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299)
林氏这会儿才想起来,今年阿满来他们家帮帮工烧炭,总是时不时的问起玉哥儿什么时候回来,她还以为是两个孩子许久不见,才问候一声的。
难道说,阿满老早就对他们家玉哥儿有心思了?
玉哥儿心思敏感,之前没戳破这事儿,虽然阿满哥一直对他很关照,但他从来没往别处想。
今天听到大哥说起这事,玉哥儿心里忽然扑通扑通跳了起来。
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感觉,但他知道,那不是讨厌。至于其他的,他就说不上来了。
“大哥,你早说这是阿满哥送的,我就给他退回去了。这发簪看着就不便宜,买的时候肯定花了不少钱。阿满哥攒钱也不容易,我还白拿人家的簪子。”
宋平觉得自己被冤枉了,分辨道:“我、我以为阿满跟你说了呀!而且、而且当时我特地找他去退回这个簪子,是他说不要的,还说你这亲事黄了,肯定心里难过,就当做是礼物送你了,希望你能开心一点。”
玉哥儿一听,心里更气了,道:“你还说,你刚才说的这些话,可从来没有对我说过!”
“我、我、我冤枉啊!”宋平挠了挠头,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那天太忙了,的确忘记说了。哎呀,时间过太久了,现在他也记不清了。
只能先否认再说。
玉哥儿则是听得满脸通红,他从来不知道,阿满哥还跟大哥说过这种话。
所以这个簪子是买来哄他开心的?
这么一想,玉哥儿心里忽然有几分说不上来的甜蜜。
林氏在一旁听着两个儿子的对话,心里渐渐有了一个猜测。
阿满大概就是对玉哥儿存了心思的,只是一直藏着,从来没说过。
对于玉哥儿的婚事,一直都是林氏的一块心病。不是说玉哥儿嫁不出去,而是就怕他所嫁非人。
万一再碰上一个跟杜斌一样的伪君子,把他们家里人都蒙骗了怎么办?那玉哥儿嫁过去还不是跟着受苦?
所以还是找个知根知底的比较好。
但是看了一圈,林氏都没找到合适的。
之前她也考虑过李满,但看李满的样子,也不像是个对他家玉哥儿有心思的,也就没问。
现在不一样了,要是阿满真的对他家玉哥儿有意,还是从那么早的时候就有意了,那以后如果玉哥儿嫁给他,日子肯定能往好了过。
这么一想,林氏忽然就高兴了许多。
不如有空去旁敲侧击一下,看看阿满的心思在不在玉哥儿这里。
虽然经过上次的事儿之后,玉哥儿嘴上一直说着他不嫁了,一个人过也挺好的。
但林氏可不这么想,她觉得玉哥儿现在年龄也不小了,再不抓紧时间嫁出去,以后更难找婆家了。
如今眼前便有一个知根知底儿人又老实肯干的,得好好把握一下这个机会。
林氏打算的很好,想着等到过完年之后,她寻个时间,等到李满来他们家帮忙的时候,她旁敲侧击的问几句。
如果真的是对玉哥儿有意,她倒是乐得成人之美。虽然李满上头有一对不靠谱的父母,但有他们家撑腰,小两口的日子肯定差不到哪里去。
然而过完年没几天,还没等到她问,家里就有人找上门了,还是来向玉哥儿提亲的。
第95章
这过完年才没几天,就有人上门提亲,实属宋家人意料之外的事。
来人叫田望舒,是城南大田村的,也在城里做工。他是火锅铺子里的常客,来的次数多了,慢慢就认识了在铺子里帮忙的玉哥儿。
田望舒这个人,倒是没有世俗的那么多偏见,瞧不起在外头抛头露面的哥儿,相反,他很欣赏玉哥儿,觉得他很独立,不依靠家里,也能生活得很好。
他觉得他们是一类人,而且在铺子里偶尔说话也都很投机。他先前特地打听了一下,玉哥儿还没有成亲,甚至都没有定亲,这让他很意外。
刚巧,他定的上一门亲黄了,家里人也着急让他成亲,他就没请媒婆上门说和,打听了地方之后直接就过来了。
田望舒家里有几十亩良田,他在县里做长工,给一个大户人家里做一些看家护院的活,每个月有不少月钱,而且这还是个长工,只要他不出错,能一直长久地干下去,说起来也是个稳定的活计。
他觉得玉哥儿年纪不小了,而且他觉得自己的自身条件也还不错,这个时候他上门提亲,宋家没理由会拒绝。
堂屋里,宋老大跟媳妇儿林氏都在,坐在上首的人是张杏花,自从出了宋英的事儿还有上次杜家的事儿之后,如今在玉哥儿的婚事上她可得好好把把关。
“你叫田望舒?家是城南大田村的,为何要舍近求远,来我们宋家村求娶玉哥儿?”张杏花道。
这个田望舒人长得端正,瞧着也有一把子力气,看上去倒还像样。
只是他们大田村离城里近,一般都会去他们附近村的女子或者哥儿,咱们宋家村离得远,很少与他们村这边的人结亲。
田望舒道:“我来求娶玉哥儿,跟远近没有关系。我很欣赏玉哥儿,而且我也不在乎他是不是在外面抛头露面的做工,在我看来,玉哥儿是个能干的,以后如果我俩成亲了,他要是还想在铺子里忙,也都随他,我没什么意见。”
“我今年二十有三,也正好是娶妻的年纪。跟玉哥儿年纪也相配,便厚着脸皮上门求娶了。”
“而且我是家中独子,上头只有一个姐姐,已经嫁人了,我爹娘也都是老实的庄稼人,很好相处,玉哥儿如果嫁过来,我必然不会让他受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