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归去(72)

作者: 亦卿鸢 阅读记录

巫春道:“小冬,这话你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等到了净魂台,见到那一脉几位长辈,可不要胡言乱语了。”

巫冬道:“我这不是胡言乱语,姊姊你心底明明是认同我的。”

眠扶沐三人去过人间那寨子,此时听得春冬两姊妹争吵,虽并不知她们具体的故事,却也隐约印证了什么。眠扶二人自是默然不语,沐昭虽有诸多疑问,此时也识趣闭了嘴,一言不发。

巫冬赌气离开,剩下一行人穿过街巷,走过石桥,一直走去整座城的中心。

“遥远烈日落下,剩银白的月牙,照得梦乡都无瑕……”

时有女子怡然自得哼着歌谣路过。整座城古朴,清静,涓涓流水穿城而过,只一眼便觉清凉闲适,连水波兜着的天光都疏淡温柔。

长熙道:“我简直不敢想,我要是住在这里,得有多舒服!”

沐昭忍不住戏谑她:“得了吧,你要是在这里,要么待不住,要么吵得把整座城都掀起来。”

长熙朝沐昭臂上掐了一把,向巫春问道:“姊妹,刚刚过去那个小妹妹哼的是什么呀?”

巫春微笑:“那个叫做灵巫谣。小的时候,阿娘会哼着这首歌谣哄孩子入睡,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它长大的。”

长熙道:“真好听。”

城中心是一棵参天古木,根须发达,苍翠虬立。树枝上挂着许多小银铃,风一吹便清脆作响,十分悦耳动听,并不显得喧嚣。

古木下,一处白玉砌成的高台,台上有人相候。

巫春拾级而上,向台上人道:“姑姑久等了。我此番请您前来,是因城中来了几个外人,其中有人中了蛊,来我们这里寻求解救。”

“外人?中蛊?”那人一皱眉,“让她上来,我看看。”

巫春便又下来向眠月道:“姊妹随我来吧。”

沐昭急忙问:“那我们?”

巫春一笑:“不必那样拘谨,都来吧。”

净魂台上灵气异常充沛。眠月环顾一番,发觉栏杆上刻有符文,大约是将四周的灵气都聚拢来了。

台上那人如巫春之前一般将一股力量点在眠月额心,阖眼感知片刻,舒展了的眉头又皱起来。

那股力量与巫春的力量略有不同,竟然……有点熟悉?

眠月不动声色静立着,一边忍受着心口剧痛,一边努力回想。

那人收了手,问:“姑娘,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眠月道:“我们从天界来。”

那人道:“原来我应该叫你们神仙。我叫巫霄,你直接叫名字就好。你身上这蛊,我虽不曾见过,但应该能解,这段时日,你恐怕不能离开这净魂台了。只是也许解得之时,这蛊已经发作彻底,你可接受?”

眠月道:“事已至此,就算解不得,我也接受。”

巫霄道:“如此便好。你且转过去,我先来尝试将它压制一些。”

一股强大又温和的力量自后背传入,遍至周身,又汇聚于心口。眠月越发觉得这力量熟悉无比,心中忽有什么记忆碎片连接起来,不觉一颤:“原来她是?”

一个快要被光阴抹去的名字瞬间冲入脑海。

伍禾,还有她娘伍风,原来是……巫风与巫禾?

巫霄蹙眉:“什么?”

眠月道:“我想起来一位偶然认识的故人,她拥有着极特殊的灵力。我今日才知,她原来是你们的族人。”

心口的剧痛渐渐减轻了八九分。巫霄收手,疑惑道:“我们的族人?我们来建此灵巫城已千余年,还不曾有人出去过。”

眠月转身,眸中明明灭灭:“你可认识一个人,叫做巫风的?”

巫霄听得这个名字,整个人都怔住,眼眶竟是慢慢红了。

她的声音轻轻颤抖:“你,见过她?她……过得怎么样?”

眠月见她如此,有些不忍:“我没见过她,我见过她女儿。”

巫霄垂下眸:“她女儿……禾儿。你遇到她时,她怎么样?”

眠月平静道:“那时她在人间的一个大门派里修习,师母是门中极有威望的长老。”

“那就好,那就好。”巫霄点着头,沉默了一阵儿,忽然说,“小风是我的孩子。”

她扬起头来,看向那棵古木的一处。眠月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两颗挨在一起的银铃,用翠绿编绳穿了,在风中轻轻晃动着。

沐昭听她们之前的对话,早就起了大疑,无奈不便直接插嘴询问。此时见状,赶紧好奇凑了过来:“这铃铛到底干嘛用的?”

巫霄道:“咱们巫族的孩子,生来便带着诅咒,灵魂去不了彼岸。这棵树是妖皇所赠,名唤息魂树,这银铃唤做息魂铃,一铃对应一人。族人流浪的孤魂听见铃声,就能找到来此地的路,魂栖铃中,不再漂泊。”

“那,那两颗银铃是谁的呀?”

巫霄道:“是我的孩子,和我孩子的孩子。”

眠月向沐昭传音:“伍禾和她娘。”

沐昭听得这久违的名字,先是一怔,随即整个人一颤,一些埋在记忆深处的画面一一浮现。她正要说什么,却被眠月阻止。几人沉默着,只听那铃声细细碎碎,簌簌沙沙。

半晌,巫霄缓过来,道:“神仙们且在这里稍等,我去熬些药汤来。”

见巫霄走下净魂台,眠月轻声问巫春:“我有些不明白,为何巫风没有与你们一同来到这里?”

巫春叹息道:“以凡人之躯跋涉妖界土地到底有许多无法预估的风险。当初禾儿还太小了,风姊姊怕她承受不住,便没有与我们同行。”

她看向那遮天蔽日的息魂树:“那翠绿绳穿着的,是霄姑姑一脉的息魂铃,红绳的是我们这一脉的,而黄绳的,是小妤那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