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来自联邦(42)
最后她拿到药方时,又拉着赵太医问了很多细节,直到长度与刚刚对话差不多时,才觉得问到位了,放人走了。
赵太医:……在外面等好歹还有四壶水!
他口干舌燥地走了。
赵太医一走,门一开,外面都排出了四列长队。
且宫人因有各自的事情要忙,来来往往,互相替换,锁翠宫内,前所未有的热闹。
看到这一幕,赵太医更加确信自己自爆投诚的选择没有错。
整个皇宫,只有皇帝能有这么大的能量,而这些宫人形势嗅觉最敏|感,如今对锁翠宫这般趋之若鹜,一定是私下里听到了什么消息。
此前,没人将林笑初放在眼里,下毒之事恐怕并不精巧,太医遮掩之事又牵扯过多,禁不得查,肯定是瞒不过陛下的。
若是抵死不认,只怕陛下更加恼怒,如今他主动投诚,陛下念旧情,便不会真对德妃怎么样。
毕竟,什么事都没有。
就算有,死的也只是一个此前陛下并不在意的长公主,如今,若说在意也未必,关键在于,陛下想用长公主做什么?
那约定的巳时,只怕也别有深意。
幸好他及早想明白,先斩后奏,力挽狂澜。
德妃娘娘若是知道,还不知要怎么谢他呢。
***
赵太医离开了。
见林笑初看他,最右边那列打头的宫女微微一笑,莲步轻移,凑到林笑初身旁,以手掩口,低声说道:“长公主,赵太医应该是去德妃娘娘宫里了。”
“往常,他各宫都会请平安脉,但唯独在德妃娘娘那,饮的茶是最好的。如果长公主感兴趣,我这还有更多的佐证,可细细与您说。”
林笑初微微挑眉,起了点兴趣。
一个是因为这宫女在情报搜集判断上的天赋,仅一个眼神,一个晚上就能到这样的程度,不仅有了体系,知道她的目的,还随机应变,甚至抓住了她的喜好点,观察度、精准度和细心度都是绝佳的。
另一个是因为这宫女确实抓住了她的喜好点——德妃宫中的茶,好像很好的样子。
想要。
林笑初:“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雾微,在明妃娘娘的启辰宫中做洒扫宫女。”
那宫女鹅蛋脸,笑时眼如弯月,露出一点小虎牙,有邻家亲近之感,叫人不会设防。
她身后立刻就有个小太监上前,有样学样,给林笑初科普明妃娘娘。
明妃是武将家庭出身,父辈是马夫,当年与先帝一起打过天下的,父亲兄弟全都战死沙场,母亲被敌军烹杀,满门忠烈,唯独剩了一个叔叔和她,她与陛下虽差着些年纪,但先帝感念其父辈不易,便做主让明妃嫁给了还是太子的陛下为妾,陛下登基后封妃。
当时她的封号为安,膝下有三皇子,可因为三年前三皇子图谋太子之位,陛下震怒,贬三皇子为庶民,圈禁于皇陵,又将她封号改为明,意思是叫她耳清目明,认清自己的位置。
宫中人本拜高踩低,因着陛下终归还是和她有些情意,发现宫人冷待明妃发了很大的火,甚至第一次用刑,杖毙了不少人,自那再也不敢苛待明妃。
明妃因着三皇子的事,伤心过度,也不爱出来走动。
末了,那小太监补了句:“据说,明妃娘娘以前很爱骑马,不过,她进宫后,就未见她骑过了,连跟着陛下去是猎场时也不曾骑马。”
林笑初看向雾微:“德妃娘娘宫中的好茶,叫什么?”
雾微:“那茶名为行顶黄芽,长于大丰与北狄边界的行山上,是五皇子随祁老将军出征时,知道德妃喜欢,特带了一队人和茶农去采的,因而之后陛下和德妃那里有,因为这事,五皇子还受了罚,吃了祁老将军十下军棍。”
“五皇子常居军旅,为人爽快豪气,没什么皇子架子,听说他虽被打了十军棍,第二天还没事人似的和打他的兵士称兄道弟,一起喝酒呢,把德妃气的直掉眼泪,又把他叫到宫里训了一顿,五皇子这才禁酒了三天。”
林笑初记下茶的名字:“你们俩去屋里随便挑。”
雾微行礼道:“谢长公主。”
小太监也喜不自胜:“谢长公主。”
雾微打头,带着小太监进屋,由晴夏领了进去。
其余的人看着,更加跃跃欲试。
林笑初:“谁再来说说?”
见林笑初发问,又有雾微的表现珠玉在前,第一排打头的太监说话了:“这要看长公主想要听什么样的趣事了。”
“宫人繁杂,又各有工作,不好都聚集在锁翠宫中,但奴才们已经都将各自负责类别的趣事分人整理,长公主若是对哪条的细节感兴趣,我们再找对应的宫人过来。”
他有条不紊,一排排指过去:“天颜、万艳、肱骨、其他。”
“其他里,也有一些冷门趣事。”
林笑初:……
她就听懂了个“其他”。
林笑初:“这是谁起的名字?”
太监压低了声音:“长公主可是觉得这名字太明显了些,旁人一听就知道了是代指陛下、后宫、朝臣,易生事端?”
林笑初:……她不是觉得太明显,而是压根听不懂
嗯……原来旁人一听便知吗……
太监:“这三个名字,我们四个奴才也是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若长公主觉得不妥,还请长公主赐名,也省得奴才们再头疼了。”
搞情报,确实需要点独特性的代号。
不仅是因为要有点保密性,还因为,这够帅。
林笑初想了想,对应指过去:“类别不变,名字就分别叫King、Queen、Minister、Others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