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平调里浣溪沙(53)

作者: 一木幕 阅读记录

御军用捆匪铁索困住了秋老虎等几人,押上刑车。

·

“乌漆寨的新岁,当真是热闹。”

易之先生携着星火苑的女孩子们站在院内,静静地望着山那面好像要奔赴向天的火光。

火光熊起之时,夹杂着巨大的炮竹声,“噼里啪啦”,热闹又喜庆。

济州的上空,突然一片高亮。

“乌漆寨已亡”,五个巨大的烟花字飘在济州城的上方。

女孩子们瞬间欢呼起来,彼此抱着笑着流着泪。此起彼伏的连绵的欢呼声从四方传来,全城百姓们都在开怀。

“溪儿,这是你送给济州百姓的新岁。”

易之先生俯身慈爱地看向浣溪。

“先生,济州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浣溪坚定地看向易之先生。

“再过三日你和纯画的考核期就结束了,届时你便可以走出易之女塾,看看如今济州的风貌。”

“是,先生,溪儿正月十五会准时入塾的。”

·

“姐姐,其实户查这个事儿,我觉得剿匪了后也能做。”浣沙做完了户查的事,才发觉解不解项圈和灭乌漆寨也没有太大联系。只是可惜了锦绣工坊那些个上好的丝绸。

“我们得确保能工巧士们可以把项圈都取下来。否则,若那乌漆寨中的铸圈之人被烧死了,他们的项圈可能就再也找解不开了。提前做好才能稳妥,不授人以把柄。”浣溪淡定地说道。

“可是锦绣工坊那上好的丝绸......”

“小沙,现下全济州不都知道锦绣工坊的丝绸是最好的了吗?而且,现下,锦绣工坊还多了个抗匪的美名。”

“溪儿说的对,”秋语的眼睛笑成了一弯新月:“锦绣工坊又开了五家商肆,每家商肆接的布料和成衣的单子和往年比,都增长了数倍。”

浣溪点点头:“达则兼济天下,锦绣工坊也需把格局打开,才可在济州永盛。”

“对了,小沙,圣上不是给了你一枚免官牌吗?是不是要发挥他的作用了。”浣溪笑呵呵地问。

“明日破五,正好行事!”浣沙像是早就有了分寸。

·

济州知州府内,知州每日坐立不安。

“老爷,许朝廷不会怪下来,毕竟你也是身不由己。”谢夫人劝说。

“妇人之言!朝廷之前纵我是因知州之职世人难承。如今匪患已除,济州百姓痛恨我,都想把我扒皮吸髓,于朝廷,我这一任知州,已是弃子。”谢知州眼泪纵横。

“那我们逃吧,山高路远,皇帝即便有旨意,也需得一两日才到得了吧。”谢夫人边擦眼泪边说。

两个人悲悲戚戚,抱头痛哭。

他们并未发现,内室的谢铯年,正在冷冷地看着......

“谢知州,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了吧!哈哈哈!”一声高亮的男音。

原来是浣沙,正携一众州兵进了知州府:“圣上赐予我免牌,让我罢免无为官员。谢知州在任上无视匪患,现我执此牌,免去你知州之位。另,你通匪之事,罪大恶极,我无权判定。由御官将你带到京都吧,刑部会发落的。”

说罢,谢氏夫妇倒地哀嚎,御兵上前,给他们戴上了脚镣手铐。

暗箭难防

“虎威将军,你这是有多大的面子啊,父皇命我亲自传赏于你。”

来人金冠束发,青衣玉面,手执一柄玉骨折扇。

“太子殿下说笑了,明朗等候多时了。我的明宅比不上月都的官邸,太子殿下怕是要屈尊了。”明朗候于府门前,笑着,便要迎太子进府。

太子下了马车,于明朗面前,并未显半分皇威。

“表兄毋需担心,我必不会在此耽留。只是表哥你,也不会在你看不上的这府邸久留喽。”

太子踱步进入明朗的府上,四下环顾静雅幽闭的小院:“表兄,你是春风得意,可我就惨喽。”

“太子殿下可还有什么不得意的事吗?”明朗笑问。

“别提了,最近父皇查书查得紧,少了你这个伴读,我读书都乏味得很。我盼你回京盼得很呢!”

明朗笑道:“太子说笑了,于殿下的学业,明朗怕是没有多少裨益。”

“哈哈,于我的学业上你谈不上功勋卓着,但是这济州剿匪之功,解了我朝的大患,父皇擢令我亲宣懿旨,对有功之人论功行赏。”

济州通判浣礼提任知州,官升一品;

郎威将军明朗,调入京都,统领御林军;

萧潘二人,共管地方军务,归中央直管;

济州商司浣沙,赏金千两,赐府宅;

锦绣工坊,御赐皇家牌匾。

众人俯身叩谢皇恩。

“表兄,此次便与我一道回京都吧!听说,姨母为你的婚事正整日操劳!”

“婚事?殿下可还曾听到过什么?”

“不瞒你说,父皇和皇后曾私下商议,想要你做月瑶的驸马呢!”太子殿下意味深长地说道:“月瑶,可是常在父皇面前提及你......”

“可有定论?”明朗神色微微一颤。

“并无定论,只是姨母新岁那日,入宫与皇后、母妃等一众皇戚共庆,此事,怕是已有所察觉。”

且不说是皇家嫡出长女,单是皇家贵女这一层的身份,明朗,倒像是高攀了。

“明朗近日还要处理一些事情,需缓几日再回京都。太子殿下学业吃紧,不必等臣。”

不知怎地,明朗心中被一团郁气阻塞着,只是也不好说于太子。

只是抑情难却,越发闷闷不乐。

·

几日后。

“明朗哥哥!”一声清脆爽利的童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