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傻夫种田忙(63)
“藕片挺不错的,还有土豆莴笋,你这有什么看着弄吧。”
楼安一思索,问:“你知道隔壁藕村吗?”
“问一嘴应该知道,怎么了吗?”
“你骑马快,可以过去买些藕,我这里没有藕了,只有他们村儿存了些。”
陆青一口答应:“行。”
说完就出了院子策马离开了。
楼安看这人风风火火的模样,把杀好的鸡鸭端进厨房,招呼在院儿里做衣服的徐氏:“娘,您能去帮我摘些蔬菜吗,我来把卤水熬出来。”
徐氏放下手中的针线:“咱平日吃得那些?你爹昨儿回来说你三叔家晒了豆干,要不要一些。”
楼安惊喜到:“要,娘你多买些,我卤了咱中午吃。”
徐氏脱下围裙:“好嘞,我这就去,岷儿被阿觉叫去老叶家了,他让我告诉你一声啊。”
楼安表示知道了,起锅烧水,所有肉都洗过一遍,切成块儿,焯过水就准备熬卤水了。
今儿早上他把所有的香料全都用纱布包成了小袋子,这次做卤水就要简单一些,要想卤水香,就要卤肉菜,下锅后,徐氏的豆干和素菜也回来了,楼安把它放在一旁备用,准备今儿中午做个土豆烧鸡,新鲜的才好吃!
肉快卤好的时候,陆青带着藕回来了。
“我没买太多,还没到季节,人家本也没剩多少。”
楼安理解:“我那藕也是从我四婶家拿的,她就说过没有多少,只是这卤味藕片土豆才是素菜灵魂,主人家肯定也是爱吃你才会点出来,我才让你去看看。”
陆青见他观察这么仔细,笑说:“老板这么细心,合该你做大生意。”
楼安接过他手上的藕,确实没多少,只有五六节,他削好皮,把所有素菜放进卤水里,等十多分钟就可以熄火了。
中午没有多余的锅做米饭,楼安和了些面,把鸡肉炖上后,正好把卤肉锅里的柴火退了。
他出了院门,看见陆青正和不知啥时候回来的江岷正在打牌,徐氏在一旁边做衣服边看,楼安在她旁边坐下,“娘,你去刘大夫家了没?”
徐氏放下衣服,把捣好的草药给他拿出来:“弄好了,我看它腿上流脓了,想着和你一起给清理下再上药。”
楼安去后院儿临时搭建出来的棚子看了一下,没有昨天那么严重,可能是周围徐氏熏了艾草,诶呦蚊蝇的缘故,伤口流脓的部分部分主要是旧的地方,用布片清理干净再将草药抹上,可能牛也感觉好受一些,还拿头蹭着楼安。
楼安摸摸它脑袋,给上了草喂了水退出了牛棚。
小时候爷爷就说过,牛是最通人性的动物,他觉得一点没错。
江岷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看见楼安摸牛,吵吵着也要摸摸。
楼安嘘声:“小声一点,小动物不喜欢太吵闹,更何况它还受伤了。”
江岷小小声道:“那我能摸摸吗?”
楼安侧过身:“摸吧,摸完我们得赶紧回去,你把客人一个人丢在院子里可不礼貌。”
“他好乖,”江岷轻轻摸了两把,“我们回去吧,陆青弟弟还在等我们。”
见人都回来,陆青放下水杯:“卤味好了吗?”
楼安点头,“早上看你提了食盒,我给你装些汤,到家时就很入味了,现在回去正好能吃上。”
陆青想到临出门时少爷交代的话,示意楼安到一边。
“冒昧问一句,您家少爷可有就医的打算?”
楼安心下一动,想到当初初见陆青时他们来滨河县的缘故,实话道:“有的。”
陆青笑着交给他一个小巧的木质令牌,“清灵寺山脚旁边林子的神医或许可以帮助到你。”
楼安郑重谢过,“劳烦小公子惦记。”
陆青提上食盒,翻身上马:“明日见。”
楼安回到厨房,徐氏已经将土豆倒进了锅里,他洗了手,把面团分成小剂子,随便捏了捏全部沿着锅边贴过去,徐氏靠在一旁看着,开口问:“那小公子叫你做什么?”
楼安叹了口气:“这人情欠大发了。”
说罢一五一十告诉了徐氏,“也是天大的好事了,原还想着带阿岷去府城看看,现今人家大户人家的少爷都千里迢迢来求医,求的还是隐姓埋名的神医,寻常人想求都求不来的缘分。”
其实他有预感,这少爷来头定当不一般,寻常人闻所未闻的吃穿用度在他那里不过寻常,只是没想到竟这般慷慨。
“须得好好想想,什么玩意儿能又好玩儿又好做。”
徐氏知他点子多,也不打扰他,绕过他盖上锅盖就出了厨房。
陆青回去的时候,府门大开,他有些不明就里,就见刚还引荐的神医从正厅里走了出来,俩人打了个照面儿,陆青提的食盒有些重,他有些别扭地行了一礼,“神医不在府里用饭再回吗?”
那神医体态极好,深眼国脸,高鼻薄唇,留着把长须,绑一高发髻,端的是一副仙风道骨模样。
他闻言颔首:“家中小童做饭,就不留了。”
说完便匆匆离开。
门童关上门,陆青赶紧将食盒提到厨房,而后找到正在书房的陆知书:“少爷,我看见神医了。”
陆知书正在写字,听完替他解惑:“他是来给我送药方的,原以为都停了,没想到回了京城还得喝这劳什子苦药。”
说罢这儿,他放下笔:“买回来了?”
陆青点头:“全卤了,可香了,您交代的事儿我也办了。”
他有些疑惑:“为什么不明天说啊,我看话本儿都这样写的,重要的事总是最后交代,然后一别两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