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残疾厌世大佬[快穿](41)
“没什么。”
陆旻咳了两声,心叹敬之表面虽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虽然看起来是“弱小”的那一个,但他的敬之却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那一个。
就连被世人盛赞“不怕死,一腔衷勇”的谏臣不敢做的事,敬之也会为了他冒死进谏。
第24章 迂腐书生vs残疾将军
杨太傅说完,一会儿站在那来回踱步,长吁短叹,一会儿又坐在桌前,若有所思地思忖片刻。
如此反复几次站起来又坐下,晃的陆旻眼晕。
“那太傅大人想要我如何配合?联合大人在陛下面前参太子一本?”
杨太傅又在房中转了好几圈,唉声叹气地想了许久,才道:“上次来的时候,确实是这么想的,可如今……”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改了主意:“依将军所见,应该怎么参?是轻参一本,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还是重重参他一本。”
杨太傅第一次能来府中跟他商量此事,陆旻就知道杨太傅心里还是信任他的,既如此,他倒也不必藏着掖着,只管坦诚相见便好。
“依我看,若是能改,早就改了。”
“没错,”杨太傅附和,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犹豫,反倒是多了几分决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说完,坐到陆旻对面,身子前倾,下意识的习惯性的放低了音量,凑到陆旻面前道:“这样的品性,若是不把他拉下太子之位,将来便是百姓之苦。”
陆旻完全赞同他的看法,但眼下,仅仅凭这一点就想绊倒太子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没有证据。
“大人想要我怎么配合?尽管说。”
杨太傅听陆旻这样说,眼睛顿时亮了:“将军在京都时间短,确实不了解这官场,但太子做过的恶事,绝非仅此一件,我倒是知道一些,只是无从查起。”
陆旻:“为何?”
“一来太子在陛下面前向来伪装的很好,陛下对他虽偶有意见,却还是念着父子亲情,所以若是没有十成的证据,陛下怕是未必会信。”
“二来,太子自知自己作恶多端,怕被人抓住把柄,派了大量的人手盯着朝廷要员,我没法儿查。”
“那如此说来,”陆旻有些疑惑,“大人今日是怎么来的,是把尾巴甩掉了?”
“非也。”杨太傅解释道,“我来府上这两次,都是想办法奉陛下之命,来探望将军的。”
“既如此,大人有什么线索,尽管给我,我派人查。”
“好,”杨太傅痛快道,“等的就是将军这句话。”
他说完,拿起桌上的笔:“借将军笔墨一用。”
片刻之后,杨太傅便写了满满当当一整页纸,交与陆旻:“万望将军小心保存,切莫让第三个人看到。”
他说完,用那略有些沧桑的手握着陆旻的宽厚有力的手,死死握紧:“这纸上,承载的是我朝命脉和百姓生死,望将军谨慎谨慎再谨慎,定要小心。”
陆旻低头看着桌上那轻飘飘的轻轻一用力就能撕碎的纸,对杨太傅承诺道:“大人放心。”
天下万民他要护住,江山社稷他也要护住。
还有那个从来都只会在背后傻傻护着他的人,他也要护住。
陆旻收起那纸,道:“等查出来,我便将这些证据亲手交到陛下手中。”
“不可。”杨太傅果断拒绝。
此事成便是万民之幸,败则是万民之苦。
但百姓之苦尚且在后,若是败了,第一个死的,就会是向皇帝进言之人,陆旻虽久不在京都,倒也不至于连这点东西也不懂。
“将军肯冒险查真相,已是大义,”他说完,笑了笑,“哪有什么危险都让将军担着的道理。”
陆旻自知这其中凶险,但他左右都是一死,又何必搭上太傅一命:“军中不乏有勇有谋之将才,但这朝廷,没了太傅,怕是群臣无首。”
“更何况,太傅还要帮提携我的人呢。”
杨太傅微微蹙眉,心叹除了你哪还有一个能成事的:“此事日后再议,将军还需再帮我一个忙。”
“上次虽有陛下旨意,但被封轼撞见时,替将军说了几句好话,封轼虽不是太子一党,却也是个十足的小人,我怕他……”
“我明白了。”陆旻听到这儿,自然明白了。
杨太傅是想让他配合着演一出戏,演二人不欢而散的戏份。
于是乎,杨太傅就被将军府的侍卫用扫帚赶出了将军府,还特意在门口的位置“摔了”一下,并在将军府门前破口大骂,骂了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
这还不够,他心底知道皇帝偏爱陆旻,不会罚他,还故意写着奏折参了陆旻一本,并在御前第一次失仪,不带脏字儿的骂了陆旻小半晌。
后来又没憋住,带了脏字,骂陆旻狼心狗肺。
又故意做出一副委屈的姿态,说自己前脚帮了他,他后脚就反咬一口,简直忘恩负义,丧心病狂。
皇帝听他“念经”似的,也不知他跟陆旻为何会闹成这样,只能口头安抚了几句。
由此,戏算是做足了。
而且收效甚好,太子对此没有丝毫怀疑。
*
周敬之身体好些了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去找姓张的画师,想跟他一起出去画几幅山水画。
但等了一整天,画师也没来。
他找到管家询问了一番,才从管家那里得知,那画师以后不来了。
面对这突发状况,周敬之一时间还有些没适应过来,毕竟那画师也算得上是除了陆旻以外,跟他最熟的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