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辈女修当自强(152)

作者: 走马行长安 阅读记录

对于这样的弟子,宗门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做得太出格,便不会去管。

“越都还有一年一次的修士交流大会,以及一些小型拍卖会等等。总之留在越都好处多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许师妹花上五十灵石,我就帮你把这个名额定下来。”

陈虎生笑着看向许春娘,一副她占了便宜的样子,“这还是许师妹来得早,才有这样的机会。若是师妹再晚来两日,便是花上再多灵石,师兄也无能为力。”

许春娘摇了摇头,“我身上没有这么多灵石。”

陈虎生脸上笑容一僵,“许师妹说笑了,接取外派任务可是有足足五百贡献点的,便是没有灵石,用其他等值之物相抵,也是可以的。”

许春娘眨了眨眼,“贡献点我未曾动用。”

陈虎生脸上的笑容,终于维持不住了。

看来这位师妹不仅是个愣头青,还是个傻的。

讲了这么半天,全都白讲了。

陈虎生脸色顿冷,再不愿多费口舌,“如此,你便去杨县吧。”

看着许春娘的身影消失在屋里,陈虎生终于忍不住,将手边杯盏狠狠砸向地面。

“装什么清高?再过上几年,你便是跪地求我,我也不会让你回越都!”

屋外的歌姬闻声而入,细心的将地上碎瓷收拾了,又重新取过杯盏湛了一杯美酒,递到陈虎生的唇边。

歌姬娇笑倩兮,“仙师何必为个不知趣的女修动怒。”

陈虎生面色稍缓,饮下美酒淡然道,“凡俗多欲求,所见所思皆为诱惑,短时间还好,可一旦待久了,便沉迷其间,难以抵挡。

世人皆羡慕神仙,追寻长生之道。可古往今来,又有何人登上这无上之道?单是筑基这一关,便将千万人拦在门槛之外。

十万外门弟子,筑基者又能几人?

与其枯坐修行,一生碌碌孤苦,倒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享受这大好人生。”

说完,陈虎生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将美貌歌姬揽入怀中。

修行成仙,他曾追求过。

可惜,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梦罢了。

陈虎生眼底被辣出清泪,长笑出声。

许春娘抵达越都之后不久,便离开了这座繁华都城,踏上了前往杨县的道路。

姚越郡是大秦境内,最为富庶的郡城,可杨县是个例外。

杨县地处姚越郡西北,常年干旱,作物收成不好。

这里贫穷落后,百姓生活困苦。

陈虎生将许春娘扔到偏远穷困的杨县,显然是对她的不识抬举十分不满。

许春娘面色淡然,她本就只打算在俗世待上十年,陈虎生说的那些好处,她根本就不在意。

踏入杨县,映入眼帘的是两排低矮的房屋,以及坑坑洼洼的街道。

纵然对杨县的贫穷有了心理准备,看到眼前情景,许春娘还是忍不住心惊,这是一个比平安县,还要贫穷的地方。

街道上到处可见衣衫褴褛的行人,他们见到许春娘这位陌生人,表情没有什么起伏,似乎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

许春娘初来乍到,找了一圈没找到杨县按察司所在,便准备去县衙询问一番。

县令李政得知仙师到来,喜出望外,连忙令人设宴进行接待。

他搓着手,笑起来一张胖脸上的肉,都堆到了一起。

“呵呵,仙师莅临,真是蓬荜生辉啊!李政作为东道主,在此略备薄宴,还请仙师赏光。”

杨县是出了名的穷,按察司是形同虚设,许春娘恐怕是近百年来第一位,来杨县上任的仙师。

因此,很是受到县令的重视。

许春娘目光落到了席面上,为了接待自己这位“仙师”,这位杨县县令,似乎颇下了一番本钱。

短短的时间内,就在县衙后院,准备了满满一桌的山珍海味。

只是想到方才在街上,看到的那些饥不果腹的百姓,许春娘对眼前这位眉目和善、笑容满面的县令,有了新的认知。

“修仙之人不食五谷。我此行不过为问你,按察司所在何处。”

李政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这,杨县多年无仙师到任,按察司年久失修,早已被推倒,还没来得及重建……”

第130章 杨县古怪

害怕自己的回答会令仙师不满意,李政急忙补充道。

“不过仙师请放心,我明日便会令人重建,定能叫这新按察司,建得比以往更高大雄伟。仙师若不嫌弃,可暂且于寒舍宿下。”

怪不得没找到按察司,原来这杨县根本就没有。

许春娘摇摇头,“不必,按察司的事我会自已看着办的。”

说完便直接转身离去。

李政慌忙起身追赶,边跑边喊,“仙师莫急着走啊、仙师……”

奈何他近两百斤的吨位,没跑两步路便气喘吁吁,累的满头大汗,又哪里追得上呢。

许春娘离开县衙,苦思按察司该建在何处。

逍遥宗外派弟子来凡俗界的初意,一则是捍卫正道秩序、肃清邪魔外道,二则是让他们体味凡间百态,感受众生之艰难,从而坚定向道之心。

奈何随着这一界灵气日益稀薄,修士们修道艰难,很多东西逐渐远离了初衷。

在数千年之前,那些选择外派任务的弟子,无一不是外门中的佼佼者。

他们心性一流,以斩魔卫道为己任,便是无需筑基丹,能够筑基的都大有人在。

可随着灵石矿脉的不断消耗,天地灵气开始衰减,慢慢转变成当下局面。

五大宗门在遴选弟子之时,也越发看重他们的天赋灵根,因为培养一个修士,灵根资质越好,所消耗的资源越少。

上一篇: 瑕疵品 下一篇: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