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有良田、团宠小奶包,农家福妹竟是真千金(189)
“没什么别的事,一会儿收拾收拾,就往你们三姨家去了。”卫婆子招呼着。
只是,卫婆子没料到,他们还没上门,倒是刘府的人先找上门来了。
那人是先前卫三娘来南坨村看望卫婆子时,为卫三娘赶车的车夫。
他一直在客栈门口盘桓,见卫婆子出来,赶忙叫了一声:“老夫人好。”
卫婆子“咦”了一声,仔细端详了会儿,倒是认出了车夫,奇道:“你怎么过来了?”
车夫笑道:“……先前我路过衙门,见那儿热闹的紧,多看了几眼。看着像您,看您来了这边,又不好进客栈去找人……”
他没说的是,他见着卫婆子他们来了客栈,就赶忙偷偷回府禀报了刘家大房的大太太。
按理说,大房的大太太得叫卫三娘一声婆母。但刘家大房是前头那位原配留下来的子嗣,卫三娘被扶正时,刘家大房的孩子都开蒙了。
这刘家大房一直对卫三娘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在刘家负责管账的大太太,更是处处辖制卫三娘这个当老夫人的。
刘大太太一听卫三娘的娘家亲戚来了,哼笑一声,根本就没当回事。
泥腿子亲戚罢了,怕是来打秋风的!
但这半年来卫三娘的独子刘元丰正在议亲,刘家大房在亲事上给他挖了个坑,却被他躲了过去,刘大太太颇有些不大高兴。
今年过年的时候,族里亲戚来做客,很没眼力劲的夸赞刘元丰英姿玉璋,跟刘老太爷年轻时几乎一样,把刘老太爷高兴的,对这个最小的嫡子也高看了几眼。
后来刘老太爷见刘元丰身上寡淡的很,还送了刘元丰一块玉佩。
这让大房心里更是不顺畅。
眼下卫三娘来了,刘大太太眼珠子一转,倒想出了几个折辱的法子来。
刘大太太便派了这车夫来,还美其名曰“接人”。
卫婆子一行人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见人来接,还以为是刘家的礼节,自是应了。
结果出发时,车夫见喻家人是自己坐马车来的,当即愣了下,故意笑着问:“老夫人这大过年的,马车不太好租吧?”
喻三豹瞥一眼那车夫:“这是我们自家的马车。”
车夫更是心里嘀咕。
上次他去那乡下地方,这喻家人一穷二白的,哪里有什么马车不马车的。
怕是他们打肿了脸充胖子罢!
车夫暗暗撇了撇嘴,驾了个空车在前头引路。
等到了刘家门口,众人下了马车,车夫言语介绍之中颇多夸赞,带了分“你们乡下人肯定没见过这么大的府邸”的意味。
杏杏歪了歪脑袋。
是吗?
可是她见过比这还大的呀。
范姐姐家不就是吗?
只是这话杏杏没说出口,便被府前头放着的东西给惊到了。
那是个铜盆,铜盆里头摆了好些木炭,又加了些旁的引燃的东西,正在熊熊燃烧。
卫婆子跟喻三豹都看向那车夫:“什么意思?”
车夫笑道:“老夫人不是去了衙门么?大过年的,多少有些不大吉利,还是要迈个火盆去去晦气的好。”
无论是卫婆子,喻三豹还是苏柔儿,脸色瞬间都变了!
这不是就在说他们晦气的很?!
哪有人来走亲戚还要迈个火盆的!
这分明就是要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车夫就假装看不见卫婆子他们的黑脸,还伸手做了个请的架势,催道:“老夫人,请吧?”
卫婆子因着不想在妹妹家门口破口大骂,强忍着,深深吸了口气,正在想如何应对的时候,就听着杏杏满是疑惑的声音响了起来:“去了衙门就要去晦气吗?……也就是说,知州爷爷每天从衙门回家,都要在门口迈过了火盆才能进家门吗?”
“这样不麻烦吗?”
杏杏小脑袋里满是疑惑。
车夫脸上一僵,没想到会被一个三四岁的小孩给反问住了。
卫婆子大笑一声,冷冷的瞥了那车夫一眼:“乖孙,你不懂,看来这刘府,比知州老爷的规矩还大呢!”
车夫眼神游移:“……都是习俗、习俗罢了,哪里是什么规矩……”
喻三豹也冷笑一声:“看来你们这的习俗还怪别致的。算了,我们也别进了,就在这门口等等,等旁人来这府上做客,问问他们这辈子去没去衙门办过事,是不是来刘家都得先迈个火盆?”
车夫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
他是真没想到,这喻家,从老的到小的,就没一个好惹的!
他们家那小妾扶正的老夫人明明软的像个包子,怎地这老夫人的娘家人,完全不好拿捏啊?!
第165章 这当儿子的还不忘给老子纳妾呢?
最后卫婆子一行人还是进了刘家的大门。
是因为眼见着外头看热闹的聚了起来,那车夫是处理不了这场面了,给刘家门房那使了个眼色,不多时,刘家大房夫人带着丫鬟出来,当着卫婆子一行人的面,装模作样的呵斥了那车夫一顿,说他不敬贵客;又朝卫婆子那边叫了一声“二姨母”,看着很是亲热的样子。
卫婆子皮笑肉不笑:“可不敢当这声二姨母。大太太客气了。”
外头还有旁人看着,这刘家大房夫人平时对卫三娘这个继婆婆再怎么不恭敬,也不能当着外人的面,让旁人指指点点看了笑话去。
刘家大房夫人赔尽了小心。
卫婆子也不想把事情闹太僵,毕竟还要顾及卫三娘的面子,呵呵冷笑一声后,牵着杏杏的手,身后跟着喻三豹,苏柔儿,橘哥儿,进了刘家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