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院来了支小桃花[八零](446)
王老师听了噗嗤一笑:“她就住在隔壁的隔壁。”
清华家属院?胡桃懵了。
看到胡桃愣神的表情,赵小满则笑道:“哎呀,你都不知道在这个大院里学文科要顶住多大的压力,当时就想着赶快偷偷报考隔壁学校好了。”
胡桃打心眼里佩服起这个女孩来,考北大这种事儿从她嘴巴里说出来都那么云淡风轻,就连她自己这个穿越来的经历高考都跟脱层皮似的。
更佩服了!
“不过……”赵小满话音一转,“不过我还是去你家吧,你都不知道这个大院里每一个空气里都充满着公式,路过一下都会塞满我的五脏六腑,不愿意呆。”
王老师一听就笑得直拍手:“真损啊,这是把我们学理工科的都损了一遍哦,你的意思是我们的五脏六腑里都是公式咯?”
“就像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写的,我内力不够深厚,承受不住啊!”
“哈哈哈哈哈!你这个马屁拍得响!”王老师笑道,“鬼丫头好几年不见,嘴皮子比以前厉害多了,以前见到我都害怕,现在不仅不害怕了,还能跟王伯伯开上玩笑了。”
“那不是以前没见识吗,在外面涨了一圈见识才能跟见多识广的王伯伯有话聊呀。”
胡桃发现这个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女孩子讲起话来也特别有意思,好感度简直要爆表了。
“唉,对了,胡桃同学。”赵小满正色道,“我刚刚听王老师说你今年大三?”
胡桃连忙说道:“是,开学就要念大四了,我是81级的。”
81级,赵小满若有所思起来,那就对了,81级也就说明胡桃是1981年参加的高考,而她自己则是1980年毕业。
她想起自己刚毕业的那个夏天,四年前,1980年的夏天。
其实赵小满很早就认识李不言了,虽然只是单方面。
跟自己这种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书香世家不同,李不言的家庭背景十分强大,光看他父亲肩膀上的军衔都能被惊到。
那个时候赵小满总想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在学校的时候都守在家属院的窗前,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总能逮住他一次。
然后下楼,面带微笑地从他身旁走过去,以期能得到哪怕一个眼神。
但他的脚步从来没有为自己停留过,向来天不在乎、地不在乎的赵小满第一次开始在乎自己的形象起来。
看他总是冷着一张脸,他会喜欢温柔的女孩子吗?
赵小满学着改变发型,改变穿衣风格,甚至是说话的语调和走路的姿态。
兴致冲冲的改变刚拉开帷幕,年后,她就听说他结婚了。
只是他的结婚对象可没有她猜想中的温婉可人,甚至只是个乡野丫头。
新年还没结束,赵小满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哭了一整个新年。
再偶尔见到他时,他都表现得很疲惫和憔悴,走在路上也跟个失意人似的,听说他那个结婚对象不是个善茬,经常让他丢人。赵小满愤愤地想,赶快离婚吧。
直到自己毕业那个夏天,她从王伯伯这里知道了他的那个不省心的对象在家闹自杀,赵小满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知道他们一时半会是离不成了。
于是她离开北京。
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再婚了啊,好像,他眼光也没有很高嘛,赵小满忽然觉得自己年少时候的胆怯有些不值得。
“我1980年就毕业了。”赵小满说道,“t有什么都可以直接来问我。”
“嗯嗯!谢谢小满学姐!希望能有机会喊你师姐。”胡桃忙不迭点头致谢。
从王老师家回来的时候,胡桃一路上都在夸这位北大学姐。
“人长得漂亮,穿的那个碎花裙子,妥妥的文艺女神啊!”
“而且说话也很有意思,一听就知道是个特别有趣的人。”
“履历还很优秀!那可是北大毕业啊,说去旅居写作就去旅居写作了,好浪漫、好洒脱哦,诶,不过不浪漫不洒脱也没法从事文艺工作。”胡桃总结性地说道,声音里都是敬佩,“好羡慕这样的人啊。”
见李不言迟迟不说话,胡桃还以为他没在听,转过头去看向李不言:“你怎么不说话?”
李不言的眉眼间还有着淡淡的疏离:“我在想我们该给她多少钱当辛苦费。”
一码事归一码事,李不言直觉不是很想和这位赵小满有太多的联系,比起“交个朋友”,李不言更倾向于“钱货两清”。
胡桃成功地被李不言转移了话题:“钱?我们直接给人家钱是不是不大好啊,我看小满姐能选择旅居写作应该就是不图钱的人,她帮我也是拖的人情,应该不是为了钱,咱别弄得跟人家多爱钱似的。”
李不言微微皱眉,这种欠别人却不知道怎么还的感觉,他不喜欢。
胡桃看着李不言的小表情,登时伸出一只手:“咱送她一支很贵很好的钢笔,再送个本子,怎么样?对于作家来说这样的礼物是不是很实用。”
“不错。”
胡桃一把揽住李不言的胳膊:“走啦走啦,回家去,我先整理完古代文学史和近代文学史,再问问她侧重点都有哪些,在目录标好,这样也不用毫无头绪就麻烦人家,尽量只麻烦人家一两次。”
李不言点点头,表示同意。
胡桃伸了个懒腰:“整理好笔记之后咱俩就去青岛玩吧,等从青岛回来咱们再找小满姐,回来直接就收心备考了。”
李不言伸手揉了揉胡桃的发顶:“好好好,我也收心陪考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当陪考家属了,一回生、二回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