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的剑(75)

作者:寅木 阅读记录

“属下让人捉了他,随后取来灯笼一瞧,发现湖面上飘着两具浮尸。属下不知怎么办,想着各位大人正好都在殿内,或许会有法子,索性就捞起来抬过来了。”

“不想惊吓到了各位大人,倒是下官的不是了。”他说完便弯着腰,做足了道歉的姿态。

众人见他确实是无心之失,也不好多加怪罪,只是团年夜见了死人总归是不吉利,有几个在一侧嘀咕的,被谢檀一眼扫过去也就噤声了。

谢檀朝卓吾使了个眼色,他便又转身对着谢伯玉继续道:“下官愚钝,不知此事该如何解决,还请圣上指点一二。”

“可有查出死的人是谁?”上头传来声音。

“送过来之前就已让人辨认过,死的是尚乐局的徐女官和一名名叫灵溪的舞姬。”

谢檀自卓吾说出这句话就一直盯着谢伯玉的脸,不知是对方遮掩的太好还是根本不在意此事,他神色一直淡淡的,听到灵溪死讯语气也不见起伏,仿佛死的只是个无关紧要之人。

她记得她之前看过卓吾送进府的灵溪画像,画面中的姑娘眉眼顾盼神飞,光彩动人。跟如今躺在地上浑身僵硬发灰,身体肿胀如水球的人一点也不像。

上头的问话还在继续,谢檀的思绪已然飘远。

“死因呢?”

“皆溺水而亡。”

“只是单纯溺水而亡?可有发现其他t伤口?”

“并未发现其他伤口。”

“这样啊。”谢伯玉沉吟了一下,随即又漫不经心道:“既然宫女是溺死的,死前这小太监又在旁边,那他必定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拖下去杖毙了吧。”

卓吾闻言一愣,没料到是这个展开。他下意识地望了一下谢檀,还想开口解释,被谢伯玉挥手打断,“两个宫女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尸体都抬出去烧了吧,不要让她们坏了兴致。”

卓吾虽不甘心,但圣命难违,只得把人又弄出去,还搭上了一个话都说不出来的小太监。

几场风波下来,众人再也无心用膳,谢伯玉也觉得无趣,怏怏说了几句话就先走了。主位都不在了,其他人自是没有再留的道理,纷纷起身携家眷离去。

青石小阶上,卓吾提着灯笼跟在谢檀身后,“殿下,此事是属下失职......请殿下责罚。”说罢他便低下了头

“不怪你,我让你把尸体抛进湖再当着众人面抬进殿原也是想洗脱嫌疑,顺带把水搅浑,看看圣上的态度,可谁知他竟如此果断,倒是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那宫女尸体还要烧吗?”卓吾有些迟疑。

“烧了吧,左右人已经死了也找不出什么线索。不过你可有仔细看那灵溪脖颈处?我去凉亭之时那黑衣人正拿着匕首往她脖子上刺,似乎是要毁去什么证据。”

“这一点属下也发现了,想来应该是胎记,能证明身份一类的东西。”

“那凶手本以为把人溺入湖中便可万事大吉,熟料我们竟把人偷捞了上来,所以他才冒险折返,毁去灵溪尸体上的记号,却不想被殿下您发现。”

“至于那小太监应当是无辜的,望见浮尸好奇多看了几眼就丧了性命,当真是可惜。”

“可惜什么,总要寻个替罪羊罢了。”谢檀不屑道。

“你猜若不是那太监突然走到湖边,今夜被杖毙的又该是谁?湖后头必定有人在盯着呢。”

“殿下您是说他们在守株待兔?”

卓吾无端惊出一身冷汗,幸好殿下事先察觉到不对,让他把尸体又偷偷扔了回去,不然还真是有嘴都说不清了。

“只是属下疑惑,照殿下所说,湖后头有人盯着,那为何属下两次前往皆很顺利呢?”

“这个我也不知。”谢檀摇摇头,“许是夜晚风大,值守的人懈怠了吧。”

“还有。”卓吾又想到什么,“那凶手见到了殿下您的脸,殿下您会不会有危险?”

“不会。”

他若是聪明,想活命的的话就该死咬住没见过我。

那太监只是不巧经过就被杖毙,他差事办砸了焉能有活命的时候?

……

主仆两人一块往宫门处走,突然身后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

“长公主请留步。”

“长公主方才在殿中的辩驳当真是精彩,让老臣听了是自愧不如。”张文昌踱步过来,脸上挂着虚伪的笑。

他独自一人,身后也没人跟着。卓吾手已经放到了腰侧,眼神警觉。

谢檀抬手示意卓吾下去,随即也扬起笑脸,“稚子之言投机取巧罢了,比不上太岳殚见洽闻,才贯二酉。”

“只是不知太岳有何要事?”

“也没其他事,只是想提醒长公主一句,能言善辩是好事,可也要记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太岳是说赵明达?”谢檀装作不解。

“呵。”张文昌冷哼,脸上阴云密布。“赵明达这个蠢货死不足惜,只怕接下来长公主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老狐貍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吗?

“那可不一定。”谢檀不置可否,表情意味不明,“或许天道这次还站在我这边呢。”

“那不如咱们走着瞧?”张文昌说完便厌恶地看她一眼,快步拂袖离去,仿佛这里是瘟地一般。

谢檀倒是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小狐貍一死,老狐貍终究是忍不住跳出来了,不过这样也好,双方斗到明面上,也省再去做那些表面功夫。

‘呲’地上有石子滚动声。

谢檀剑已出鞘,“出来。”

树后的人倒也没躲,大大方方站了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