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宝有良田、团宠小奶包,农家福妹竟是真千金(527)

作者: 小辫子 阅读记录

阿雾先前一直在京中,想了想:“施粥其实麻烦事也多。要维持秩序,防止有些人闹事,或者哄抢……咱们家要想省事的话,可以把粮食直接给善堂那边,他们那边的人做多了施粥这种事,熟得很。”

这也是个法子,卫婆子听得点头:“那明天我们再看看情况,决定是开粥棚还是把粮食给善堂那边。总得做点什么才安心。”

众人皆点头。

京里头第二天情况又严重了些。

京城周边向来有好些小村镇依附,这几日的雪,让原本刚从前几年灾年中缓过一口气的农人,又一下子一无所有。

好些灾民便往京城这边聚集。

好些人家都开了粥棚。

声势最大的,还属信国公府的粥棚。

一连开了十个粥桶分粥。

白晓凤把打听回来的消息跟家里人说:“……听说是信国公府上的大少奶奶小产了,信国公府这也是为了给那个没出世的孩子积福。”

杏杏听了便是一愣,想起了花灯节那天晚上,信国公府的大少奶奶,当时她那腿间流下来的血……

杏杏抿了抿唇。

白晓凤又啧啧一声:“我还去信国公府的粥棚看了,好家伙,那人多的。信国公府的大小姐还在粥棚里亲自分粥呢,穿的跟仙女下凡似的。”

卫婆子一听,反倒犹豫起来。

听上去像是京里头的大户人家都开了粥棚。

他们喻家再开,倒显得像是跟风似得。

再一个,开粥棚的多了,好些人会到处去各个粥棚要粥要粮食。这样,真正需要帮忙的人,反而被挤占了资源。

卫婆子自觉她们是没经验的,到时候遇到类似这样的事,处理起来也破费工夫。

“要不咱们直接把粮食捐给善堂那边?”卫婆子道,“咱们也没开过粥棚,这次就先不去赶这个热闹了。”

阿雾道:“也好呀。善堂那边还兼着照顾一些孤寡的老人与幼童。咱们把粮食捐过去,也能帮帮他们。”

卫婆子听的连连点头,让人喊来二孙子喻永柏,让他去办这事。

喻永柏应了下来。

然而喻永柏要出门办这事时,杏杏追了上来,往喻永柏手里塞了一沓银票。

“天冷得很,”杏杏小声道,“二哥哥拿这些银子,帮我捐给善堂,让他们买些棉衣,送给有需要的人吧。”

喻永柏神色柔和,摸了摸杏杏的小脑瓜:“我们杏杏真善良。”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469章 懿旨

京城里开始传扬起于明珠的美名来。

说她人美心善,堂堂国公府嫡出千金,冒着严寒在外为灾民施粥,品德高尚,堪为京城闺秀表率。

就连圣上也听说了,下了圣旨表彰。

于明珠在京城名声大噪。

国公府原本因着大少奶奶小产笼上的阴影,好似一下子疏散不少。于明珠她娘,世子夫人焦氏,更是走路带风,脸上的笑就没下来过。

然而,就在这时,颖王妃带着爱女庆安郡主去善堂做善事的时候,偶然翻阅善堂的收支账本,却赫然发现镇西将军府喻杏杏拿了一万两银子给善堂捐献棉衣的事。

庆安郡主虽说没跟杏杏打过交道,却也知道这是镇西将军的妹妹;再加上庆安郡主花灯节那晚也在会宾楼前,亲眼见着喻永柳替妹妹赢下了那盏凤衔珠花灯,对杏杏有所印象。

颖王妃跟庆安郡主回府时,带了几分赞叹同颖王提起这事。说这喻家真是了不起,家中子弟有武有文,就连妹妹也这般心怀大义,竟然一捐就是一万两,还这么不声不响的。若非她们偶然翻看账本,根本都不知道这事。

颖王深以为然。后来他进宫时,跟当今圣上随口一提,说是京城不仅有为民施粥的国公府千金,还有那等不求名利悄然做善事的将军妹妹。

当今圣上原本就因为雪灾的事在为民担心,先前下旨赞赏于明珠,也是有以其为表率,激励权贵豪门多做些为民谋利的善事。

这会儿听到竟然还有私下捐了一万两银子从不宣扬这样的千金小姐,刚一喜,再一听,等下,镇西将军的妹妹?

当今圣上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这不是他家阿宴来信特特嘱咐过要关照的喻家吗?

他本就对喻永槐极为满意,只是碍于年纪,不好提拔得太过,这才给了个镇西将军,等他再熬些资历再予以重用。

倒是不曾想,其妹也这般知晓大义。

当今圣上顿时大喜,迅速把颖王支走,回了后宫,直奔皇后宫殿。

殿中,渺渺禅香中,聂皇后手里正拿了张纸读着什么,一见嘉正帝进来,就笑了:“陛下怎么如此神机妙算?知道是阿宴来信了?阿卿前脚刚给我送过来,陛下后脚就过来了。”

嘉正帝精神一振,凑过来:“阿宴来信了?来来来,朕也看看。”

聂皇后把信递了过去,嘉正帝嘀咕着“阿宴又只给他大哥写信”,一边接过来,拉着聂皇后在罗汉塌上坐下,细细读起了信。

危时宴的信向来简短,只寥寥几句。

嘉正帝却眼尖的发现,这小子这封信看着是在报平安,实际上提到自己的就一句话,其余的几句,重点在问他大哥,喻家独女的近况。

嘉正帝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也顾不得吃醋二儿子还是只给他大哥写家书:“这…”

聂皇后眉眼都带着喜意,比芙蓉还要娇艳几分的面上,笑意点点,美得惊心动魄:“阿宴先前让他大哥关照喻家,不会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这位喻家姑娘身上吧?”

上一篇: 旧好 下一篇: 小道姑一身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