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骊仙(125)+番外

作者: 无痕之月 阅读记录

“唔,也是,豹胎乃孕子之所,也合乎他们俩的关系。”

仔细一想,卫芊三道菜的含义指的便是古代三位美女。

“这么说,最后一道应该是杨贵妃了?这又是什么典故?”

卫芊最后捧起最后一道素材,上面撒着白糖替代梨花:“这是马嵬梨雨。”

“……”司徒昀脸色不对,自己好心好意准备这些排场,结果人家从始至终都不领情?

心中渐有怒气,大不了直接纳入宫中,莫非她还敢抗旨不成?

“陛下慢慢吃,妾身再给你弹一曲。”让司徒昀品尝时,卫芊命人摆琴,调了调音色便开始抚琴。

这曲子也熟!跟司徒昀刚刚点的《凤求凰》来自同一个时代。

“长门赋啊!”司徒昀哪里还不清楚卫芊的意思,吃起四个菜来也索然无味。

一曲弹罢,卫芊淡淡道:“陛下统御四海,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岂能露水均沾?无非是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罢了。”

司徒昀正要反驳,突然想到卫芊刚刚的长门赋。昔日金屋藏娇何等美谈,那么日后陈皇后的遭遇就如何打脸。

“陛下今日以国士之礼待我,妾身心中惶恐,实在不敢消受。”又指着自己做出来的四道菜:“古代四美人传唱至今,但她们遭遇如何?”

“昭君出塞不得环,连环之后无貂蝉。杨飞昔年何等荣宠,最后还不是梨花树下一席春泥?至于西子嘛,和范蠡归隐虽然是一个好结局。但西子体弱,想来也不过是香消玉殒的结局。若真如此,不若陛下直接下旨赐妾身出家修道得了。”卫芊面带泪水,司徒昀再大的怒火也不好发。

只讷讷道:“朕自诩仁君,断不会有武帝玄宗之事。”

卫芊哪里肯信?三拜之后借口前往陈太后处,和司徒昀告辞离去。

不过卫芊将话说开,再度打消司徒昀心中念头,望着远处倩影不知是何滋味。

第63章 警幻到访

太后是一个谨慎的人,说难听点便是胆小。即便做了太后,性子也没太大改变,也不敢改变。

她这位太后和司徒昀这位皇帝远没有外人眼中的光鲜,更没有历代皇帝太后的那种权柄。

为什么?只因为太上皇还没死。

目前虽然传位,但是一切核心权利还在太上皇手里面,只要司徒昀有一个差错,完全可以再度废黜。

这可是历史上少有甘心禅位,而且是父子承替的例子。

太上皇实权在手,虽然正一步步给司徒昀铺路,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司徒昀在登基第一天夜里便和陈太后详谈。

母子俩目前还需要依靠太上皇的正统大义,所以做事还需要瞧着这位太上皇的眼色。陈太后不敢对太上皇的身边人太过分,对甄太妃等上皇的妃嫔几乎不过问。而司徒昀这边也有正经皇后在,她这位太后地位在后宫是最尴尬的。

太上皇那边不需要她这位太后服侍,也用不起这位太后,对这位以子为贵的太后敬而远之。

一来二去,陈太后心中也有不少埋怨。最大的一点便是太后之位来自司徒昀而并非太上皇。

若是太上皇真是有心人,只需事先提拔陈妃为皇后,然后司徒昀顺利继位,这是名正言顺的嫡子。但是让司徒昀加封太后之位,无形之间让司徒昀的正统性完全依赖太上皇。在太上皇在世的时候不敢有违父命。

而这,便是太上皇早早预料到的,为的便是自己未来生活不被儿皇帝添堵。

大权在手,所有事务也已经交给旁人,自己只需要安心享乐即可。

至于司徒昀母子的想法,再如何也不敢对太上皇动手。

陈太后心中有埋怨也不敢声张。只是在司徒昀登基后和太上皇分开住。一个在宁寿宫,一个在太极阁,除却每天打招呼外,几乎不在一处。

所以陈太后现在很闲,太上皇这边不需要她操心,那些太妃们上赶着伺候上皇。而自家儿子这边也没多少事情。几个妃嫔都还是府里头的老人,王妃也就是如今的皇后娘娘自己就可以管住,她这位太后娘娘不好指手画脚,以免被太上皇问罪。

坐在自己宫中打发时间,于是目光只能落在另一处。督促皇后等给自己生一个孙子出来,自己养孙子也能打发下寂寞不是?

娶卫芊的另一层含义也在这里。司徒昀为表示孝道和自己专心帝业,不准备在来年大规模选秀。

后宫不能充填,子嗣不能繁衍,陈太后当然着急。而卫芊如果入宫,就能趁机借这个机会在队伍里面赛点人,以陪嫁的名义挑一些采女宝林入宫。这样,名正言顺给司徒昀充填后宫,陈太后可是图谋许久了。

而且卫芊的确是伶俐性子和陈太后脾气相合,哄得陈太后乐呵呵的。

当卫芊提及春秋之时的典故“探骊得珠”时,陈太后笑道:“说起这古宝骊珠,本宫不知道到底是不是骊龙所出,但其光色五彩,夜放毫光,的确是一件异宝。有此珠在,夜间不用点灯照明。”

卫芊神色一动,惊讶道:“娘娘见到过骊珠?”

“大明宫中便有一枚骊珠。”陈太后一脸得意,卫芊顺势央求观看一二,无疑满足陈太后被冷落多事的自尊心。

膨胀之下,也没想太多,亲自带卫芊来到大明宫蓬莱湖畔的一座宫殿。

宫殿红砖鎏瓦,四面无窗,黑布遮掩密不透风。

“这骊珠据说是西域进贡之物,此物所在夜如白昼。所以高祖皇帝建造通明殿锁住骊珠。”

陈太后拉着卫芊小手,二人站在通明殿前,立马有数位女官出列:“臣拜见太后娘娘,拜见金陵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