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367)
难道玉哥儿真的不来送他了吗?
李满情绪有些低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李老大拍了拍他的胳膊,他扭头一看,是他爹。
不,现在已经不是他爹了,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李满冷着脸道:“你来干什么?”
李老大瞅着儿子跟他说话时冷冰冰的语气,心里头难受不已,也不知道是为了让别人看的,还是自己真的难受的哭了,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泪,说了几句关心的话。
李满不想跟他说那么多,他马上就要走了,真的没什么时间了,还没找到玉哥儿的影子。
他低着头,一米九的汉子十分无措,眼角忽然就湿了,他真的很害怕玉哥儿不要他了。
“阿满哥。”
忽然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李满回头看到右边不远处站着一个人,赫然是玉哥儿。
他冲出人群,一把将人抱在了怀里。
“我还以为你不来了。”他低声喃喃道。
玉哥儿道:“刚才在那边跟四哥说了会儿话,他也要去服兵役。你们一道出去,可以相互照应着些。”
李满点点头,说:“放心吧。”
然后他问出了那个让他最关心的问题,“玉哥儿,你愿不愿意等我?”
在他满怀期待的目光中,玉哥儿点了点头,说:“阿满哥,我等你。”
阿满哥,我等你。
如此简单的话,却让李满仿佛吃了颗定心丸。
他知道自己此去凶多吉少,但就算是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他也要回来。
回来见他的心上人。
第122章
临到出发了,村里送别的人哭得更厉害了。
玉哥儿看着四哥跟阿满哥越来越远,刚才没掉眼泪,这会儿哭的泪珠大颗大颗的往下掉。
宋声心里也很不是滋味,都说战场残酷,刀剑无眼,他还是第一次亲身经历这种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也不知这场战事何时能结束。
点兵的人敲锣打鼓的一路西行而去,这些兵丁们手无寸铁,所以还要先到城外的营地里集合,根据人数分发刀刃兵器,到了战场上用。
征兵的事情刚结束,宋声只在家待了一天,就带着陆清回了府城。
书院里请的假也够久了,还是得先把这几日的课补上。
半个月之后,张杏花从里正那打听到了消息,他们家宋成跟他们村的虎子一样,都去了后勤处,不用上战场打仗了。
张杏花听完之后连说了几声老天保佑。
最近去馆里上香的人特别多,有很多都是保佑自家去服兵役的男丁能够平安回来的。
张杏花还有宋成的爹娘也都去上了一炷香,保佑儿子平平安安的回来,最好能分到不用上战场杀敌的地方,没想到还真的应验了。
玉哥儿也去观里求了,私心里他并不想要李满上战场杀敌,建功立业,只要他能平平安安回来就好。
所以他求的时候希望他能够跟四哥在一处,最好也能够去后勤处,能够安全一些。
可是他的祈祷没有应验,从里正那得回来的消息说,李满被长官挑中,去了先锋营。
玉哥儿一听腿都软了,先锋营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冲锋陷阵的小队,上战场肯定是要冲在最前面的。
阿满哥去了先锋营,那岂不是很危险?他实在没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
……
书院。
平日里一块上课的同窗们都发现这次回来的宋声跟从前有些不大一样了。
至于有什么不大一样的,具体表现在,他在书院学习更努力了,中午也不怎么回家吃饭了,在书院的食堂里吃完之后就回座位前写字看书,勤奋的让人咋舌。
大家都知道他家里有人去服兵役了,他心里难受,所以大家都理解。
最近书院里讨论最多的就是打仗的事儿,如今临近端午节,本来应该举行的活动都被临时取消了。
宋声听着班上的几个人在讨论这次的战事情况。
“听说忠勇侯带的援军快到了,此前去云关的兵力不足八千,已经连败三次了,希望忠勇侯去了之后能够做一做敌军的锐气。”
“听说皇上还派了一名皇子作为监军随忠勇侯一道出发了,另外又从河西道守备军处调了一万精兵过去。”
“运往前线的粮草也都准备好了,听说不日就会押往前线。这次的粮草行军路线很机密,应该没什么问题。”
“如今有了充足的粮草,还有这么多兵力,咱们肯定能赢的。”
……
宋声没有参与这次讨论,只是依旧准时买官府的邸报来看。
前几天家里给他来信,说是四郎被分配到了后勤军里,应该没有什么危险。等到战事一结束,肯定就能回来了。
只不过信上还说,李满被挑去了先锋营,恐怕是凶多吉少了。玉哥儿在家里难受的吃不下饭,眼睛都哭肿了。
说是让宋声写封信回来安慰一下玉哥儿,说他都懂得多,说的话管用。
宋声看完之后叹了口气,回了封信,安慰了一下玉哥儿。
然后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雾蒙蒙的天气,心里头也在为他们揪心着。
陆清给他倒了杯水,端了过来,说道:“相公,夜深了,早点睡吧,明天你还要早起去书院读书。”
陆家这次去服兵役的人是陆鸣他大哥,也就是陆清的大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