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从游戏开始(120)+番外
“养马简单?以后说不定就不让养马了,t要是国家政策变了,不让小规模养呢?”
“别扯以后,现在能养!”
“那我们现在破冰拉冰都用机器了,为什么运鱼还得用马?什么好用用什么,这不应该么?”
老一辈和年轻人互不服气,都有话说,很快嚷嚷了起来。
特别项目组的组员们:……
总之,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有老手艺的还是老一辈人,年轻人要完全掌握还有的学,就算现在马上开始学,这季节也不对啊,现在不是大雪纷飞、冰天雪地的季节呀。
唉,愁啊。
组员打电话向上级汇报了这个情况。
“既然你们人都已经到那儿了,那就把设备拿出来,给他们测一下精神力,看看能不能达标,不达标的话也不费事儿了,如果能达标,大不了就抓紧时间学嘛,能学多少学多少。他们那边没有冰,但我们有啊,我们有专业的滑冰场地,在那里练就行了。”上级一锤拍板,事情就这么定了。
于是组员们拿出设备,请村民们帮忙,现场检测一下。
村民们稀罕的接过全息头盔,配合组员们做了检测。
检测结果还行,有两个年轻人达标,而掌握了冰上马拉雪橇的老手艺人差了一点,但是组员们很想要他的手艺,他是登不了游戏,但他可以做教练啊。
于是组员们把老手艺人还有那两个年轻人都带了回去,还有老手艺人的宝贝马,和上上代人传下来的老橇车。
除了马拉雪橇之外,特别项目组还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懂得狗拉雪橇的专业人士。
华国的北方边境地区,也有几个少数民族使用狗拉雪橇,在历史上,这是他们的重要交通工具,靠着这个吃饭的人不少,但是现在这个手艺已经转为旅游项目了,两三条狗拉着一个成年人在冰上慢慢的走一走,顶多小跑一段,不可能真的飞奔起来,万一把乘客摔了怎么办?
作为旅游项目,当然在专业性上面会大大的降低,不要说跟老一辈的手艺人比,就是和国外的玩票性质的拉雪橇大赛相比,也远远不足,起码人家是有规范的,对于犬只和人数的比例分配是很讲究的,要6只成年犬拉一个成年人,而要进行长途奔跑的话,就需要20到30只犬,还要在途中给它们调整前后左右的位置,既要保证它们的体力,又要保证它们不内讧打架。
特别项目组最后找到了一个参加过国外拉雪橇大赛并获得了奖项的专业人士。
马拉雪橇的手艺人与狗拉雪橇的专业人士集合在一个封闭管理的滑冰场馆里。
他们都是教练,要教导学员们学会这两门技艺。
30位学员整装待命。
缩在队伍角落的两个年轻人低头含胸弯腰,感觉就像两只鹌鹑误入了大鹅的阵地。
两个年轻人:好怕,我们是不是走错地儿了?
走错是肯定没有走错的,能进入这个场馆的都是经过审核的,两个年轻人和30位身姿挺拔的学员一起开始了训练。
然后他们就在体能训练上吃到了这辈子没吃到的苦,长跑、举重、跳跃、1500米自由泳、抗晕眩训练……
两个年轻人:救命,我想回家。
第69章
“你说我们这么折腾到底是要干嘛啊?”两只鹌鹑之一的村民躺在地上有气无力的问。
“我们这是要上天还是要下海?练这么多,我要死了。”另一位村民想哭,却连哭都没力气了。
一道身影遮住了他们上方的灯光。
“组长!”两位村民吓了一跳,挣扎着想爬起来,可是,没力气啊。
组长拉了他们两个一把,两人坐了起来。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比两天前好多了?”组长笑着问。
两位村民苦笑,算了算日子,来到这里才三天, 可是他们却感觉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还行吧。”两位村民极为勉强的说,其实训练里的很多项目他们都无法完成,比如1500米的自由泳, 还有抗晕眩项目的旋梯、圆筒滚, 那真的是太太太太超出他们的能力了。
所以这些项目一开始他们就果断选择了退出放弃,好在训练他们的人也不勉强他们, 他们说退出, 就让他们退出了。
“是吧,人的体能是可以不断提升的,人的心理阈值也是可以不断提升的,刚开始觉得,啊我过不去了,啊我要死了,等到后来,渐渐的,身体能适应了,心理上也就觉得没问题,我可以,我能行。”组长微笑着给他们鼓励。
两位村民勉强的笑笑, 不,他们没适应,他们还是觉得要死了。
“其实呢,这三天的训练只是让你们适应这里,然后对我们这里有一个团队的认同感,知道我们是一个集体。”组长说。
两位村民瞬间惊恐,这三天的训练还只是适应吗?我了个妈呀,后面还有什么样的魔鬼训练?他们真的要上天入海?
组长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没事啊,今天的训练就到这里,晚上我们就不训练了,你们好好的休息一晚上,明天呢,我们就让你们上游戏玩。”
上游戏?
玩?
“这里可以玩游戏的吗?”村民惊讶。
“玩什么游戏?”另一个村民追问。
组长:“很简单,就是两分钟的一个小游戏,你们坐在鱼上面,让鱼带着你们在海底游一圈,主要是测试你们跟这个游戏的适配度。”
两位村民面面相觑。
等到组长离开,两个村民凑在一起,脑袋碰脑袋的小声说。
“又要练体能,又要测试跟游戏的适配度,难道这里是在搞电竞选手的选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