓气笑了,“这老头变脸的速度还真够快的!”
【作者有话说】
咱们周五见~
第121章 一夜无梦
一回到听雪堂,明景宸就先去照波池泡了个澡,将白日里积的一身尘垢洗刷干净。
带着一身水汽回到主屋时,梅姑正盯着侍女在上菜。
蟹粉狮子头、青虾卷、糖醋茄以及一碗三脆羹,再配上一小碗碧梗米饭,明景宸在晚间向来吃得少,甫一看到这桌子菜,就觉得胃里已经有了饱腹感,“我一个人如何吃得下这么多?明日让膳房再精简些才好。”
梅姑把碗筷塞给他,一边为他布菜一边道:“您白天耗费了不少气力,合该多吃些才对。奴婢可不能再惯着您挑嘴的毛病了,自打去了趟戎黎,您又瘦了,得赶快养回来才对。”
明景宸故意唉声叹气道:“梅姑这是把我当年猪养呢,总惦记着我身上的几斤肉,少半两都不行。”
“那可不!”梅姑眼疾手快地又夹了几筷子菜在他碗里,一副务必要把她布的菜全部吃完才放人下桌的架势。
等好不容易吃完,明景宸就在庭院里来回走了几圈散散食。
梅姑端了一盏温热的牛乳给他,见明景宸眉峰紧蹙,一脸的抗拒,哄他道:“前两日您喝完,夜里睡得比往常香甜,奴婢便吩咐膳房的人,让他们每日晚间都呈一盏鲜牛乳过来,听说他们为此还特意从外头牵了头奶牛回来,养在单独辟出来的牲畜棚里。您若不喝,岂不是让大家都白忙活了一场?”
“何须为我一人这般兴师动众,耗费银钱!”
梅姑却不以为然,“别说是碗牛乳,就是天上的帝流浆,您也喝得。”
明景宸怕自己再矫情下去,对方还不知要说出旁的什么话来,连忙端起来一饮而尽。
梅姑把碗收起来,又进去里屋铺床好、整理帷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