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山雪(114)

作者: 锦锦依文 阅读记录

徐t村长身旁,另番装扮的人说道:“我们这些人都没见过。”

说着,又往身后张望一眼,“见过的只有一人。”

好巧不巧,话才落,人群中便响起一道声音。

“巫女来了。”有人道。

巫女?

姜止吟闻声望去,见有半大高的姑娘正朝这走来。

衣着颇为特别。

不再是黑白蓝三色,而是一身红黑圆领对襟,整个上衣外层由银泡、三角银穗装饰。晨光下,身动银摇,尽显华美。

视线略移。

少女看着年轻活力,腰上,脖子上也带有银泡似的装饰,墨黑的头发辫有十几条辫子且每个上都戴有彩色小绒球,混着她面上的神采,远看起来,像只雀跃的小兔。

姜止吟对她的出现并不意外,从开始到现在徐长老一行时不时就有人四处张望,等的人怕就是她了。

少女到了跟前,先是问好了村长,这才同惠长老说起话:“是我见过。”

“可还记得仔细模样?”

少女点头,又好似想到什么轻轻摇头,一番动作下来,竟也不知她是记得还是不记得。惠长老想再问,少女总算靠谱起来,给了定话:“我只知道他会喷火,大概是只火妖。”

是只火妖……也行,也算有点线索。

众人将话默默记在心里。

少女唇角笑容降下,眼中情绪低落,“宝物丢了,也怪我。若祭祀那日我再小心些,便不会叫妖人夺走。”

“小裳。”徐村长止住她情绪。

小裳是她小名,整个镇上便只有徐村长如此叫她。

闻言,云裳眼睫微动当即收敛情绪,毕竟这副自怨自艾的样子,被外人看去难免闹笑话。

她眼波一转,“诸位先请随我来。”

去哪?

人群中无疑都冒出这个疑问,但很快,徐村长做了解释,原来是要他们进行历来就有的入村仪式,算是对他们此行的赐福。

既是当地传统,寓意又是赐福,那他们自然不好推脱。于是入乡随俗,到了地方。

有人从湖中舀来一碗水递给云裳。

端在手心,她将指尖浸入水中几息,末了又拿出触在自己额心,“此名为点头仪式。额心点,赐福毕。”

言语中,她将触过她额心的手落于惠长老额间。

如此,礼便成了。

世代祭

一回生二回熟, 云裳做罢,向众位施了个扶额礼,但言道:“礼已毕, 还请诸位仙长随我去祭坛。宝物当时就丢在那,或许还能寻到些许踪迹。”

惠长老看她一眼, 顺口一声: “此处设有祭坛?”

徐村长一听,回道:”是有,也是祖先们留下来的。”

世间民俗各异,本不足为奇。

但姜止吟回想方才有人唤那姑娘巫女,来时路上,她便见她与徐村长等人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上都颇为不同,既是有这层身份, 使命亦有区别。

姜止吟定眸望她,“此处祭的又是何人?”

徐村长看她一眼, 并未立即接话,这便吊起了一半人的好奇。

是的了,牛骸骨, 人头桩,特殊的仪式……如此特别, 能让他们祭拜的又当是谁呢?

徐村长身旁的老者不禁皱了眉。

他们祭拜的人身份特别,这么多年极少对外人坦言过。不是他们不想说, 只是怕引起不必要的事端。

老者抿唇未做反应。

只是他未开口,先头默然的徐村长这时先道:“本也不是不能说的秘密。拜的人正是上古之人, 阮河。”

有的弟子惊诧道:“阮河?他不早死了吗?”

也有的说:“莫不是没死?”

三三两两的闲言碎语,越说越离谱, 仿佛都忘了还有其他人在场。

惠长老眉心轻颦,目光回落到七嘴八舌的新弟子身上。这下子弟子们可不敢再说, 瞬息噤声。

徐村长见状,脸上褶出浅纹,他解释:“仙长们误会了,祭拜阮河是因为早些年镇子里发了天灾,当时山上的岩石,百年的老木都崩裂开来,连同我们栖居的地方也渐渐坍塌。这之后不久就又有了山火……烈焰弥漫,仿佛末日来临,让人无法逃离。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祈求神明。谁曾料,天灾真的消失了,也是这之后,盘亚丁世代祭祀来惦念他。”

惠长老顿时愕然。

她没想到渊源竟是因为这。

姜止吟亦是。

天灾人祸由天造,为自然之道,亦为因果。便拿圣地来说,凡入山后弟子们必会收到这样一条训诫。

「因果不可改,擅违自然之道者,自因自果」

她更倾向相信,一切只是巧合。

毕竟,上古阮河早已不知行迹,因果难承,就算他还活着,又为何会为了凡界一个小镇付出良多?

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思绪甫落,方炯饶有兴致问:“会不会只是巧合?”

徐村长笑了:“或许吧,但真假与否早已不重要了,惦念他是镇子最后的精神寄托——望他能如传言那般,庇佑盘亚丁福泽绵延,子孙安乐。”

“我懂了。”

交谈不多时,不知不觉就到了地。

抬眸看。

祭坛中心是一座巨大的石球,四周都是交错而立的参天古树,而那古树之间则是牲畜的头骨混着藤蔓为壁。

“这就是……”

祭坛?

新弟子们惊叹看着四周的一切。

云裳便道:“半月前,宝物就于此处丢失。”

边上的徐村长只问:“仙长可曾发现什么?”

惠长老施一道探灵,心下有了大概:“的确有妖物曾来过的痕迹,但宝物丢的时间过久,寻人还需要时间。”

上一篇: 金雀钗 下一篇: 太子总阻止她当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