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雪(95)
不同于册封,此次圣旨的内容格外的多,不夸张的说,丝毫未直戳要害。
说的再通俗点就是:最近朕听闻有一个边陲小镇好像有些不太平啊,古例腐朽,妖邪肆虐,百姓疾苦,朕听到这实在痛心,特此派人来解民生疾苦。不管是白衣,平民还是孤苦无依之人,你们都是朕的子民,朕不会忘记你们的,所以你瞧,我特地派了贴身内侍前来解决。
方炯拧眉。
意义相近的话,领侍的太监又念了一会。一晃眼,日头愈来愈大,再未有清风拂面。
“还不接旨?”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结语道。
众人面面相觑却不知何人该去接下那道旨意,见状,张夫子自发上前,“草民,接旨。”
他上前,领侍的太监认出,道:“您是张元?”
张夫子笑笑:“未想阁下认识我这个老货。”
“张老怎跑到这来了。”他问。
“有山有水,有闲心,就来了。”
既如此,领侍太监有了主意:“镇上的事陛下皆已知晓,您事先任过官,又亲视民间百象数年,依你所见,镇里的规矩该怎么改?如何改?”
好家伙,不问还好,一问就是重磅。
众人竖耳以待。
但张夫子言:“张某只是一届布衣,陛下之事自是由公公操劳,某早已退朝多年,无心妄议。”
“此言差矣。”领侍再劝他。
张夫子轻摇头。
见他这番,另位太监便道:“张老言语严重了,你对陛下的衷心,便纵使退朝多年,我们也都有过耳闻。今日一问,师父也只想请教一二,别无他意。您就说说,也当是为陛下分忧了不是?”
唯想说,语言的魅力果真强大。
如此反复漂亮话下来,张夫子也不好一直当哑巴,“……镇中规矩自然有不合理之处,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某一方面,它也能对镇民的人身安全起着保护作用。现今,张某想,若是有一种方法既可以叫妖魔人和谐共处,又能很好的保护弱小凡人的安全,便再好不过。”
领侍太监点头:“想法虽好,但能叫所有的妖魔都遵从,难矣。”
张夫子:“这也是我的顾虑。”
纵使凫山镇现在的妖魔都是些良妖良魔,那怎么保证秩序改后,来的一些新妖新魔也不会伤人?
“公公,我有想法!”方炯声音高亢。
鲁嵩:“?”
姜止吟沉默注视着方炯。
同时,魍楼听见,不由挑眉。
太监浑浊的双眼看向方炯,瞧他倒是个活泼性子,又是圣地的人,想:听听又有何妨。
“你说。”
“妖魔和人之间其实只需解决安全问题,若是有一种东西可以两全齐t美,不就好了?”方炯道。
在他心中,他坚信,一定有某种仙器可以做到。
“何物?”
这话倒问住方炯。不然怎么说只是想法呢,因为他也不知何物可以做到。
是以,方炯摇头。
领侍思绪百转,但最终看去方炯的眼神多了些微妙的沉默,得了,问了也等于白问。他登时放下期望,另想他法。
“在我这!”
只听一道厉声骤然响起,引得众人心神猛的一颤,半晌都缓不过来神。
又又又是谁来了?吓死我了!
魍楼目光一转,落于远处一个女子身上。哦,是她。
循声看去,姜止吟也认出了来人,正是先前留在荒山独自搜寻的蒙长老。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见她来,方炯一讶,但随即面露笑容。蒙长老既说东西在她那,那剩下的就好办了。
领侍太监看了看蒙长老,见她一袭淡紫仙衣,气度不凡,随即想到,来之前他就听到的密闻:传书于陛下的人来头不小。貌似是位长老。
再对对年岁,多半就是她了。
思及此,他面色柔和。
蒙长老走近,注意到姜止吟一行稍有伪装却未戳破,复道:“他口中之物在我这。”
众人屏住呼吸,待她下文。
“好好好,前辈且说,咱家洗耳恭听。”
称呼的尊敬之意突如其来,垂跪的人闻此满腹心事。皆想,这人是何来头?
若不是时机不当,他们真想好好瞧瞧她是谁,可碍于身份和小命儿,寥寥几人瞟一眼,便不敢多看。
蒙长老站在一旁,只从手心变换出极小的圣光玉盏。
盏由小幻大,现出本貌。
她解释:“此物专克妖魔屠戮的戾气,为我平日不传外人的宝贝,若不是知晓镇中事,万万不会将其拿出。”
领侍太监瞧着盏周包围着大小散着圣光的仙环,露出欣赏:“哦。那不知,此物该如何使用呢?”
“很简单,吸入便可。此中有专门消戾之物,但凡吸过的妖魔便不能再起歹心。若有歹心,则受蚀骨之痛。”
“如此好用?”他问。
“是矣。”话罢,蒙长老话锋一转:“但同样的,凡人若是对妖魔也起了歹心,也会生不如死。”
倒吸口气声响起。
也会……生不如死?
倒是张夫子暗想此计可行,不论是妖魔还是他们都有了保障,换作其他方案,怕没有什么比之更好。
他道:“张某深觉此案可行,都有约束,大家也都能安心些。”
“老夫也觉甚可。”话刚落,同他是老友的李夫子就是一阵赞同。他甩开折扇,扇了扇,看向其余人。
鲁嵩鲁大自是没意见,很快也表示同意。
众人权衡利弊,瞬间也没听到生不如死时的慌乱,不一会儿也都同意。
凡人的意思统一完毕,接下来就是妖魔的意见。毕竟,他们不同意,方案还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