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似锦钱橙(282)+番外
“对,找肥羊,我们刚刮过一次油。”孟从理点头。年前瞳画游戏动荡那一阵,他们着实出了不少血。
“村里这两年会集资修路,万一需要叶总指点,到时候麻烦橙子给牵牵线。”方致有些意外叶经阑和他们现在熟络,但现成的同学关系,不用白不用。
“没问题!”钱橙答应得痛快。
这对叶经阑也是锦上添花的事,他们需要做面子工程,这就是个好由头。
“线上直播我们还在摸索阶段,如果大家吃着不错,以后也可以从我们这下单,做员工福利嘛!”方致抓紧时间推销。
“这是个好事,我们当然支持!”钱橙真诚地说着漂亮话。办公室里还有别的人,几个人语气都无比正经。
他这想法,跟钱橙抱大腿求合作的做法不谋而合。
对钱橙来说这是没有成本的事情,以后礼物的选项里加上一箱苹果不过是几行代码的功夫。
“现在这里除了农产品,主要还是教育,小李校长,你来介绍下这里的情况。”方致看向身边的女生。
同一侧几双视线也齐刷刷看了过来。
第232章 摇钱树
这也是今天的重头戏。
小李校长在众人的目光中,硬着头皮开口:“我们现在有个难题,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辍学率很高,读到初中的人连一半都不到。一个原因是交通不方便,另一个是家里需要人手帮忙。当然, 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镇上只有一所高中,有的人成绩不太好,眼看自己不像能考上的样子,干脆就放弃了。去镇上打打工、赚点零花钱。”
“我们一直也在讨论,有没有可能,对初中和高中的学生采取些激励措施,能让他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说到这里,小李校长叹了口气。
越穷越不读书,越不读书越穷。恶性循环。
村里最有出息的人,就是接受方致建议、参加电商平台试点的人家的儿子。他高中毕业,考上了一个不好不坏的大专,去了大城市,见了世面,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再回家时不可避免地跟家人说起了外面的生活。
后来他毕业了,留在了读大学的城市,一个月的工资顶他们全家种地一年的收入,这让村里的人羡慕得很。
“尤其是女孩子,从小学就开始陆续退学,家里缺人手,大孩子要带小孩子,尤其是好多人追生儿子。”
钱橙了然。
家里有耀祖了,姐姐们都要给他让路。
“之前有过什么措施?”钱橙问道。
“在初中和高中设立奖学金,数额不大,一年几百块,但只吸引了成绩好的那部分学生,而这部分学生也不是退学的主力。”小李校长道。
“这个我们回去也讨论一下,看看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钱橙措辞谨慎。
孟从理疯狂点头。
“还有一个问题,”小李校长有些难以启齿,看了眼方致,“这里卫生条件差,很多女孩子个人卫生的意识比较弱,卫生巾的价格对她们来说也不在家庭能承受的范围内。”
钱橙也是女生,小李校长想着她也许能理解这个困境。这个在兰乡县面临的种种问题前,确实不紧急。
小李校长是读完了师范大学回来的,年纪轻轻能当校长,说明这个地方真的没人了。
“我们都记下来了,争取尽快讨论出结果。”钱橙应道。
小李校长隐隐期待着钱橙的回复。方科说这都是他的同学,有几分薄面。只是不知道有多薄就是了。
过去她提过几次,但放在兰乡县,这个事情就太微不足道了,没有一点水花。
这会儿到了中午,方致吆喝着要安排吃饭。
他带着大家就近去了镇上,那边有一家小餐馆。
方致提前打过招呼,老板手脚麻利,很快就做出来两桌菜。
鸡鸭都是新鲜宰杀的,还有山里特有的时令鲜蔬,都是正宗的农家菜。
味道不好不坏,是方致招待客户的最高规格了。
都是年轻人,钱橙又表示不喝酒,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
下午方致带着小李校长和县里负责教育的一个中年人,跟瞳画游戏在办公室里正式聊了后面的想法。
方致的想法很简单,兰乡县要脱贫致富,就要有更多的社会资源。
资源哪里来?
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托举起家乡的力量!
顺便也托举一下他的仕途。
但是前提是先走出去。
很多优秀的女孩子中途辍学,他看在眼里,痛心又无能为力。
道理翻来覆去讲了几百遍,对方一句话就能让他哑口无言。
“家里的孩子没人看,总不能为了上学把一家子人都拴在屋里吧!地里的庄稼谁来收!”
既理直气壮又无可奈何。
方致懂他们的难处,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他自己解决不了,但他可以引入盟友。
“我们可以设立奖学金。” 孟从理略一思考,“但不是常规设立的奖学金,而是奖励给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的学生。”
钱橙转了转眼珠,秒懂孟从理的意思。
“我们设置梯度奖金,比如小升初,前三十名每个人有一千元的奖励;如果考上高中,前十名可以获得三千到五千元的奖励。如果有考上大学的学生,根据学校的层次,我们可以给到一万到五万元不等的奖学金。”
接着,钱橙又补充了一句:“每个人在任一阶段只有一次拿到奖金的机会。”
如果高考取得了好成绩,学生拿到了钱,他们不能通过复读、重新高考的方式再次领取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