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同人)[Dunkirk/敦刻尔克][FarrierXCollins] Distance for A Touch(21)CP+番外
他们和平时一样在家里用过午餐,然后一同坐在面向后院的那扇玻璃窗下——更准确地说,他坐在椅子上,而Farrier坐在地毯上,正好占满他双腿之间那块小小的空位,拿出昨天念到一半的书继续往下念。
他一边听一边用双手按揉这个男人的肩膀,或者慢慢拨弄那些半灰白的头发,直至最后一页念完。
“我们该走了。”
Farrier看了看表,合上书本,起身吻了一下他的额头。
Farrier把衣柜里昨天仔仔细细熨过的两件衬衫和两套蓝色的空军制服取出来,让他站到面前,在他自己穿好衬衫后帮忙系上纽扣,打上领带——领带事先已经交换过了,和以前一样。他温顺地接受他的爱人帮他把制服也套上,整理一遍衣领、衣袖还有衣角,随后也轻轻抬起手,摸索着系好Farrier的领带。
车子停在外面。
Farrier撑着伞,递出胳膊让他挽着,一步一步把他送到车门口,打开车门,匆匆将座位擦拭一遍才扶他坐进去,还不忘用手掸掉不小心沾到他衣服上的雨珠,再低头替他扣好安全带。
他全程微微弯着嘴角。
“一个非常周到的司机,不是吗?”
“取决于我的乘客是谁。”Farrier也笑了笑,温热的呼吸拂过他的耳根。
车是他们为了方便出行而早早买下的,主要因为上班地点比较远,转乘公车太花时间。
Farrier在空军学校教了十年的机械构造和一些空战基础理论,后来居然又转职到英国邮政去教邮航的学生。“希望所有的信件都能及时送达”——Farrier给出的理由似乎荒谬至极,听得那些空军同僚们一个个愣怔不已,只有他听懂了,默默一笑,没有反对。
去年,英国皇家空军博物馆在伦敦北部正式开张,一开始只有几十架飞机,后来展品慢慢增加到上百架,当然也包括他们都很熟悉的飓风和喷火。已经退休的Farrier曾经参与过一部分规划工作,开馆后则成了那里的讲解员之一,常常在一大堆孩子们的围绕下讲述当年轰轰烈烈的空战经过。
而他一直为慈善机构工作,特别是一些针对战后战俘的安置以及心理疾病咨询的机构,还协助维权组织筹办了一间收容所,收留像他那样由于“道德问题”而无家可归的年轻人。
某种意义上的孤儿院,Farrier这么说的时候朝他淡淡一笑,让我想起我的过去,想起那些给了我“家”的人。
他的眼睛不允许他开车,于是Farrier自然而然担任起了司机的角色。而这位司机开车一向非常稳,就跟过去开飞机那时候一样很有安全感,即使是在雨天的湿滑路面上。
“也许天生的飞行员也会是天生的司机。”他评论道。
“也许你忘了我出过一次事故,”他的爱人微微笑着提醒他,“那位醉醺醺的年轻人开着车突然冲出街角,冲向我,而我的第一反应不是转开方向盘而是用手去拉变速杆——可怕的习惯。然而变速杆不是控制杆,汽车也并不能突然间拔高高度从对方头顶上掠过去,最后我们以报废的两辆车和一张法庭调解书结局。所以我想,飞行员可能不适合驾驶地面上的交通工具。”
他一边笑一边无奈地摇摇头,不打算继续争论,只是把头轻轻靠到前飞行员的肩膀上,握住对方放在变速杆上的左手。左手的无名指上有一枚戒指,和他左手上的一样。
戒指是他们不再用姓氏而是用前面的名字称呼彼此的那一天买的。
1967年英国正式废除了当年让他被判刑的那条法律后,他们也可以开始在外面戴上这对戒指了。
车子在绵绵细雨中行驶了两个小时,于傍晚抵达他们以前在肯特郡的霍金奇空军基地旧址。
这座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作为空战通讯中心的基地在1940年德意志空军的轰炸下不得不暂时关闭,修缮完毕后又重新开始支援法国沿海的飞行任务,在战争结束十六年后终于全面停止使用,在原地址上建起了一座纪念不列颠之战的博物馆。再往前开五英里左右就可以见到多佛海峡,如果是晴天,还能见到薄暮下一轮燃烧的落日。
他们先去了一趟肯特郡的烈士公墓,在昔日牺牲的战友墓前默默肃立一会儿,然后向最终目的地出发。
那间小酒馆依然静静地守着那个边海小镇,正如所有忠心耿耿的地标年复一年守着它们所在的那片土地一样,在记录沧桑的同时自己也渐渐变成了沧桑的一部分。
当年粉刷在外墙上的飞机壁画早已慢慢褪色,黑底白字的铁制招牌因为生锈严重而换过一个,但里面的大部分摆设仍是三十年前的样子。相框里的老照片告诉人们这间酒馆曾是二战时期皇家空军常常光顾的休闲场所,现在没有了空军基地,这里就成了当地居民和前来参观博物馆的人小酌一杯的地方。
不过今天,酒馆下午四点过后就挂出了“CLOSED”的牌子,门没有锁,里面仍有灯光隐隐透出,只招待两位客人。
“Farrier先生,Collins先生,晚上好。”
年轻的酒保微微笑着打开门,上前替他们收起雨具。
以前的酒保是这位年轻人的祖父,五年前因为肝硬化去世,他们一起参加了葬礼,之后也依旧年年过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晚上好,”他彬彬有礼地回应对方的问候,很自然地把话接了下去,“两杯酒,照老样子。”
酒保笑着点点头,没有问什么叫“老样子”,也没有问他们要坐哪里,直接把他们引到角落的一张桌子旁,端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酒,在两只玻璃杯里各自斟上,推到他们面前,接着将那台古董留声机的唱针轻轻放到一张唱片上,朝他们微微一鞠躬,礼貌地退到吧台后面,掩上门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