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有傻夫种田忙(50)

作者: 葱香番茄 阅读记录

就是这人情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了。

他欢喜地拉着江岷去了县城官学外的书铺,听两个小表妹说学堂很多人都知晓纸牌游戏,几间书铺定是能收到消息的。

他去的还是那家小说铺子,刚过晌午,铺子没什么人,掌柜的正开在柜台后打盹儿,看见来人似是有些烦躁休息被打扰,语气略带不满地招呼道:“二位想买些什么?”

楼安上次就注意到了这家书铺的神奇之处,许是给它的定位只是一家杂书铺,这家铺子竟还卖着一些益智开蒙的小玩具,甚至还有拼图积木,还是饭桌上安禾心说起,楼安才想起来,他这两样物件儿,可不就能来问问?

他将篮子放在柜台上,“掌柜的近日可听人说起过纸牌?”

柜台后的人瞬间来了精神,“学子之间都传疯了,富裕些的还自己买了纸来做,小哥儿可是有什么消息?”

江岷安安静静听着,他知道小安是在赚钱,一般这种时候小安都叫他乖乖的,虽然他真的很想向所有人炫耀,他的媳妇儿会做好多好多新奇的东西和吃的,可是他会听媳妇儿话的。

楼安正待回话,就见江岷双手捂着嘴,眼睛亮晶晶的,一副我有大秘密但我不说的可爱模样。

他拉下江岷的手,笑着揭开篮子,“可是与我的竹牌一样?”

掌柜摸出一副,还未打开,就赞许道:“这字倒是不错。”

楼安笑道:“是我家夫君写的,先时读过几年书。”

掌柜有些惊诧,看他方才呆呆傻傻的模样,没想到竟是读书人。

接着他仔细翻过每一张牌,无一不做的精细,问楼安:“小哥儿这么快就做出来了,可是有什么门道?”

楼安便与他解释了一番赠江临纸牌之事,而后才道明来意:“我还没在县城里卖过,老板可是要收?一等一的新鲜玩法,您看那些读书人的痴迷劲儿,就能大赚一笔,更何况上面文字简单,就算不识字,也是玩得的。”

这话倒是很让掌柜动容,目前仅是在县城,若是让上面知道,卖到府城京城也是不一定,只是,

“话是这么说,可是我卖出两幅,别人不也知道怎么做了?这也不是什么技术东西,学堂里的学子自己都做了不少。”

楼安狡黠一笑,“这就是我来找您的原因了。”

他先是卖了个关子,问:“您这里可能版印?”

老板不明所以:“我们这几家书铺算是县官名下,自然是能的。”

“那就好办了,”楼安抽出江岷写的玩法备注,“我出竹牌,你出纸,做好在你这里售卖,利润分成,咱们合作共赢怎么样?”

“对我有什么好处?目前看来这牌确能流行起来,可买卖的地方却是无法确定的,毕竟见过几次,寻常人都能做出来。”

楼安把玩法递给他看:“掌柜您看上面写了几种?”

“二种,怎么……”他语气一转,“你还有别的玩法?”

楼安神秘道:“自然,而且能保证很多次都不一样,怎么样,这个噱头?”

“只要好好造势,何愁他人上别家买去?”

“你这卖多少钱一副?”

“五十文。”

掌柜摇摇头,“有些贵了。”

“成本高了些,若是掌柜答应,咱做的多了,自然价格就下来了。”

“行吧,你这些我先收了探探情况,卖得好咱这事儿就算定下了,不过,”掌柜捋捋胡须,比出四根手指,“四十文。”

楼安:……就离谱,奸商!

只剩下二十来副,楼安觉得就是小卡拉米完全不够卖,可掌柜坚持,他也没再多说,只说几日后来县城再说,便拉着江岷离开了。

这次总算给江大生打了酒,再买了些干果点心,就回了村儿。

徐氏听见声响,就打开了门,脸上是显而易见的担忧:“咋这半天,卖的可好?”

江岷大声道:“小安好厉害,卖了好多钱!”

楼安笑看他一眼,转而对徐氏道:“很好,鲜花饼的方子我也卖了出去,大赚一笔!”

“那竹牌和水笔呢?”做了几天,还请了人,这可是花了大价钱!

楼安一拍脑门儿,这才想起笔还没推销,索性只剩下了十支,下次再卖也成。

徐氏一见他这样,急了,“可是出了啥事儿?”

楼安赶紧安慰她,“笔我忘记买了,我这狗记性!”

徐氏舒了一口气,笑话他:“拢共三样还能忘记一样,却实是狗记性。”

说完,便笑着进了屋。

楼安朝着江岷耸耸肩,“走吧,咱去数数卖了多少银子。”

火爆

除去人情世故,两人算下来也赚了足足二两银子。

是以楼安直到第二天还很开心。

他照常去后院儿给草莓苗浇了水,花圃他已经做出来了,一排小苗挂着小青果煞是喜人,最早带回来的两株苗上的果已经开始泛红,过些日子就可以摘了。

他把水浇完回院子的时候,就看见徐氏手里端着鸡食,问了一嘴,

“您把小鸡接回来了?”

徐氏笑呵呵道:“昨儿早上你们去了县城,我就去接回来了,一共十支,养上大几个月就可以下蛋了,平日家里几只鸡下蛋不够吃,等这批小鸡长大了也不用去别家买了。”

楼安叫了在院子里同村里小孩儿玩纸牌的江岷,“要不要看小鸡,娘已经带回来了。”

阿岷正是上头,闻言头也没抬,“阿岷待会儿自己去看。”

楼安笑笑,自扑克在村里风靡之后,这两天每天清早就有小孩儿结着队来找江岷玩,一开始徐氏还很高兴给人送零嘴儿兑糖水,后面人多了,她也就不管了,

上一篇: 一只蟑螂的爱恨情仇 下一篇: 寸心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