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有良田、团宠小奶包,农家福妹竟是真千金(266)
反正高人也说过,只要他熬过十八岁便好了。
方才杏杏说什么“达奚奶奶给的药管事”,到时候他把事情推到这上面来就是了。
只不过,能不能瞒过秦叔不好说,反正他咬死不承认就是了。
危时宴打定了主意要瞒下这事。
……
等老道士跟槐哥儿打完一套拳回来,赫然发现危时宴已经醒了,正盘腿坐在软塌上,在教杏杏下棋。
杏杏那可爱的肉包子小脸上,这会儿满是呆滞。
孩子已经学的有点傻了。
好在老道士解救了杏杏,他有些震惊的打量着危时宴:“……你这是真的好了?”
危时宴点了点头,双指夹着棋子,“啪”的一声落在棋盘上:“好了。杏杏给的药,很有用。”
杏杏点头如捣蒜:“达奚奶奶可厉害了!”
老道士看了一眼危时宴,没有戳破,只是同杏杏微微一笑:“回头见了你说的达奚奶奶,要多多谢她才是。”
危时宴看了老道士一眼,抿了抿嘴角。
确认危时宴已经退烧后,杏杏跟槐哥儿便下了山。
槐哥儿直接骑马将杏杏送回了南坨村。
又高又壮的少年郎骑在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英姿勃发,身前还坐着个粉雕玉琢的女娃娃,这一路往村里走,别提吸引了多少目光了。
好些少女的眼神都控制不住的跟着槐哥儿一路走。
到了南坨村,基本上喻家人都去新院子那忙活了。
就连卫婆子,李春花,苏柔儿跟双云这些女眷,都去了新院子那边忙活,帮着烧个水,做些力所能及的轻省活计什么的。
老院就剩下在家里带榜哥儿的白晓凤。
榜哥儿还是个只知道吃吃哭哭睡睡的小婴儿,白晓凤正抱着他在院子里晒太阳,见槐哥儿送杏杏回来,倒也惊喜得很:“怎么是槐哥儿送杏杏回来了?……哎呀,咱们杏杏坐在这高头大马上,也威风的很!”
说的杏杏羞涩的笑了起来。
槐哥儿翻身下马,把杏杏从马上抱了下来,问白晓凤:“二婶,我娘呢?”
白晓凤抱着榜哥儿笑:“你娘在新院子那边忙活呢。我去叫她过来。你跟杏杏饿不饿?让你娘回来给你们做好吃的。”
说着,抱着榜哥儿要出门。
第233章 还怕拿不下喻永槐?
槐哥儿笑道:“二婶,外头起风了,有风有沙的,榜哥儿还小,你别抱着他出去了。我自己过去就行。”
说完,又嘱咐杏杏,让她去屋里好好歇息一下,不然明儿早上起来,腿根会疼。
杏杏原本想跟着槐哥儿一道去新院子那儿,闻言听话的点了点小脑瓜,乖乖道:“那杏杏去屋子里歇会儿。”
白晓凤看着槐哥儿的背影,忍不住心中感慨,她们喻家的第三代也长起来了。
看看槐哥儿,多可靠啊,不愧是长孙。
槐哥儿去了新院子那,同李春花打了声招呼,他左右也闲着没什么事,顺道帮忙给垒砖的人从外头把砖运到他们脚底下,方便拿取。
旁人一次搬几十块砖算是顶了天,槐哥儿单手轻轻松松,把砖垒得高高的,面不改色,脸不红气不喘的在那帮着运着。
很快,就直接把场子外头的砖给清空了。
来干活的劳力们那叫一个目瞪口呆!
喻大牛拿着铁锨正在铲沙土,见家里雇的劳力们一个个被他儿子给惊呆,心里头别提多得意了!
李春花也是格外骄傲。
“哎呦……咱们槐哥儿可真是不得了。”
喻家起新院子,来了不少村人围观,这话就是一婶子瞅着槐哥儿的背影,在那同李春花唠嗑。
李春花帮着给院子里干活的木工递些用具,小木头什么的,活也轻省,费不了多少力气,没事的时候,也会跟来看热闹的人唠唠嗑。
李春花分外骄傲,但她嘴角一咧,一副叹气为难的模样:“我家槐哥儿打小力气就大,眼下又上午习武,下午去学堂读书,忙得我都心疼。”
旁人谁都听得出来,人家这就是在炫耀。
奈何旁人羡慕也是真羡慕。
方才跟李春花唠嗑的那个婶子,眼珠子一转,笑道:“……说起来,我记得你家槐哥儿也有十四五了,咋还没说亲事呢?不是我说啊,大牛媳妇,槐哥儿这年纪也不小了,十里八乡的,你得留心看着点了,不然,到时候好姑娘都被人挑走了。咱们槐哥儿这样的人物,最后挑不到个好的,那不就坏事了吗?”
李春花先前也纠结过,但是当时卫婆子劝过她,说是以喻家现在一步一步更好的势头,往后这日子只能是越来越好,能给槐哥儿够得着,说得到的姑娘家定然也只能是越来越好。
李春花当时还有些半信半疑的,但她向来听卫婆子的话听惯了,当时也就按捺下来。
再看着现在,他们喻家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蒸蒸日上。李春花只庆幸,自己当时听了婆母的劝,没有眼光短浅的非要给槐哥儿看人家。
眼下,村人这劝李春花给槐哥儿相看人家的话,李春花只当是耳边风。
她打了个哈哈:“不急呢,我们槐哥儿眼下又是习武又是读书的,哪有什么精力娶媳妇啊。不急不急……”
一般人听到人家这样敷衍了,也就知道对方的态度,不再对这个话题说什么了,但那村人明显还有些不太死心,直接挽上李春花的胳膊:“哎呦,大牛媳妇,都说成家立业,那肯定得先成家再立业啊。再说了,你家槐哥儿又是习武,又是读书的,那不是得着个合心意的体贴人,在身边照顾着?都说儿大避母,你这个当娘的,总不能一直照顾大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