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徐千屿的脸色越来越差,花青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气了:“不就是男人吗?回头换一个不也行?”
付霜霜将徐千屿拉到一旁。自生了孩子,嫂嫂如火的性子变得温和沉稳,她挽着徐千屿传音道:“小师妹,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但与师门这样对抗下去,他们出手,不免两败俱伤。”
“嫂嫂,你真能理解我?”徐千屿嘲讽道,“就连大师兄都不肯饶过我师兄。你今日若是来替他劝我的,那就算了。”
“男人有男人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付霜霜浅浅一笑,“你若是非得如此,不若去跟他们服个软,叫他们放松警惕。我们女人呀,偶尔得学会阳奉阴违,耗死他们,殊不知谁更聪明。”
徐千屿正想反驳,眼珠一转,又按下去。
她就这样被两个人带到了集英阁,长老们又座无虚席。只是这次他们还专程备了一桌宴席,付霜霜将她一推,道:“我已经劝好了。”
众人一见徐千屿不情不愿的面色,便也信了七八分。
徐千屿果然道:“当时是我失礼,不应该剑指各位长老。”
她不仅是内门弟子,还是元婴修士,一众长老赶忙都说“无妨”:“珍重师门感情,至情至性才是人哪,可小情终究比不上大节。”
“小友当日在花境中就惊才绝艳,令人印象颇深,这些年越发进益。日后必然能早成大道。”
徐千屿心想,修仙门派怎么如此简单乏味,人人都在追求虚无缥缈的大道,只有她不忍脱离人间。
林近道:“既然你不忍心,便如你说的,我们别人都不动手,你来。”
他将一枚药丸推过来。徐千屿一看那丸中蓝莹莹的,泛着光,便知那是浮草申崇的粉末,不由翘了翘嘴角。
“什么时候你觉得你师兄不对了,便将此丹药给他服下,也算是保护你的性命。”
徐千屿一声不吭地接过药丸,收入芥子金珠。
众人都松了口气,一时皆大欢喜。
徐千屿回去之后,到处寻沈溯微不见,只看到札记中夹着一张字条。
“我傍晚回来。”
她摩挲着字条,看着空荡荡的屋子,直接循字条上的灵气,找到了他的位置,追了过去。
沈溯微在几十里之外的村落。其时夜幕低垂,枯黄的蒿草生长到他的腰际,只有他身上衣裳和手中的尺素剑散发幽冷的寒光。
他一路安静斩杀,剑下逃窜的魔物化为几柱黑雾升起,触到尺素的瞬间,它又蜷缩起来,如一个跪伏的人,竟有臣服献祭之姿。
亦是此刻,沈溯微感受到沸腾的血脉当中,饥饿的想要吞噬这股力量的欲望,伴随着无尽的煞气和戾气。但他强耐着,一动未动,徐千屿出现在身后。
魔物随风而逝。
远处的村落亮起星点似的灯笼,夜中帐幔似乎被扯下来,又重现生机有儿啼声和笑声。
沈溯微向前走,剑下又如斩流沙一般熟稔地斩数魔物,魔物还没碰到便炸开了。是徐千屿替他出手。
两人遥遥相望。徐千屿道:“我只是想起观娘所说的话,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
徐千屿又道:“师兄,我一直没问过你,你心里是不是很不开心?”
“凡事都有代价,我并不后悔。”沈溯微看着寒刃,平静道,“只是,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如此。”
在他年少时,还未曾定性到底要做魔还是做人的时候,就走上仙道。斩妖除魔无数,他喜欢这种御风的生活,又怎堪做魔。
徐千屿笃定道:“你自认是人,便做不了魔。即便是万魔臣服,你也是不肯的。”
沈溯微道:“造化弄人,不敢奢求。”
“肯便肯,不肯就是不肯。”徐千屿道,“我想让你高兴,我想让你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不要妥协,不要屈就。”
沈溯微一时语塞,过了片刻,眼中竟含了些明亮的笑意。他召她过来,摸着她的发髻道:“你说得不错。那你将冰匙交出去罢。”
徐千屿一僵,怔怔看他:“我不想交。”
沈溯微的眸色极亮,不像是说笑,尤其令她害怕。他道:“我会想办法的。”
“我不想。”
二人僵持了片刻。
“师兄,你不能不管我呀。”徐千屿急道,“师尊半路没了,你还要指导我修道。”
沈溯微将她拥在怀里,道:“好。”
“你已元婴,差不多该择道了。”
“择道?”
“剑修有六道,不同的道日后的剑法也不同。大师兄是器道,徐见素是武道。”沈溯微道,“我原本是无情道,后来转武道。”
“本来应该是师尊帮你择道,现在他不在,我便凭我的感觉帮你挑剑谱吧。”
沈溯微带着徐千屿在藏书阁选剑谱和心法。
“你通剑术,鞭术,驭器驭物之术,应该倾向杂道。”
“我不是杂道。”徐千屿在背后道,“我也要选武道。”
沈溯微闻言顿了顿,重新挑选几本剑谱,没有特别满意的,于是铺纸蘸墨:“我重新帮你写一本。”
徐千屿便托腮看着他在灯下写字,灯火将她:“师兄,你对我真好。”
沈溯微凝神在剑谱中,想将剑术,编纂,未曾回话。
等他快写完了,徐千屿又道:“哥哥,你对我真好。”
“……”这次沈溯微听见了,但惯于做事不分心,也未做声。
徐千屿也不在意,剑气伸到案下,卷住他的腰带,拽了两下。
沈溯微落下最后一字,搁下笔,徐千屿只觉眼前猛地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