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有良田、团宠小奶包,农家福妹竟是真千金(809)
杏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信国公老夫人却是拉着杏杏的手,笑眯眯道:“你若是喜欢这样的,我库房里还有好些。不若一会儿你同我去库房挑几样?”
杏杏赶忙拒绝:“不必了不必了,我哪能次次来都要薅您的好东西。这样我都不敢再来了。”
信国公老夫人这才作罢。
达奚司婆坐在一旁喝茶,也没什么旁的表情。
就好像杏杏特特问的这尾玉色小鱼,她不感半点兴趣一般。
两人正说着话,却是又有人来了,来专门给信国公老夫人请安。
却是周水焦氏的人。
周水焦家,乃是焦氏的娘家。
焦家的主家在周水,焦氏那一支分支,虽说曾在京城做官,但前些年正好调去地方上做地方大吏了。
是以这次周水焦家的人过来,焦氏极为欢欣。
焦家这次过来,带的节礼十分丰厚,光礼单都厚厚一沓。
信国公老夫人还有些愣,正要说亲家也太客气了,却见那焦家的人笑眯眯的表示,算起来明珠也快到说亲的年纪了,这些有一部分,是给明珠的添妆。
焦氏也是头一次知道这事,她愣了下,眼神飞快的在杏杏面上掠过,却还是笑道:“……珠珠年龄还小,说亲也不着急。”
显然,焦氏还未去信,同周水焦家的人说过,于明珠并非她的亲生女儿。
是以焦家的人把于明珠当成他们焦家的外甥女看待。
信国公老夫人脸上笑意稍稍淡了两分。
不过当着焦家人的面,信国公老夫人也没直接点破,算是全了焦氏的一点面子。
“说起来,我怎么没看到明珠?”焦家这次来的人,是焦氏的三堂兄一家。说话的,便是焦氏娘家的三嫂,于明珠一直唤三舅母的。
三舅母左右环顾半天,不见于明珠的影子,还有些纳闷。
焦氏有些尴尬的笑道:“……珠珠她,身体有些不大好,还在卧床休息。”
实际上,是信国公老夫人发了话,等于明珠身体好了之后就把于明珠挪出去,打那后,于明珠这身子就一直缠绵病榻,一直到年后,都没好起来。
焦三舅母显然有些急,她“哎呦”一声:“我倒不知我们明珠病了。病的可厉害?我这次来,还带了一支五百年的人参,看看我们明珠能用得上么?”
第681章 这是焦氏瞒着他们又生了一个?
焦氏很是感动。
焦三舅母当即就表示要去探望于明珠。
焦氏下意识看了眼信国公老夫人。
信国公老夫人眼里却蕴含了几分警告之意来。
显然是在警告焦氏,赶紧把于明珠的身世问题同焦家那边说好。
焦氏稍稍避开信国公老夫人警告的眼神,勉强一笑:“没事没事,小孩子家家的,病也不能算病,就是身子骨弱了些,我怕她过了病气给娘,所以没让她过来。三嫂要是想见她,一会儿我让珠珠去给三嫂请安。”
焦三舅母一听,便知道于明珠这病并不怎么碍事,这才笑了起来,嗔道:“明珠身体不适,就让她好好养着。回头我同你过去看看她便是。”
信国公老夫人见焦氏依旧是一副逃避,不愿意把于明珠身世同她娘家人详说,她怒从心起,只觉得焦氏这些日子是越发晕了头了!
若非信国公老夫人还惦记着要在焦氏娘家人面前给她留一点体面,信国公老夫人是真想当着这焦三舅母的面,直白的戳破,于明珠根本不是焦氏血脉!
焦三舅母这寒暄过后,多少口渴,端起茶来,正待喝茶,这才注意到信国公老夫人右手边往下的椅子里坐着一个明眸皓齿的小姑娘,这焦三舅母一见,手一晃,茶杯里的水都洒了出来,差点把手烫到。
焦三舅母倒吸一口凉气:“这是?”
焦三舅母下意识看向焦氏。
若非焦三舅母知道焦氏只得了于明珠一个女儿,都要以为这是焦氏瞒着她们又生了一个了!
这生的也太像了!
焦氏咬着下唇,脸色有些发白。
焦三舅母很快回神,跟信国公老夫人赔礼道:“失礼失礼,老夫人莫怪,实在是……”
她抚着胸口,惊疑不定的打量着杏杏。
焦三舅母越发摸不着眼前这个明眸皓齿,生得与焦氏年幼时还未长开时有六七分相像的小姑娘,是什么个路数。
——其实这一年多,杏杏已经长开了不少,已经与焦氏年幼时不是那般相像了。
可饶是如此,两人的相像程度,还是很高的。
焦三舅母斟酌了下:“……我先前进屋时没有细看,方才不小心对上这小姑娘的脸,才发现,这小姑娘与我家圆姐儿生得有些相像。不知这位小姑娘是……”
焦三舅母说得很是委婉,没有直接说,杏杏生得像年幼时的焦氏。
可侄女肖姑,五房所出的圆姐儿,是长得最像焦氏年幼时的那个,也因此最得家中长辈喜爱。
焦三舅母在这说杏杏与圆姐儿生得相像,何尝又不是在委婉的暗示,杏杏与焦氏年幼时生得像?
信国公老夫人嘴角噙着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同焦三舅母介绍道:“……这是圣上亲封的福绥郡主。”
焦三舅母赶忙对着杏杏行礼:“原是郡主。见过郡主。”
杏杏起身:“焦三夫人客气了。”
焦三舅母越看杏杏,越觉得像焦氏小时候。她知道,焦氏小时候常来信国公府玩耍,与信国公世子青梅竹马,信国公老夫人也算是看着焦氏长大的。
焦三舅母询问似的看向信国公老夫人,想从信国公老夫人的神情上,判断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