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秋笳月(14)
“王爷,请不要为难我等,下官不过是听候差遣。”他还叫了贺裕这声“王爷”,也算是留一线了,“这是陛下的意思。”
若是旁人来也就罢了,可这人偏偏是大理少卿。
大理寺最为公正,从不参与任何党派纷争。当今的大理寺卿是先帝钦点,就算是当今陛下也不敢轻易动他。
竟然请了大理寺的人来带走自己,皇兄到底是什么意思?
贺裕紧了紧衣袍的领子,佯装镇定道:“那么,本王跟你走便是。”
云缃和白晞站在他两侧,纷纷扯住了他的袖子。
“王爷,入了大理寺,就算想要洗清冤屈也难了。”
“王爷,何不先去皇宫将这事儿查清楚!”
贺裕拂去了二人的手,冲二人摇摇头:“这是皇兄的意思。”
就算去了皇宫也没用。
贺裕隐约猜到,那些个皇子王爷是想从自己这里下手,慢慢折去皇兄的羽翼。
若自己只是个谋士,是个重臣,说不定皇兄还不至于如此为难,舍了便舍了。
难就难在,他是皇兄的亲弟弟,从小和他相依为命的人。
“在跟大人走之前,本王有一句话想要问问大人,”贺裕神色自若地走到了大理少卿的面前,“敢问太仆寺卿说本王通敌叛国,证据何在?”
大理少卿目光向下敛,沉缓道:“王爷的暗探已经被太仆少卿抓获了,之前王爷频繁派人去鸿胪寺与乌夜国人传消息的事儿,已经被皇上知晓了。”
贺裕下意识辩驳:“本王没有!”
“王爷的暗探已经招了。”大理少卿面色如沉铁,“来往书信具在大理寺。”
不,不对劲,有猫腻。
如果这事儿是冲着自己来的,他不可能现在才收到消息。
不可能等到大理寺都来逮人了,他才知道已经被扣上了“通敌叛国”的罪名。
——而且是皇兄认证的罪名。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他一阵心悸,面上发白:“通敌叛国,对本王有什么好处吗?”
太仆寺卿就算要污蔑他也不找一个像样的借口!
他是齐国天子的亲弟弟,整日里锦衣玉食、奢靡无度,他就算不做什么也能享一辈子清福,何必要没事找事背叛自己的国家?
大理少卿道:“王爷身边的那个乌夜国人似乎已经被平安送往西域了?太仆寺的人在边关收到了那个人的文牒,还有王爷送给那个剑奴的一些书信。边关的人查到了这个文牒持有者的身份……他是个乌夜国的六品虎符少将。”
贺裕咬紧牙关:“那是他自己出逃的!而且那些书信绝对和本王没有关系。”
原来问题一开始就出现在剑奴身上。
他果然不应该就这么杀了他的,他本来就应该留着剑奴的命,好好问问当日太仆寺卿找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那个人的文牒一定被动了手脚,这些事都是太仆寺……不,都是怀王所为!
就算剑奴不自己逃走,怀王也一定会想办法让剑奴消失,到时候再利用他的文牒做些手脚,编造出贺裕叛国通敌的证据,简直再容易不过了。
原来怀王这么早就盯上了自己。
“仅凭王爷一面之词是无法让陛下信服的。此时陛下正在盛怒之中,太仆寺卿状告王爷为了美色不顾大局,险些透了机密。”
贺裕想要骂人,却还是隐忍着:“为了美色……本王是这么荒诞的人吗?”
话刚说完,全场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人都静默了。
瑾王贺裕,不就是这么荒诞的人吗?
为了美色什么都能做出来,不就是这些年他一直经营的形象吗?
怀王这一招倒是阴狠,布局那么久,若是得手,自己便再也没有翻身之日。
先是勾结前来行刺的乌夜国人,后来又买通自己的暗探。
还有……他的暗探前一阵子打听了那么久都打听不到与剑奴私下联系之人的消息,怎么会在事情都过了快一个月之后才突然找到那背后之人?
这分明是怀王故意透露的!
也怪自己识人不清……
“听闻之前豫王得罪了王爷府中的乌夜国人,王爷为了他,专门进宫向叶皇贵太妃讨要公道,这事此时已经在宫内传开了。”他否认自己没有被美色勾引,大理少卿便提醒他,他有,只是他不自知。
冲冠一怒为蓝颜,若是那蓝颜是个齐国人,大家也不过是一笑了之。
可是这蓝颜的身份是乌夜国人,还是个敌国的武官。叶氏……
怪不得之前召自己进宫时小心翼翼的,一点都没有走漏风声,也没有大肆宣扬召他入宫的本意。
原来是在这等着自己呢。
“本王跟你走。”贺裕还是相信自己的皇兄,他那么快下旨让大理寺的人将自己带走,肯定有他的原因。
三日之后,瑾王府被查封。
后院的丫鬟小厮通通被发卖了出去,王府的金银珠宝全部上交国库。
瑾王通敌叛国的事情一时之间传遍了京城。
瑾王觉得这个罪名荒谬,城中人更是觉得荒谬。
此时的贺裕已经入了大理寺,众人已经默认了他的罪名。
百姓们只将这件事当作笑谈,而上头的那些人却各怀鬼胎。
尤其是那些始作俑者。
他们本来是想要借此机会铲除瑾王,但是皇帝那边迟迟没有动静。
贺裕现在就在大理寺关着,里边也没有任何消息走漏出来。……
正当有人快要坐不住的时候,皇帝发话了。
宫里历来有专门查证书信字迹的密使,他们查出那些往来的书信有一半都是假的,真正出自贺裕之手的只有几封无关紧要的调情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