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里浣溪沙(39)
“明朗哥哥,有事可相告于浣沙道长。”浣溪对明朗低语:“他是道士,有门道联络上我。”
明朗先是吃了一惊,随后忙俯身微声应道:“溪儿,明朗自当竭尽全力护你!”
明朗的眸间竟漾几滴清澈。
浣溪踮起脚尖,从袖子里拿出帕子,擦掉明朗眸中落出来的清澈:“明朗哥哥,希望溪儿从女塾结业那天,仍然可以见到你。”
明朗认真地点了点头。
“溪儿,你不要误解嫂子,嫂子这么做是为了保住浣府女眷的清白......”秋语抱住浣溪。
浣溪笑着对其耳语,和她年龄极不相称的言语说道:“嫂子,你做的很好,若我是嫂子,我也会这么做。这事若是大哥来,不能比嫂子做的更好。”
采雪、绿萍两个侍女,自打今儿一见面,就哭哭啼啼的:“小姐,我俩怎么办啊?”
“你俩听夫人安排即可。夫人宅心仁厚,又伶俐聪颖,不会叫你俩受委屈的。”浣溪用手触了触两个侍女的鼻尖:“哭什么,我又不是不回去了。等着我回府,给你俩说门好亲事。”
两个侍女破涕为笑:“小姐,我们还小,还远着呢!”
“等我出去,你俩年纪可就不小了呦!”
“磨磨唧唧地,送客!”秋老虎有些不耐烦了。
这几个人才记起,要赶紧回浣府了,浣礼还等着。
从乌漆寨到女塾,并不远。牵了马车,众人也不上车,步行着浣溪送至女塾门口。
“明朗哥哥,有个事你需得清楚......”
明朗俯身凑近浣溪。
“还记得我们去后花园找嫂子他们,路过了一条廊吗?那条廊上有个数字,我记下来了。乌漆寨共有土匪三万八千二八二十二人。”
明朗说:“溪儿妹妹,我记下了,这个数据非常重要。”
没说几句话,就到了易之女塾青色的大门前,仍是那位中年女仆开的门,见到浣溪便说:“浣溪,易之先生在书阁等候你多时了。”
浣溪点了点头,告别众人,便用手拎起裙摆,一路小跑去了先生的书阁。
易之先生依然埋头在书中,还是那个云淡风轻的样子:“你回来啦?”
浣溪点了点头:“先生,我回来了。”
先生抬头,眸神驻留在浣溪的颈间:“这乌漆寨的项圈还真给你戴上了。”
“先生何以得知?”
“那乌漆寨的秉性我是最清楚不过了。不过,幸好你在我易之女塾,这是你最好的去处。”
“先生,我不解。”
“你慢慢会明白的。”易之先生明显不想谈论这个话题。
“你要想办法留在女塾。女塾的规矩我自己是不好打破的,你要明白。”说罢,易之先生继续低下了头,埋头在书中。
浣溪只好退了出来。
学中双圣
回星火苑的路上,忆起今晨同先生告别时的场景:
今晨鸡鸣前,浣溪踟蹰于知苑的门前。
邱先生正打着哈欠开了知苑的门,一看到浣溪消瘦的身影,立即驱散了困意,抖擞了精神。
“浣溪,你这个时间点不在星火苑在这儿做什么!”
“先生,家中出了变故,我要告假。”
“什么变故?塾中有规定,考核期四十九天内是不被允许出女塾的。”
“家嫂被乌漆寨掳走了!”
易之先生正捧着一本书从书阁步入知苑的花廊,恰恰听到两人的谈话。
“邱先生,准她假!”易之先生一手执书,一手抚菊:“只是,你要毫发无损回来。”她低眸看向浣溪,坚定地说道。
浣溪只“嗯”了一声,便要紧步朝着易之女塾的大门走去。
“邱先生,让女塾的马车送她回去!此事非同小可。”
“这乌漆寨也太疯狂了,每一任通判都不放过啊!易之女塾幸好有先生坐镇,虽距离匪巢甚近,但保住了平安。”两位先生的言语传到了浣溪的耳中。
“那个,先生......”浣溪回眸看向易之先生。
“假意求和,可免你家破人亡。”
浣溪郑重地点了点头。
·
易之先生究竟是何人?秉着清高的志向,不惧当朝宰相,悍匪也避着她。
边踱步边思量,不知不觉来到星火苑。
纯画和棱儿看到她忙迎了过来:“一大早就不见了,你去哪了?”
“邱先生没有告诉你们吗?”
“并无,我们问过邱先生,她只于我们说你去处理一些事情,并未说甚事。”
“纯画,昨夜秋语嫂子被挟持到了乌漆寨......”浣溪将昨日发生之事相告于二人。
二人面露惊惶之色,一听及浣府已平安无事,才舒了一口气。
“济州看起来繁华富饶,背地里真的不太平。”
“咦,溪儿,你脖子上这个圈是甚么?看着很有分量,带着不舒服吧?”纯画扫了一眼溪儿的项圈,便要伸手去沿着合痕掰开来。
“纯画姐姐,莫要费力了,那合痕是假的,需要铸圈之人才能打开,你这样越掰会越紧的。”
纯画连忙住了手。
“这是乌漆寨的刑具,我现在是乌漆寨的质子,若出了女塾,与我亲近者都要遭到乌漆寨的迫害的。”
“这乌漆寨真不是个东西。”棱儿咬紧了牙关,恨恨地说。
“棱儿妹妹莫急,乌漆寨再猖狂,他们在易之女塾是断断不敢惹事的。所以,我们姐妹一定要通过这女塾的考核,要一起留下来,完成这六年的学业。届时,乌漆寨的质子之约也便到期了,不影响我们姐妹相处。”
浣溪笑了笑,云淡风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