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女修当自强(145)
许春娘入此城,本就打算休整两日,去城主府或是去其他地方并无区别,因此微微颔首应下。
城主府气势恢弘,错落有致,极为不凡。
许春娘只瞥了眼就收回了目光,跟在孟祥之身后,进了城主府的正厅。
“我已命人去取金色路引,仙师还请稍候。”
孟祥之坐在下首,面带微笑。
便在他说完此话后没过多久,便有一人手捧托盘,奉了进来。
许春娘看着眼前纯金打造的路引,伸手取过。
待看到路引下方纂刻着“皇甫承”三个字时,目光微凝。
大秦国的皇帝,姓皇甫?
那皇甫瑶,莫非也是这大秦皇族?
她与这皇甫承,又是什么关系?
许春娘心头念头闪过,面上却不动声色,将金色路引收起。
孟祥之见那金色路引突然消失在仙师手里,不禁内心感叹,果然是仙家手段。
“仙师若没有急事的话,可在我这城主府住上几日。”
许春娘不无不可,金色路引到手,大秦国土之内可任意去留,以她的脚程,从此地出发到姚越郡,不过十数日的工夫。
时间还很充足,她打算休整两日后,先回五昌郡内的许家村。
两日后,养足了精神的许春娘离开了城主府,踏上了去五昌郡的路程。
将仙师送走之后,孟祥之总算是松了口气。
虽然这位女仙师的脾气看上去颇好,可相处之时,他仍不敢有丝毫大意,生怕哪里招待不周,触怒了仙师,惹火上身。
眼下仙师走了,他一直紧绷的心神,彻底放松下来。
以许春娘的脚程,不过五日光景,便能抵达许家村。
可不知是近乡情怯,亦或是其他原因,进入五昌郡之后,她的速度便慢了下来。
越是靠近许家村,速度反而越慢。
可不管她怎么磨蹭,在第七日的清晨,许家村终于出现在她的眼前。
眼前的小村庄,与记忆里那个小破山村,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又好像,哪里都变了模样。
许春娘脚步踟蹰,怀着复杂的心情,踏入了阔别多年的家乡。
凡俗界已是十一月的深秋,天气渐渐寒了,不少老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袄衣。
此时正值农闲,是村里人难得的闲暇时日。
看到许春娘这个陌生人出现在村里,他们没有上前,只远远观望着。
几个妇人小声谈论起来。
“那个女娃瞅着年纪不大,脑子却不太清醒,大冷天的只穿件单衣哩!”
“看她那气派像是个有身份的,也不知是哪家的千金小姐,只是衣服有些素了点。”
“哎你们看到没有,她脸上有个疤!”
“瞎说什么呢,那不是疤是胎记。我记得墩子家三丫头,脸上从小就有胎记,该不会是三丫头吧?”
“墩子家三丫头出息啊,被仙人看上带去当神仙享福了,怎么可能回来。”
“瞧瞧,她朝着墩子家的方向走去了。”
许春娘没有理会身后的议论声,她深吸口气,朝着记忆中家的方向走了过去。
然而记忆中的农家小院,却大变了模样。
许春娘表情呆怔的,看着面前的屋子。
土砖制的老房子院门紧闭,上面落满了尘灰,因为无人居住,屋檐年久失修,塌了一角。
回来之前,她曾设想过,家里会建一座青砖大房子,却怎么也没想到,竟是人去楼空了。
身后几个看热闹的妇人悄悄的跟了上来,见到这幅场景,先前猜测女子是墩子家三丫头的那人,更加肯定了内心的想法。
她走上前,直接开口问道,“你是那修仙的三丫头回来了吗?”
许春娘回过神,看向妇人。
遍寻记忆,却找不到任何一人,能与眼前之人对得上号。
“我是,婶子你知道我家人去哪里了吗?”
冷静下来后,许春娘反应过来,猜测家里很可能是搬离了许家村,去了别的地方。
妇人见猜想成真,心情激动不已。
“啊呀呀,我就说是三丫头回来了嘛,她们还不信,十几年过去了,三丫头今年也有二十四五了吧,这模样看上去,就像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啊。”
其他几个妇人,见眼前女子真的是墩子家的三丫头,一个个走上前来,盯着许春娘直瞅。
“真的是三丫头?看着不像啊,三丫头黑瘦黑瘦的,哪里有这么细皮嫩肉的?”
第124章 母女重逢
“你忘了三丫头是跟着神仙走的吗,三丫头现在也是仙人了,自然能长得漂漂亮亮了。”
几人围着许春娘说个没停,好奇的眼神不住的往她身上扫。
每隔几年,都会有神仙来附近村子里,带走一两个说是能成仙的孩童。
可这么多年下来,就没见一个人回来过。
许春娘还是第一个修仙回来的,叫她们怎么能不好奇。
“三丫头我问你,你现在也是神仙了吗?能飞天遁地,长生不死吗?”
最先认出许春娘的婶子,忍不住开口问道。
许春娘摇了摇头,“我不是神仙,只是刚刚走上这条路罢了。也不能飞天遁地、长生不死。”
闻言,婶子有些疑惑,“不能吗?我记得那些仙人来的时候,都是飞来的,我还以为你也能呢……”
“婶子,你知道我爹娘他们,现在在哪吗?”
许春娘有些汗颜,连忙打断她的话,重新发问。
实在是世人对修行之人了解太少,以为修真者能够飞天遁地,便是无所不能。
实际上,修真者不过是踏上了成仙之路而已,但具体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多远,还要看个人的天赋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