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傻夫种田忙(74)
卢氏进了屋放下背篓:“你三婶昨儿专程来跟我说你收竹子,今儿早上我就砍了背来了。”
楼安点头:“四文一背篓,三天收一次。”
卢氏原以为最多三文顶天了天了,毕竟一背篓也不费什么劲儿,竹子也是现成的,她接过铜板,喜笑颜开:“那婶子三天给你送一回。”
楼安笑道:“行,婶子,下次您直接送四婶家,我娘给您结钱,不收了我提前跟您讲。”
他们这里山上到处都是竹林,一时半会儿也砍不了多少,过段时间看看情况要不要向隔壁村儿收。
后又陆续来了两个妇人背着竹子,楼安跟她们讲清楚规矩,领了铜钱便欢喜离开了。
江岷已经搭好了狗窝,此时两只小狗被他给抱过来放在窝里,他蹲在一旁安安静静看着。
楼安上去按了按窝,“还挺软和。”
江岷小小声告诉他:“阿岷用了好多不穿的衣服铺的,可厚了。”
楼安摸摸他脑袋:“晚上想吃什么?”
天也快黑了,他得开始做饭了。
“阿岷想吃红烧肉了,可以吗?”
昨天还有一些剩下的腿肉,有些瘦,单做红烧肉是不行了,他问:“我们吃土豆烧肉怎么样?”
江岷是吃过的,他很喜欢吃土豆,答应下来:“好,阿岷也喜欢这个。”
饭做一半,楼安正在择青菜,江大生回来了,楼安赶紧给他倒了杯水:“买到了吗?”
江大生放下水杯,心情很是不错:“买着了,六两,比你大伯家还便宜了不少。”
楼安虽然高兴,但也好奇,“咋还便宜了?”
“刚巧有家媳妇儿家里买了几头,现下喂完奶用不上这么多,就想着卖两只,被我碰着了,一问才知道还是江岷同窗的媳妇儿,他们买的是小羊养大的,就便宜卖给我了。”
楼安感慨:“您这运气真好。”
徐氏这时也跨进了院子,进来就说:“奶羊栓牛棚里,给喂食了吗?”
她从老三家回来,正巧看见牛棚里的羊,果然,进院儿门就听见江大生和楼安聊天儿。
楼安拉过江岷:“我们去看看!”
羊的个头挺小,脾气却挺冲,江岷伸手摸它被吓了一跳:“小羊一点都不乖!”
说罢还摸了摸旁边温顺的大黄牛。
楼安笑着安慰他:“没事儿,改明儿喝它的奶报仇。”
江岷一直记着呢:“阿岷明天就想喝。”
徐氏声音适时响起:“这两天换了环境可能没有奶,这两天煮点食,过几天就可以挤羊奶了。”
楼安锅里还有菜,留着徐氏和江岷在这里看着,自己回了厨房继续晚饭。
出锅的时候,徐氏进来了,边忙着盛饭,边问他:“你三婶说砍竹子的安排好了,今儿来了没?”
“竹子都堆在院子里吶,您没看见?我让她们三天来一次,到时候背到四婶家,你结一下工钱,咱俩再月底算账。”
“刚回来没注意,行,反正我也在她家做活儿,省得到时候还得自己背过去。”说着她笑两声,“你四婶家现在竟成了你的作坊了。”
楼安也没辙:“四婶也不愿意过来啊,她同意就成,到时候不高兴了咱再回来做。”
徐氏点头:“可以。”
晚饭过后,楼安还是给小狗喂了点鱼汤,没办法,羊不出奶他也没辙。
为了以防万一,他还熬了点粥,准备隔一个时辰就给两小只喂几口,鱼汤他还是怕它俩不消化,只配着喂一点就好。
明儿要摆摊,今儿啥都没准备,这能摸着黑到地里弄了些土豆黄瓜,泡了点干木耳,卤了一锅素菜。
害,先卖着吧,明儿试试水,进货回来后天就好了。
等所有收拾好,他才想起还不会驾牛车,忙叫住往屋里去的徐氏:“娘,你明儿早上得教我驾牛车,我要去趟城里。”
“没问题,”顿了一下,她问,“我们竹片是每天给叶师傅送去?”
“对,”楼安把水舀进桶里,“每天下午收工前就给叶师傅送去,可以让两个小丫头去,顺带把做好的拿回来涂色,你回来的时候就可以把成品带回来。”
“晓得了,今儿我们还商量许久说是隔天送。”
“隔天送太久了,我往后每天进城,多少都可以带一些给书铺的。”
“记住了,快休息,今儿累了一天了。”说完徐氏就离开了。
楼安算着时间也不早了,拉过练字的江岷洗漱一番,也跟着睡下了。
摆摊
楼安天还未亮就醒了来,脑子里全是摆摊的事,突然想到没东西装素菜,他见江岷还睡着,轻手轻脚地起床穿衣。
开门后徐氏已经起了,手里提着盏油灯,见着他出来,很是诧异地轻声问:“怎么不多睡会儿?”
楼安小声道:“昨天忘记准备盛卤味的东西了,想着起来看看。”
“我熟悉路我去吧,河岸边有很多芦苇叶,得快些摘点回来洗洗。”说完她把油灯递给楼安,“你做点早饭。”
楼安答应下来:“那你小心些。”
早饭楼安煎了几个鸡蛋,等人都起来煮了面条,加了些卤水和青菜在面里,别提多香了。
吃到一半,徐氏带着芦苇叶回来了,她进房间拿了盆,把叶子放盆里:“我在河边洗过一次了,再用井水冲冲晾一下就可以用了。”
楼安放下碗去给他下面:“现在冲了不用急着凉,待会儿晾牛车上,到了城里肯定就干了。”
徐氏答应下来,看江岷正在吃鸡蛋,问楼安:“怎么不卤些鸡蛋卖,我看你只卤了几个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