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道巅疯(23)
在鬼手毫无放水的威压下,那凡人全身颤抖,几次想要拿起却抖得厉害。
鬼手见状失去耐心,直接入侵了他的识海,操控着他拿起了黑色物件,将圆孔对准自己的眉心,利落地拉下拉环。
什么都没发生。
鬼手预备好的金甲符又一次放空了。
他看向巫九枫,心中的怒潮再一次涌起。
巫九枫弯唇:
“你和他不一样。”
鬼手慢慢冷静下来,是的,他们是不一样。
他可是高高在上的修者,而那人只不过是一个凡人。
宝物自晦,在不合适的人手中会掩饰自己。
而他鬼手,显然要比一个凡人更讨宝物的欢心。
鬼手再次拿起黑色物件,将空洞对准自己的眉心,怀着期待拉下拉环。
“砰——”
果然出现了不同。
当他的头颅被崩开时,他第一反应却是这个。
那个黑色物件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响声,可在这响声发出之前,鬼手的眉心已经出现了一个圆形孔洞。
预防各种道门佛修攻击或是邪修暗算的防身手段亮起又黯淡下来,因为这次的攻击什么都不沾。
下一秒,他整个人从额头开始崩裂,就像是被巨力锤击过的镜面一样,身体变成了一地的玉状碎片。
这样子怎么也不像是死了。
巫九枫轻声嘀咕:“白白浪费我一枚子弹。”
她的目光转移到了天上,忍着下一秒要昏厥过去的疲惫,慢悠悠地数着白云的缺口。
一个,两个,两个,三个……
数千米外的宅院内,鬼手发出一声惨叫,全身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凭空缩水了一半。
他好不容易撑过替身死亡的反噬,抬头盯着水镜上的少女,面上满是恶毒。
他愤怒极了,正要再次不管不顾真身上阵把那个满肚子黑水的女子捉回去好好折磨。
当然,这次他不会给她任何玩花招的机会,一露面就把她打晕带走。
突然,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恨恨哼了一声:
“暂时留你一命。”
话音未落,他已经卷起昏迷中的迷心跳入了一丛火焰中,随后彻底消失。
也刚好就在他的身影消失的那一刻,一张铭刻着繁复图纹的巨大法阵覆盖了整个临江县的上空。
阵名封天禁地,是入则无出的高阶阵法。
“我好像来迟了。”
有人悠悠叹息。
***
千万里外的碑亭郡。
这里起初只是一个小镇子,镇上的人多以给别人刻碑立亭为生。
但在两百多年前大殷第一大寺万佛寺搬来之后,它便迅速发展扩大,逐渐成为一个地盘和人口几乎不逊色京城多少的佛乡。
甚至在一些虔信的佛教徒眼中,它的地位可比京城高多了。
比起地处深山,较为偏远的雷音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万佛寺附近更适合人居住。
于是,无数的信众拖家带口来到万佛寺附近,就此落地生根。
渐渐的,最靠近万佛寺的地块陆续被人住满,接着,是外圈,再外圈……
连带着地价也因此受到影响,以离万佛寺的距离远近定贵贱。
某一处码头上,老王起了一个大早,竟因此接到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万佛寺的大师。
在郡里,崇佛气息浓厚,万佛寺的僧人便是最受欢迎的贵客。
老王赶车的时候仍然如坠梦中,往日的好舌头像被蜡裹住了一样,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幸而这位大师看起来极为和气,他主动地和老王聊起了家常,言语温和亲切,既不嫌弃老王的话里带着奇怪的口音,也不指出他吹的牛里哪里不对,让老王的谈兴又慢慢高涨起来。
直到将大师送到目的地,老王仍有些意犹未尽,看着正要从怀中掏钱的大师,他打了一个激灵,连忙说着不用不用边用力挥了下马鞭,将马车赶走。
觉能看着赶车人匆忙离开的背影,不由失笑,双手合十低头念了句:“阿弥陀佛,多谢施主。”转身上了台阶。
寺门口的知客僧看他走上台阶忙迎了过来,见面就笑道:“觉能师叔,你可终于回来了。”
觉能见到他也禁不住露出笑意,在外人面前装出的沉稳瞬时破了一大半,他比了比两人间的个子,锤了他几下,“你这小子可比五年前长高了整整一个头。”
两人嬉笑之间进了寺庙,又遇上许多熟人,都是听闻觉能结束五年行走回寺特来相见的。
在万佛寺,乃至天下所有还有传人的宗门内,都有一条铁律:
所有达到出师标准的弟子必须首先在外行走五年。
这条规矩是一百五十多年前定下的,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清理日渐繁多的诡异,避免宗门鞭长莫及;
二是为了历练弟子,让他们认清时势,深入百姓,避免滋生自大懈怠之心。
规矩一经推出后,广受好评,于是彻底成为一条不容更改、不容豁免的铁律,无论是地位多么尊贵、又或是天资多么惊人的弟子,只要达到门内出师的标准,都得先去红尘中走上五年。
这样的宗门弟子,还有一个统称,叫做“天下行走”。
觉能五年来第一次回到寺庙,心情非常激动,但他还没有到达出师条件的师弟师侄们看起来比他还要激动,等不及觉能回去沐浴更衣,就在路上缠着他讲一讲这五年来的见闻。
觉能忍不住笑了,回到万佛寺后他的心情极好,t便愿意满足师弟师侄们的这一小小好奇心:
“我这次出行,去了不少地方,也遇到了不少事情,你们让我说,我都不知道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