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从游戏开始(244)+番外
带他们的学长对他们说:“你们先把它拆装再拼装,给你们三天时间了解它的结构,三天后现场考试,考的就是画出它的结构图。”
考画结构图啊,没问题。三位新人自信的点头。
学长继续交代:“你们这个月的学习任务,就是思考它是否有改进空间,到时候要提交报告。”
改进它?还只有一个月时间?这任务能完成的了吗?
能够对外出售的武器,绝对是经过严密考量和设计过的,每一项新武器都凝聚着几百位专业人士的心血结晶啊,只凭他们这种研究生水平的菜鸟,知识水平不够,实践经验不多,动手能力不强,有什么资格改进它啊?
三位新人顿时感觉到了学习压力,如泰山压顶。
有人怂怂的举手:“学长,就一个月时间,我们可能很难提出完整的优秀的报告,毕竟我们的知识水平还是太低了,还需要更多的学习。”
学长没有对这种没志气的推脱感到生气,反而笑道:“没关系,你们只要能够提出一点建议,不管是多小的细节建议,都行,都可以。你们只是研究生,你们的知识架构不足以让你们对它有整体的深刻的了解,更不用说整体的提升优化了,就算是我,我今年博三了,也一样没有这个底气挑战这个难题。”
听到学长这么说,三位新人悄悄松了一口气。
学长:“只所以让你们想、让你们提,其实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思考,也许你们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想法就会点燃专项组的灵感,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嘛。”
三位新人感觉到了肩膀的重量、荣耀的力量。
“我们会努力的。”
————————————
博三学长花了两个小时给三位新人上了一节课,讲的就是启明星模型机的安装拆卸要点,启明星在很多方面与以往的机械设计原理完全不同,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如果按照以前的知识和经验操作,绝对会把模型机给拆坏了。
讲完了课,让三位新人慢慢吸收新知识,博三学长回到了自己的电脑前,邮箱提醒收到新邮件。
点开新邮件,是将近2G的压缩包,这就是他最新的学习课程。
博三学长本就微驼的背更弯了。
原本博士生的课程重点并不在于学习理论知识,而是使用学习过的知识来开创自己独有的学术工具,来完成自己的论文目标。
说起来有点拗口,简单来说就是,重点不在于学习而在于开创、创新。
但是今年,教育部针对博士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改革。
所有理工专业的博士生都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体系,从全新的基础开始学习。
而且更离谱的是,据说教材是边编写边出版的,印刷来不及,全部使用电子版。
更夸张的是,不是完整的电子版课程,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发来几节课程。
然后还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学完内容,并通过考试,考试成绩记为学分,能否拿到博士学位就看修到的学分够不够,毕业论文的权重反而大大降低。
一大批博士生被这次的大改革给震惊了,万万没想到,学了这么久,竟然又回到了本科阶段。
学海无涯,游了一程又一程,苦也。
学习新的知识体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这套体系中的很多知识与以往的知识是相冲突的,这学起来就非常难了,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否定自己,让人抓狂。
博三学长看着屏幕上的字,真的,每个字他都认识,可是组合在一起就狂掉san值,他深深叹气,觉得自己真是个废物。
——————————————
不止博士生抓狂,他们的导师也一样抓狂。
但是这些博士生导师也多多少少知道一点改革的原因,专业技术强、理论水平高的更是被吸纳进了特殊项目组,所以,虽然很艰难,但是必须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博士生导师不仅要带头学习这些新知识,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理论,有时候还需要给自己的学生疏导心理压力。
“好难啊,真的好难啊,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废物,我觉得我毕不了业了。”一位博士生在办公室里崩溃哭泣,整个人的神情非常的憔悴。
他的导师抬手安抚他的肩膀:“我知道很难,我也觉得难,但实际上并没有你所想的那么难,你是因为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放松一点,不然我给你放个假,你出去旅游,或者回老家休息,都可以。”
博士生沮丧的看着导师:“我今年33岁了,可是我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毕业,我父母老了,但我还不能自立,我都没脸回去看他们。”
读博士对于一般的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阶段,学费贵,收入低,给不了老婆孩子轻松的生活,也照顾不了老去的父母。
原本还能挨一挨,毕竟大家都是这么熬过来的,心理准备是有的,但是突然来这么一场改革,前路一下子被迷雾笼罩,回头看,却连后路都在不断的垮塌。
谁都知道新知识必定会覆盖旧知识,不管哪个专业哪个行业都是不进则退,如果学不会新知识,跟不上行业的新发展,那么未来必定是被淘汰的结局。
所以他的心理压力陡然加剧,在不及格了两次测试后心理状态更是急剧变坏。
导师努力劝说,但他不是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说来说去也就是那么几句话,学生根本听不进去。
说到后来,导师也生气了,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学生骂:“就你这样,你确实就是废物,从小到大太顺利了你吧,就这一点点困难就难死你了?你难,谁不难?谁不是从头开始学?我不学吗?你的学弟学妹们不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