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律师事务所(52)
因为一次课堂发言,语文课,主题是我的梦想。
他说他想当律师。
话音刚落,老师笑了一声,然后全班人跟着一起笑,他不觉得那个笑是在认可他的梦想,至于嘲笑,也算不上,可能就是意想不到的笑吧,毕竟谁会相信一个唇瓣畸形、说话漏风的孤儿未来能在法庭上侃侃而谈呢?
他连课堂发言都不敢大声,不敢光明正大地仰起头颅。
他甚至连嘴巴都闭不上。
封惟是第一个发言的,听了后面的回答,他才知道他的梦想,在这所孤儿院里,有多么的格格不入——
“我的梦想是,有谁能收养我!”
“我的梦想是有个家。”
“我的梦想是好多好多的玩具。”
“我的梦想是有漂亮的裙子穿。”
“……”
后来有一天,他又发现,原来孤儿院已经成为了一个标签,贴上去就再也撕不下来——孤儿院里的孩子都有病。
大家心照不宣地认为。
可能是疑难杂症,甚至可能是不治之症,能拖垮一个家。
如果没有病,亲身父母怎么可能会忍心抛弃?
封惟不觉得自己“病”得很重,他意识到,他想被正常地看待,就得离开孤儿院,可惜这个计划根本行不通,他只是一个孩子,他能去哪呢,无处可去,也无家可归。
转机发生在某个夜晚。
他和老院长一起救了一只奄奄一息流浪猫。
小猫很单纯,看向他的眼神很清澈,靠近他是因为真的喜欢他,小猫不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小猫不会在和他说话时,语气离蛰伏着一股发自内心的怜悯与厌恶,哦不对,小猫根本就不会说话。
小猫比孤儿院里的很多人对他都要好。
封惟觉得和小猫相处,比和孤儿院里的人相处,要轻松快乐多了。
所以他总会恳求老院长,带他一起去宠物医院看小猫。
老院长又告诉他,等小猫的病治好了,该放归大自然。
不行。
小猫是他生活里唯一的一点乐趣。
于是封惟求老院长留下的这只小猫。
“猫也是有感情的,不是说你一时心血来潮,想养就养了,你能做到吗?”
“如果你决定收留它,从此以后,你就有照顾它的责任了。”
责任。
那天,封惟惊讶于一个不健全的孤儿,竟然可以肩负起某些责任。
他其实不太懂得责任的具体含义,但他当时只是不希望小猫离开他身边,所以他答应了,毫不犹豫。
不过后来,他渐渐地明白什么是责任。
孤儿院的小孩发病时,可能会伤害到小猫,他没有立场去责怪病患,但他可以保护小猫。
所以他总是跟在小猫身边,形影不离地,像个保镖一样。
老院长喜欢猫,有天喂猫时,爱屋及乌地和他闲聊,说阿然被选中了,可能很快会被人收养。
阿然是孤儿院的孤儿之一,他脸上有一块巨大的黑色胎记。
封惟的第一反应是,被选中这个词很奇怪,好像在挑一件商品,不过,能被好心人收养,已经是孤儿们最好的结局。
可惜这次收养并没有成功。
好心人出尔反尔,原因是他亲自去见了阿然,一番简单的交流过后,他觉得不太合适。
可能是哪句话触碰到了好心人的神经,就这么不了了之。
老院长又一次喂猫时,和封惟透露了只言片语,“阿然给人的感觉太阴郁了,报复心很强,不过——”
不过在孤儿院这种缺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小孩,你指望他能有多阳光开朗呢?
收养小猫的第二年,封惟也被选中了,富豪来见过他几次,他们的交谈很愉快。
富豪问他有什么梦想,他说想当律师。
为什么想当律师?
因为老院长之前给他们放过一个电影,叫《十二怒汉》。
富豪没有嘲笑他的梦想,而是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封惟觉得富豪是个好人。
他被富翁接走的那天,来的很突然,因为富豪说,终于约上了国外有名的医生,机不可失,他们得赶快出发。
从那天起,富豪变成了他的养父。
于是他忍不住问养父,做完手术之后,他就可以变得像正常人一样了吗?
养父点头。
封惟无比期待,但临走前,他想到了那只陪了他两年的小猫。
养父不喜欢猫,他知道,老院长也曾明确地告诉过他。
所以,每次养父来见他之前,老院长都会通知他一声,然后把小猫藏起来。
封惟回到卧室收拾行李。
老院长大概也看出了他的纠结,趁着养父不在,千叮咛万嘱咐,“我会帮你照顾好小猫的,这两年里,你已经尽到了照顾小猫的责任,分别只是迫不得已,所以你千万不要和养父提,万一他反悔不想收养你了呢,不值当,我相信,小猫也希望你能奔向更好的生活,你们以后一定还有机会再见面的。”
说多错多,他也明白。
沉默地坐上养父的车,封惟看向孤儿院的大门,有那么一个瞬间,他很想问养父,可不可以把小猫一起带走?
哪怕,只是为小猫争取一下,至少不遗憾了。
但在开口的那一刹那,他想到了阿然。
商品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不是吗?
封惟做梦也想离开孤儿院,他害怕重蹈阿然的覆辙,他承认他是懦弱的。
就这样他离开了,不告而别。
养父其实对他很好,一直以来都很好。
哪怕他人生中第二次抛弃——来自于养父和他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