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骊仙(303)+番外

作者: 无痕之月 阅读记录

关键是立功!

过去一年,王熙凤在宫中行走,成天想办法奉承太后,好不容易换来一个誉女官的名号。

“如果贾琏靠不住,我自己升到女宰相的位置,名留青史。”王熙凤目光闪烁,想到自己未来前景,谁搭理王夫人那些心思?

“再说,大姐就算回到妃位,哪里比得上芊丫头?”王熙凤心中暗笑,当初元春为淑妃时都压不过卫芊,更别说现在两妃颠倒。

“东是西,西是东,清水长流风火熄。”

清汜殿,凤藻宫,按照风水格位来说,清汜殿属水位,河清海晏。凤藻,风燥,此乃阳明燥气之昌也。

水火相遇,自然是清汜殿大胜。

“都说贾卫共掌后宫,但明显芊丫头从始至终占据主导,压着大姐根本起不来。”

贾元春起不来,二房就起不来,就不会对王熙凤和她刚刚生下来的儿子造成影响。王熙凤就可琢磨如何跟宫中贵人们联络。

“明天进攻道喜,顺带给太后娘娘准备些玩意。”

清汜殿,香菱喜气洋洋抱着淑妃正印看。本朝四妃皆为正列,有金印镇压宫殿表明身份。

卫芊在旁边写字,嗔怪道:“区区一口金印罢了,值得这么在意?本宫看着,跟宁妃印没什么差别。”

“娘娘你当然不懂,这口金印在手,娘娘就是后宫第一人!”

两妃之印大致一样,凤头钮,五色带,不过上面刻的字不同。

“拿这口印并非好事,你没看到刚刚凤藻宫那些人的脸色?”

两宫换印,卫芊名正言顺执掌后宫。

不单单是权利,同样在日后朝见群臣时,卫芊不需再度避嫌。以往祭祀还需顾忌元春的心情,但现在一切都是卫芊打头,站在诸妃之前。

“说来,娘娘早就应该取得正妃之位。”红椿在旁边绣花:“若非当年有人阻挠,咱们家娘娘一入宫就该是正妃。不就是凤藻宫那位在背后说闲话,才坏了娘娘好事?如今拿回这口金印,这才是报应哩!”

“切——”香菱被卫芊和红椿接连打击,将宫印再回玉盘,跟其他两枚印玺放在一起。

一口是中宫皇后的凤印,太后娘娘让卫芊拿凤印执掌掖庭,负责签押盖章。一口是卫芊自己的私印,用来私信交流。

卫芊写完诏书,让香菱将三印捧来。

卫芊所写的诏书就是对薛宝钗的加封诏书。并非妃位加封,而是她的女官之位。

宝林是妃嫔最低一等,说明太后的态度,不喜欢这位从民间进来的妃嫔。但她毕竟怀有龙子,恩威并施才是正道。

太后敲打,皇帝则需出面回护一二,保全龙嗣。

而皇帝出面,难免和太后唱对台,母子面上不好看,所以卫芊以六宫之首的名义,给她女官之位册封。

跟元春当初一样,赐尚书头衔。顺带元春也被卫芊恢复尚书头衔,当然,这便有敲打之意。

告诉元春:“你的尚书之位我能给,便能剥夺。”

这便是卫芊所行使的“半后”之权。

盖上凤印,合上诏书让红椿传下,就在手将凤印摆回去时,突然碰到旁边的私印。

马上,卫芊脸色大变,拿来私印端详:“本宫这印,有谁动过?”

“动过?”红椿和香菱连忙上前,见卫芊神色凝重,两人齐齐摇头。“娘娘的私印我们怎么敢动?”

私印是贾赦当年送的极品鸡血石雕琢而成,混元一体,温润精美,上有“梅夫子印”四个阴刻大字。

卫芊摸着梅花印,神色阴沉。

思索罢,抬头看天色:“今天有些晚,明个儿你们请陛下来本宫这歇息。”

吩咐下去,卫芊暗中以星咒推算。动私印,这是谁在害自己?

第二天一早,贾玫匆匆入宫:“娘娘,不好了,家中出事了!”

……

这些日子,贾玫春风得意。

“卫国夫人”

出门之后各家夫人打招呼,听到旁人这么称呼自己,贾玫乐得合不拢嘴。

就算来贾府跟贾母相见,亦可得意洋洋炫耀。

父丧从子,但先帝当年照拂贾母,让她保持一品诰命“荣国夫人”头衔。

按照诰命封号的品级,朝号最上。周、秦、汉、唐属于最上等的封号。秦王、秦王夫人,非但是秦朝的朝号,更是唐朝太宗曾经的封号。本朝没有人用这种封号,用这种封号,无疑意味着储君之位。

国号次之,齐、鲁、燕、赵、蜀、吴、卫等古代王国名号要弱于朝代名号。晋国原本不过是普通王级封号,但因为晋朝升格为王朝之号。

从气运角度说,这些名号象征前朝古国的气运。

取得哪一个名号,就意味着获取哪一方疆域的残留气运。

卫国夫人的名号,让贾玫头顶汇聚古代卫国大运,更让卫家和古代卫国气运相连,让卫英气运变化,有飞虎之相。

单字封号再次之,贤、良、淑、德、宁、荣、镇、安之流。

最后才是双字封号,什么高明、飞燕等等。

当然,如果是金陵、南阳这种地名封号,还在单字封号之上。因为它们同样象征一地气运。

单纯以诰命论,贾玫卫国夫人的封号能在所有夫人中排在前五位,稳压贾母一头。

若非母女名分在那里,恐怕都是贾母给她行礼。

然而“春风得意马蹄疾,早晚失足掉坑里。”

就在贾玫高兴时,卫府发生一件大事。

贾玫给自家女儿庆祝进位,府中二小姐卫苓闷闷不乐。

卫苓有心入宫,被贾玫设法给挡了。贾玫看出卫苓心思不在女官,而在妃嫔。所以提前给卫芊告知,根本不给卫苓这个心思,准备等卫英婚事了结后,给卫苓安排一桩婚事嫁出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