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院来了支小桃花[八零](266)
七月末, 在胡桃爸爸妈妈来北京的前一天,李不言第一时间收到了胡桃的录取通知书。
因为胡桃当时为了收信方便,怕录取通知书送到的时候没有人在家收信, 想了想,最后填的的是李不言单位的地址。
李不言这天和邱添一起下班时路过门卫传达室,就被保安大爷叫了个正着:“李不言同志, 这里有一封你的信。”
李不言还纳闷怎么有信, 走上前一看, 却看到了一个明显尺寸要更大的信封, 而寄信人赫然写着北京市考试院。
他掂量了一下信封的尺寸,胡桃一定是考上了, 不然这封信不会这么大。
邱添也投来了敬佩的目光:“嚯, 胡桃可以啊, 这才第一次考就考上了,填的哪个学校?”
李不言自是知道胡桃只填了一个志愿, 那就是北京师范大学。
他笑着回头看向邱添, 扬了杨手中的巨大号信封:“北京师范大学,考上了。”
邱添立刻发出一声:“我去!!!这么牛?!”说完, 邱添也忙不迭凑过来说道:“拆开看看拆开看看,真是北京师范大学?我怎么不信呢,拆开给我看看是不是北京师范大学。”
李不言不悦地瞥了他一眼:“凭什么给你看?”
“我是对胡桃刮目相待啊, 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
“这是胡桃的录取通知书, 我们都没有资格拆开它, 得让胡桃自己拆开才行。”李不言正色说道。
怀揣着这份巨大的喜悦, 李不言把录取通知书在帆布包里妥帖地放好后, 就骑上自行车往四合院的方向狂奔。
邱添则也忙不迭地跨上自行车:“你等等我啊!我跟着你一起去四合院跟蔡畅一起看!”
李不言却只是勾了勾唇角,把邱添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自从高考完之后胡桃又回到了四合院上班, 唐菲和蔡畅都全力表示欢迎。
虽然学校已经开始放暑假了,但是小葵花幼儿园仍然开业,托管生意竟比平时上学期间的生意还要火爆,唐菲和蔡畅现在也是主理人了,一合计还顺便涨了个价。
等李不言和邱添赶到的时候,小孩子们已经陆陆续续被下班的职工家长们接走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小宇坐在石榴树下一边发呆一边等着父亲。
只是李不言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邱添就大声说道:“胡桃!胡桃!你考上了!”
小院里的人闻言都赶了出来,唐菲眼睛一亮:“什么?什么考上了?”
蔡畅也由衷地跟着开心:“胡桃你真的好厉害,一次就考中了!”
胡桃照顾着蔡畅的心情,只是委婉地开心说道:“没有没有,我定的目标不算特别高,我要是考清华肯定也考不上。”
旁边的钱老师却说道:“嘶,清华很难考吗?”
瞬间缓解了气氛,大家都嘻嘻哈哈了起来。
李不言的身上还带着刚刚飞速运动过后的汗水与热意,在进小院的第一瞬间就与胡桃的眼神相撞上了。
胡桃的眼神带着期待与压抑不住的欣喜,李不言静静地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跳,又在裤子边擦了擦掌心的汗,这才小心翼翼地从帆布包里拿出了录取通知书的信封递给了胡桃:“嗯。”
胡桃接过录取通知书的一瞬间就发出了尖叫:“啊!!!!!我考上了!!!!!”
连一向淡定的小宇都放下了手中的数独题,忍不住也凑过来看热闹,他小声地问钱老师道:“钱老师,小胡老师考的哪个学校啊?”
钱老师却只是说道:“等会儿小胡老师就会告诉大家啦。”
胡桃这个时候已经拿着录取通知书跑进了教室里,找了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裁开了信封的外包装。
这个时候的录取通知书还没有后世的通知书那样华丽,又是烫金大字又是浮雕纸艺,但胡桃觉得,这简直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录取通知书。
硬质的纸面平整对折,封面上写着八个大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胡桃轻轻地打开了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们亲手用毛笔写成的。
[胡桃同学:经考核,批准录取你进入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请于1981年8月31日凭录取通知书到北京师范大学报道]
胡桃情不自禁地悄声念着。
这是她心心念念盼了一年的录取通知书。
而李不言则从信封里拿出了她的高考成绩单与当时的志愿单,他也挺好奇胡桃考了多少分的。
但大家伙儿现在也跟了过来,邱添还起哄道:“考了多少分啊?”
李不言在看完胡桃的高考成绩单时就感到惋惜了,胡桃的高考分数极高,即使是文科,报考清北的文科专业都不是什么事儿,这个分数去北京师范大学......
有些亏。
但是李不言侧过头看着身旁正陷入兴奋中的胡桃,犹豫着该不该让胡桃知道。
邱添见李不言不说话,更好奇了起来:“怎么还不说话啊,我看看?”说完,邱添就一个箭步蹿到了李不言的身边,只是看完之后,邱添也说不出话了,只是反反复复地说道:“我靠,真的假的啊?”
邱添被这几个分数惊的一把抢过了胡桃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反复的确认着是不是胡桃的名字以及证件号码。
钱老师也坐不住了,她也好奇地凑过头去,在有些老花的眼睛慢慢对焦在那些数字上的时候,钱老师一声惊呼:“啊?胡桃,你考这么高?你怎么不来清华!”
胡桃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向钱老师展示了一下自己的高考志愿单吐了吐舌头,说道:“三月报名的时候心里没底儿,压根不敢填清华北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