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四哥解释了好几次自己不是学兽医的,可人家不信啊,再加上一来二去的,他对各种病症输了,真成个兽医。
给别人家动物治了病,人家送一两个肉鸽过来,家里不缺鸽子吃。
两个娃想养鸽子,秦瑶没准,养一大堆鸽子,咕咕咕的闹腾,还不如养猫猫狗狗的,至少猫狗会定点拉屎,养起来干净卫生。
“妈,孵小鸡!”
谁知道两孩子不闹着养鸽子,又闹着要孵小鸡了,秦瑶随他们便,在菜地旁边给他们弄了个小鸡窝,让两个崽崽慢慢孵小鸡。
“弟弟把鸡蛋带回家里了。”
“我要亲自孵小鸡。”
“妈!弟弟杀鸡了!他把鸡蛋坐坏了!”
铭铭睁着无辜的大眼睛,本来他是要选母鸡孵小鸡,奈何他这一屁股坐上去,小鸡直接升天,别说是孵鸡蛋,这是摊鸡蛋饼。
秦瑶冷静洗干净儿子的一屁股鸡蛋,给他们找来几个灯泡,自制孵蛋的温室,顾呈好奇道:“这能孵出小鸡吗?”
秦瑶给他递了个眼神,当然是背着儿子偷偷把鸡蛋塞给另一只老母鸡来孵蛋。
等到鸡蛋要破壳的那天,又从鸡窝里偷出来,放在孩子们的孵蛋纸壳温室里。
小鸡破壳,爬了出来,两个娃激动坏了,“妈!妈!小鸡孵出来了!”
“这是我孵的鸡,以后是我儿子。”
“这个是我儿子。”
铭铭:“哥,我儿子是不是要叫你大伯伯。”
瑞瑞:“我儿子喊你小叔叔。”
秦瑶:“……”这辈分倒是没有乱。
顾呈失笑:“我还当上爷爷了。”
“才当上爸爸没几年,现在都成顾爷爷了。”
秦瑶忍俊不禁:“那你记得每天带着儿子去溜溜孙子,咱们家也算是三代同堂。”
顾呈:“……”
秦瑶的新晋“鸡孙子”吃的是陈小芸送的鸡饲料,秦瑶原本想给小鸡喂剩饭,可两个孩子不依,觉得吃鸡饲料才能长得壮。
“阿姨说,鸡饲料才是专门给鸡吃的。”
秦瑶:“行行行吧,随你们,不过饲料养出来的鸡不好吃。”
“妈,你要吃我的儿子!弧度不时子(虎毒不食子)啊!”
*
年后,乔洁和江梅叶等四人去编辑部上班,几个人来到编辑部,眼见一屋子的纸墨香气,全都紧张又激动,红木桌椅,一排排红木书架,透明的玻璃柜门,墙角落一排排的报纸架,叠起来的报纸,如同灰墨色的瀑布,是最天然的风景。
乔洁比其他三个都大方:“我们的办公地点在哪?”
“在那边的电话室。”
秦瑶随手一指:“这些都是过期的旧报纸,你们可以随便看,这些书也可以随便拿,但要爱惜,不能弄坏了。”
秦瑶和毛丽娜带他们去电话室,乔洁和江梅叶负责接读者的电话,而另外两个则负责整理读者来信,接电话的薪水要高一点,但是整理信件相对轻松。
接读者电话并不是苦差事,但对身体来说是一种折磨,耳朵总是听见话筒里的声音,哪怕挂了电话,耳旁仍然残留一声声动静,容易出现幻听。
“如果是明显来找茬的,别生气,也别动怒,直接回复‘好的先生,您的意见我们已经记录在册,感谢您的来电’,说完后挂断电话就行。”
……
秦瑶教导她们一些以后的“客服话术”,“有建设性的意见记录下来,很多读者都提到的改进建议也要注意……”
“乔洁,你是我最看好的新员工,嗓音又好,你可得多多担待,上班认真点,表现好你就是组长。”
乔洁满是笑意的点点头:“我办事,你放心,你要相信自己的眼光。”
秦瑶:“一定要给读者春风般的温柔,把一辈子的好脾气都送给他们。”
乔洁点点头。
乔洁受到了鼓励,上班很认真,旁边的江梅叶受了秦瑶的嘱托,在旁边一个劲儿夸她声音甜,“乔同志,你普通话说得真好,声音真清甜,电话另一头的人一听到你的声音,肯定猜到这头是个大美人,你听他们语气都变温柔了。”
“也没什么,我平时说话就这样——”
跟这时候的大部分人一样,乔洁,包括江梅叶等人,平日里都没机会打电话,在外打电话要钱,按分钟计算,打电话可是个了不起新鲜玩意,也因此,这些人接电话的时候,声音情不自禁地娇滴滴了起来,用后世的话来说,则是“夹起来”,变成了夹子音。
没有人能忍住接电话的时候不夹。
“好的先生,您对我们期刊那么喜欢啊?对,我也觉得这个栏目好……”
乔洁很喜欢目前这个工作,虽然做的是类似“客服”一类的工作,但给编辑部打电话的,大多是喜欢杂志的热心读者,故意来找茬的极少,电话一打过来,都是各种表扬和喜欢,说某某文章写得好啊,说希望某作者再多刊登某些作品……
这些话听在耳朵里尤为舒适,谁不爱听好听的话?偶尔遇上几个找茬的,也不影响乔洁和江梅叶的心情。
一整天下来,还有点舍不得下班,尤其是乔洁,忍不住跟来电的读者聊起来,“是啊,我也觉得那篇文章写得好啊,可不是嘛,别册的故事是我们秦经理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