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宝有良田、团宠小奶包,农家福妹竟是真千金(109)

作者: 小辫子 阅读记录

“眼下只有两个法子……”周五娘愁得不行,“一是去三十里地外的村子,那边有个学堂,但听说那位先生爱喝酒,经常醉醺醺的给孩子们上课。再来,就是去县里头找个学堂……但往县里去,少说要走一个来时辰的路,天天这样走,孩子们根本扛不住啊。要是住在学堂里,那这花费,就更大了!”

卫婆子也在为这事发愁。

倒是喻家几个哥儿意志坚定的很,很快做出了选择。

槐哥儿是大哥,他同卫婆子道:“奶奶,我们去县里读书!每日再早起一个时辰便是了。我们读书不怕苦,有句话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些都是磨炼罢了。”

其余三个喻家少年郎也纷纷应道。

白晓凤却是有些舍不得了。

桂哥儿还不到八岁,柳哥儿身子又弱一些,这每日走那么远的路……

但卫婆子被几个孙子感动,直接拍了板:“成!你们愿意去县里读书,那咱们就去县里读书!只一点,这条路既然是你们选的,你们就好好坚持走下去!”

四个喻家少年郎眼神坚定,齐齐应是。

他们心中有各式各样自己想做的事,但,不认字不读书不明理,那可不行。

周五娘见喻家几个哥儿都选了去县里头读书,她有些被震撼,却又有些踯躅。

等回了家,周五娘问儿子王乾安:“……儿啊,你咋选?”

王乾安倒没有先回答周五娘的话,他问周五娘:“娘,喻永柳他们怎么选的?”

周五娘苦恼道:“他们几个,都选了去县里头读书。说是每日早起一个时辰便是了。但你本来睡得就少,再早起一个时辰……”

王乾安却打断了周五娘的话:“娘,那我跟喻永柳他们一道,也去县里读书好了。”

周五娘很是舍不得,但儿子总要读书的。她犹豫再三,还是又去了喻家,跟喻家人商量好,一道去县里头找个学堂读书。到时候几个孩子一道走路去县里头,也算有个照应。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只是,卫婆子她们也不知道县里头有什么学堂好一些。

最好的自然是县里办的公学,但县学,束脩贵,又难考,听说进去读书的,几乎都是县里头有钱人家的公子。

无论是周五娘还是卫婆子,她们都没想过县学。

县里头还有些旁的普通学堂,卫婆子跟周五娘去县里打听了一天,才定下来一家老童生开的学堂。

只是因着这老童生身上有童生的功名,束脩也收得贵一些,一人一年要二两银子,笔墨纸砚另算。

周五娘倒吸一口凉气:“二两银子!?婶子,这得亏我家就乾安一个,他也有天分,那自然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的。可你家可是有四个哥儿呢!”

卫婆子眉头紧皱。

四个哥儿,加上笔墨纸砚,再节省再节省,怕是一年十几两银子都打不住。

她先前专门留出了一笔给几个哥儿读书的十几两银子的钱——那本是打算几年内都不必为银钱发愁的,却是没想到,这怕是一年就要花完了。

槐哥儿几个,知道了这事后,竟是一个个的、悄悄的来寻了卫婆子。

他们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跟卫婆子说,自己不读了,让哥哥弟弟们读。

槐哥儿沉稳的表示:“我是老大,自然要先紧着供弟弟们读书。”

柏哥儿故作轻松:“奶奶,让大哥他们去读吧。我打小就爱打算盘,我回头在县里找个学徒的活,也能给家里挣一些的。”

最小的桂哥儿更是振振有词:“奶奶,我才七岁,不着急读书的。让哥哥们去读,我正好躲躲懒。”

甚至连柳哥儿也来寻了卫婆子:“奶奶,我聪明你是知晓的。字我早已认全了,书嘛,自己读读便也可以的。”

卫婆子心里又是感动又是酸涩。

第94章 如何不让人把她疼到心里去!

卫婆子为几个哥儿的束脩钱发愁,杏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她一个小人儿,知道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思前想后,杏杏背上白晓凤给她缝的小布兜,迈着小短腿,同卫婆子说了一句出门玩,出了喻家的门。

杏杏记得,自己先前挖过一株灼心草,卖了好多钱;捡过一个有珍珠的贝壳,也卖了好些钱。

但眼下,小溪附近的贝壳早被人捡了个干净,她后面同哥哥们去附近玩,再没碰见过。

杏杏思来想去,也只能想到去山脚边的野地里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遇到什么值钱的草药了。

她握了握小拳头。

奶奶总夸她是福娃娃,她此时此刻真的希望自己是个福娃娃,能给家里带来钱财与好运!

杏杏悄悄的来到山脚下的灌木林。

时值盛夏,前面又下过雨,野草暴涨,好些野草都比杏杏高了。

杏杏怀里抱着喻四羊给她做的薄薄的木头小铲铲,艰难的拨拉着野草,四下里寻找着。

除了灼心草,先前她还在达奚司婆那见过一两种值钱的草药。

杏杏年纪虽小,但对于草木辨认却像是天生带着灵性一样,见一次便记得牢牢的。

杏杏在野地里走啊走,身上被虫子咬出了几个小包,有些难缠的藤蔓一个劲的往杏杏身上绕,但杏杏没有放弃,拿小木铲铲一边拨着虫子与藤蔓,一边艰难的四下寻着。

她人小步子小,但憋着一口气不怕累的到处找,再抬头时,人竟是已经到了山中。

杏杏先是有些害怕,但又细细辨认了下,倒是认出了这条路。

上一篇: 旧好 下一篇: 小道姑一身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