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平调里浣溪沙(20)

作者: 一木幕 阅读记录

“哦,忘了向各位介绍,明公子明朗,京城齐国公家的公子。我此行去京城赶考,多亏明公子收留才有了容身之处。这次,圣上命他同去济州赴任,于地方历练理政才能。”

众人又是一阵唏嘘,这可是齐国公的贵子啊,青川镇上的大多人终其一生,也未见过如此样的达官贵人。

“溪儿心中愿意同哥哥前往。”

浣溪心中雀跃,脆生答道。

前几日她还绞尽脑汁地想如何离开这小坊,这才多久,就有着这般好的机会。

白衣少年隔空给她递来一个得意的眼神,浣溪回以童真的莞尔一笑。

夜幕降临。众人散去。

朝廷的仪仗队被刘式寻安排到了锦绣工坊的闲置宅院,明朗也被安置到了刘府。

“崔嬷嬷,可在府上?”明朗忆起这锦绣工坊便是春潮的母亲崔嬷嬷在的地方。

“在呢,崔嬷嬷一直在府上教养我家小女呢!明朗公子如何认识我家嬷嬷?”

“我家的侍女春潮,她的母亲便是崔嬷嬷。”

正说话间,便有人在门外传话:“崔嬷想要见见明公子。”

“请老人家进来吧。”明朗的话音落,一身着一袭绸制衣衫的老妇便踱步进了门。

“明少爷,上次一别,已有半年,老身一听齐国公府的公子今日下榻刘宅,便知晓是少爷,便过阿里看看!少爷可都还好?”

“刘妈妈,明朗身体一向康健,春潮也甚好,有劳老人家挂念了。倒是刘妈妈年纪大了,该多休息才是。”

“唉!老身已决议,最多至今年底,就回京城了。倒不是因为养老,只是春潮那丫头,这么大了都没成婚,这是我的隐痛啊!”

“妈妈毋需担心,春潮姐姐伶俐,容貌也美,明朗也会记着这事,帮她寻个好人家。”

“不瞒少爷,我曾多次托媒说于那丫头,可那丫头死活不嫁,愁死老身了。不知春潮可曾向少爷表露过什么吗?”

崔嬷眸子里似乎有期盼。知女莫若母,她的女儿,她是清楚的......

“并无呢!我们平常主仆间并没有那么明显的界线,就像姐弟一样。春潮姐姐按说有话是不会瞒着我的。可妈妈刚才所言之事,明朗并不知情啊!”

听毕,崔嬷嬷眸子里的光暗淡了下去。

“天气不早了,明公子明日还要回京,请早些歇息吧!”

说罢,为明朗关好门窗,退了出去。

浣家草堂内,只剩下浣家人。

“爹、娘,礼儿有一事相求。”

浣礼噗通一声,双膝跪在地上。

走一趟刘府

“礼儿,你这是做什么?有话直接跟爹娘言明就好。”

浣娘子说着就要拉起浣礼。

浣青也停下手中的泥人活计,诧异地看向浣礼。

“礼儿前往京城路上,遇到锦绣工坊的马车,顺路捎带着我和乐儿到了新城。”

“路上,礼儿同锦绣工坊的秋语姑娘互生爱慕,便私下定了情。礼儿允诺秋语姑娘,待返乡之后,必将迎娶。”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请父母原谅礼儿与秋语姑娘私定终身。”

浣青夫妻一怔,面面相觑。

弟弟妹妹除浣乐外,均流露出诧异的表情。

“可是服侍过纯画姐姐的秋语姐姐”

浣溪忆起,今春于塘边同棱儿、纯画玩耍那日,便有个秋语的侍女一直看顾着纯画。

那日,大哥和纯画应当是初见吧。

“秋语,是刘府的侍女吗?”

浣娘子问道。

“明面上是的,但她与刘夫人关系并非寻常的主仆关系,夫人待她亲如姊妹。”

如今自己高中,秋语还只是镇上大户人家的侍女,身份差距不必言说。担心父母会不悦,浣礼于是做了补充。

“咳咳......”浣青受了风寒,此刻听闻浣礼的话,不间息地咳了起来。

“咳咳咳,咳咳咳......你且说说那秋语姑娘何处好?”

浣青问道。

不同于京都男欢女爱相对开放的风气,青川镇上,向来讲究门当户对,私相授受是不被允诺的。

不管是浣青同纪耽,刘茂同淑儿,还是刘式寻同刘夫人,皆为媒人说合而成。

倘若没有考取到功名还好,求个媒人上门去说合,身份上差距也不算大。

如今,即将上任的通判大人求娶于刘家的侍女?

那还不成了青川镇的笑柄?

刚刚高头大马出尽了风头,说什么也不能这么快就折了脸面。

“秋语姐姐长得甚是俊俏,容貌上和大哥是佳偶天成。我是见过的。”

未待浣礼回答,浣溪抢先做了铺垫。

浣溪向往追求自由,担心因为世俗礼教,哥哥不能求娶到心中所爱。

强强联姻是没有错,可是能与相爱之人厮守,也是人生美事。

上一世她叱咤职场,便不惧这些世俗礼仪。虽凭借超脱的才华成绩瞩目,但也因不懈世俗被针锋相对、遍体鳞伤。

"秋语姑娘温柔贤淑,节制有礼,我同大哥去往京城,也是见过的。"

浣乐也知晓此刻求娶秋语对大哥不利,但作为兄弟并不想违了大哥的心意。

于是,便也尝试着站在了大哥这一边。

但是,成败在天,接下来看大哥自己的造化了。

“你要晓得,求娶一侍女对你的前途并无益处。况你刚刚得中,即将走马上任,此时心思全在儿女情长上,朝廷会如何看你?”

“再者,我浣家接连迎来两件大喜事,坊间、镇上虽是表面对我浣家羡慕至极。羡极生妒,我浣家若有差池,定会有人抓住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