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心尖血(253)

作者: 阡耘 阅读记录

这份朕之罪己诏在昭告天下之时,褫夺杜弦生前所有功名,革除杜弦全部战绩,念在其曾经打下江山,平定九州,无需株连。杜弦之独子杜予添,虽军功赫赫,也一并革除全部军籍。

另兵部尚书尤澈,褫夺全部官职并驸马头衔,株连九族。

由此,世代子孙应永览前鉴,杜绝轻信乱臣之言,惶悚兢惧。】

……

苏沐瑶合上这份明黄色卷轴,此时,她已全身冰寒颤抖,泪流满面。

这是有关于塔城火案的真相,也是皇上他愿意昭告天下的罪己诏。这样的真相,苏沐瑶真的是从前世到今生,等待了太久太久。

只是,与她自己原先预料的有所不同的是,她本以为,在自己面对真相时,一定会踏实,一定会终究心安,一定会全身心地放松,并松了一口气。

可真真到了这个时候,这样的感受她竟全然没有。

只徒留“怀疑”二字。

眼前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从字迹上来看,这确实是皇上亲笔所书写的。

可为何皇上要在这个时候把这份卷轴交给自己?

为何不是先前?

为何不是在杜弦死去的当天?

又或者,皇上本无需这般麻烦。只要在杜弦死去的当天,立即翻案即可。

可他为何又这般大费周章地写出这份罪己诏?

其用意为何?

……

忽而,苏沐瑶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会不会是皇上他们早就知道自己已号令萧鼓等九大将军逼近京师城,方才为了平复爹爹的旧部,而故意写下的这份罪己诏?

可是,仔细翻翻那三本卷册,里头所书写的证据确实与罪己诏里写明的一般。

也就是说,当年皇上准奏的辎重车数据,和最后引爆塔城大火的数据是不一样的。而皇上,也是被杜弦和尤澈给利用了。

这……真的可信吗?

而这三本卷册,虽然看上去确实是正本无疑,理应来说,算是最直接的物证了。

但是这些个……当真是正本吗?

有没有可能是为了安抚自己和爹爹的旧部,而临时做旧了的虚假卷册?

也许是这份真相等待的时间太久,导致让苏沐瑶忽而觉得,自己也开始陷入疑虑过重的怪圈里。

这一夜,她端坐灯烛下,一遍遍地看这份罪己诏,也一遍遍地在那三本卷册里筛选和查找真相。待得困意袭来,却是卯时三刻了。

苏沐瑶将这些物证全部都放回了漆木盒子里,暗藏在自己的枕边,方才沉沉地睡去。

但也许这些物证成了她当下的困惑和心事,又也许是刚换了新宅子,纵然屋内的摆设与原先无异,但苏沐瑶终究是没睡几个时辰,便醒了。

可当她推开屋门,正准备去打来温水洗漱一番,却看到早已等候在门口的柳伯和那九个将军们,正着急得团团转。

苏沐瑶心头一怔,自己的倦容尚未整理,就这么见眼前这些将军们未免太过失礼。

可瞧着这些人着急的模样,看来倦容与否,已不是什么紧要之事了。

果然!

不待苏沐瑶开口去问,便见萧鼓他们急奔上前,开门见山地道:“沐瑶,出大事儿了!!!”

“怎么了?!”

“有两件事……”这些人,这会儿真开了口,竟然一个个都踟蹰了起来。

这么一番模样,让苏沐瑶的心头一凛,她蓦地回想起睡前看到的那份罪己诏,心头的恐慌不住地侵袭了起来。

这些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终究还是平日里快人快语的曹子夫嚷嚷了出来:“昨儿夜里,刑部大牢发生了一起劫案,尤澈被人给劫狱了!”

苏沐瑶大震:“刑部不是向来戒备森严的吗?而且又是在重审之时,怎么就被劫狱了?!”

萧鼓叹了口气说:“尤澈在兵部的这些年里,结交了不少友人,暗送了不少礼。有一些个敢为他冒杀头之罪来劫狱的人,也不是没有。更何况,听说尤澈与杜弦将军的旧部关系较好,没准,是这些人劫的,也有可能。”

说到这儿,萧鼓忽而满面凄哀,双眼中含着担忧的神色,望向苏沐瑶,又道:“不过沐瑶,这还不是大事儿。”

苏沐瑶心头一沉。

尤澈这种罪大恶极的罪犯被劫狱了,这还不算是大事儿?!

不待她开口去问,萧鼓将军像是豁出去性命一般,抢先说了出来。可此番言辞,却让苏沐瑶宛如当头棒喝,轰然大震,快要支撑不住。

因为,萧鼓说:“刚才辰时初刻,一份诏书由太监总管王兴德和皇太子的贴身护卫江平亲自张贴,那上面说的是……说的是……苏应在之独女苏沐瑶,因不满皇太子温衍整日于东宫醉酒听戏,不闻不问天下百姓之事而气愤不已,遂……遂……遂上书休夫一书以拒婚。而皇太子温衍,因沉迷美色与戏曲无法自拔……已应允。”

第143章

此时此刻, 在京师城城北的一处戒备森严,满是兵将守护的山庄里,一骑快马疾驰而来。从着装上来看, 骑马者是兵营里的副将, 在他的身前怀抱着一个巨型大布袋。许是这大布袋里头所装的, 是非常重要的物资, 当这快马在山庄门前停下时,马蹄声顿时引来庄内的许多兵将们纷纷聚集。

许多人七手八脚地将这大布袋从马背上抬了下来,解开扎紧的布袋口, 一个圆溜溜的脑袋露了出来。

众人一见, 顿时大喜。

此人不是别人, 正是尤澈!

不过, 这时的尤澈已经昏死了过去。

“拿一桶冰水来!”为首的那人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