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心尖血(54)

作者: 阡耘 阅读记录

刘太医听闻自己被点了名儿,立即从队列中走出:“臣在。”

“公主现在怎样了?”

“虽是吓得不轻,但所幸只有脖子上轻微的血痕,并未伤及主要经脉。刚才臣已经帮她把伤势处理好了。只是,公主殿下的情绪极其不稳定,哭闹了好一会儿,又昏了过去。”

“那依刘太医来看,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只有静养了。”刘太医躬身道:“并非所有病症都能寻得药材,比如这心病,便是无药可医。若是胡乱抓了一两副药来用,反而对身子的调养不好。只有放宽了心,好吃好喝,才能慢慢恢复康健。”

刘太医清清楚楚的言辞响彻整个大殿。

这话是最寻常不过的,却在苏沐瑶的耳中听来,如遭雷击。

心病。

无药可医。

只有放宽了心,好吃好喝,才能慢慢恢复康健。

……

苏沐瑶的心里非常清楚,前世自己的病t症就是心病。

这心病,就源自于塔城火案的荒唐定论,源自于自己大婚之后的憋屈生活。

更源自于自己的求而不得。

当时整个太医院都出动去为她诊治了,所有太医当时只是跟她说“太子妃娘娘且放宽心,病症就好了”。

只是这么最为简单的一句,却不见有任何汤药。

苏沐瑶只觉得这样的诊断也太过敷衍,更是在温衍来看了她之后,直接简单地告诉了她“是药三分毒,瑶儿不需要用药。你就听我的,寻常好吃好喝,找个戏班子来看看戏,再放宽心一两个月,便可痊愈”。

她怎么可能放宽心?!

她那会儿,每况愈下的身子越发虚弱,却又听见了塔城火案荒唐定论的消息。更是在这莫大的哀痛中,看到温衍不论朝政再忙,也要为孕期中的尤雪绒煎汤药,倒药渣。

而真正病入膏肓的自己,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命一点点地随着时间在流走。

无计可施。

那个时候,她越发恨极,身子也越发走向了荒芜。

直到自己真正快要不行了,温衍方才提了个小药包来,他依然丢下了敷衍的一句:“瑶儿吃与不吃这药,其实都一样。是药三分毒,还是不吃为好。瑶儿,你一定要放宽了心,先好吃好喝地过。相信我,等再过几天,你的病自然就好了。”

又过了几天,苏沐瑶却死了。

……

回想起前世的种种,再听着此时耳边刘太医对皇上的所言,苏沐瑶方才知晓,其实温衍当时说得是对的。

只是,前世的温衍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那会儿的自己,在面对那般的塔城火案定论,和大婚后的生活,她是怎么也不可能放宽心的。

思及此,却听见大殿之上,皇上的声音忽而响起:“这次乐京安然无恙,当属苏沐瑶的功劳最大。苏沐瑶何在啊?”

所有人的目光再度转悠到苏沐瑶的脸上。

却在此时,苏沐瑶的心头忽而隐隐清晰了什么。

不待她做更深入的思考,人群中,已然让出了一条小道。

一条通往大殿正中央的小道。

苏沐瑶心头的清晰这时更明亮了几分。

可不知何故,她的脚步,却是根本挪动不了半分。

因为,在这条人群让出的小道的对面,她看到了杜予添。

此时,杜予添正一瞬不瞬地看着她。

他的眉头微蹙,唇瓣微抿,眼底盛载着不舍,透露着满满的难过。

苏沐瑶微微地眨了眨眼睫,她就这么怔怔地看着他,看得眼眶有些酸涩,却在她正准备提步之时,一个身影从一侧走出,挡住了她与杜予添两人交汇的目光。

是温衍。

苏沐瑶微怔,却见温衍在所有人的注目之下,大踏步地走向她。

不待她思考片刻,他一把牵住她的手,温声道:“瑶儿,我带你走。”

温热的大手将她冰凉的指尖捏住,牵着她缓步走出了队列。

苏沐瑶慌乱地将眼睫低垂,却再也不敢看向前方。

因为,那里有杜予添不舍的,滚烫的目光。

当苏沐瑶站在大殿的正中央,向着皇上跪拜时,皇上竟然直接从龙座上站起,他的语气极其温和地对苏沐瑶道:“你快起来,苏应在的女儿不必向朕行这般的大礼。”

“谢皇上。”

苏沐瑶刚站起身来,温衍便将她的衣衫拉了拉,抚平了因跪拜而起的褶皱。

苏沐瑶的后脊一僵,脸颊有些微微的红,她只觉得在自己的身后,杜予添的目光就像是烙铁一般,炙烤着自己的周身。

“苏沐瑶,你今儿所做的一切,朕要好好地替乐京赏赐你。”皇上的目光慈爱地看着苏沐瑶,他不住地点头道:“你真是苏应在的好女儿啊!哎,若不是你,今儿朕的乐京,就会折了啊!!!”

“皇上谬赞,”苏沐瑶谦虚道:“今儿若是换了其他人,站在我的位置也会这么做的。”

皇上点了点头,对着众人大声地道:“朕,今天要好好地赏赐苏沐瑶!张九思,宣旨吧!”

张九思,便是昨夜起草完诏书的张阁老了。

此时,张阁老手捧着早已书写好的明黄圣旨,从队列中踏步走出。

苏沐瑶心头一沉,本是渐渐清晰的心绪,现在,已然全明白了。

前世,是她猎捕了雄鹿,拔得头筹,方才获得皇上的正式指婚。

而今生,是因为她救了温乐京。

虽然方式不同,但是,结果都一样。

正如刚才,温衍牵着她,路过所有队列的朝臣,走向皇上领旨的这一幕,也与前世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