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选。” 大伯坐到一旁,肯定的说道。
“大伯,你这些瓷器,大多数是晚清民初的瓷器吧,而且都是民窑。”
石素素听到大伯的话后,直接从箱子里把这些瓷器拿出来,轮番鉴定起来,拜这段时间学习所赐,还是有所了解。
“这小姑娘有点眼力啊,我以前找人看过,那个人也是这么说的,不过,那时候我没打算卖,现在嘛,情况不同,才准备处理的。” 大伯不在乎的说起。
石素素一瞧,没再说话,埋头把这个箱子里的瓷器全部看了一遍,因为时间长远,大伯也没保养过,所以看上去旧旧的,不过,其中有一个梅瓶,用手摸了摸,又仔细的看了一遍,平静的脸上出现少许波澜。
“这些瓷器我都要了,价格多少。” 石素素放下手中的瓷器,平静的问起。
大伯诧异的看向石素素,没点心理准备,“你都要。 “
”我就是学这个的,以前只买过瓷片,我第一次见这么多瓷器,大伯,如果可以,这些我都要了。” 石素素淡定说起。
“价格可以给你便宜,但是,便宜不到哪里啊,毕竟这些都是老物件。” 大伯提醒起来。
“放心,买了不会反悔的。” 石素素一眼看穿大伯的想法,保证起来。
“那行,你看这五个粉彩瓷器,是我爷爷用过的,都是民国的,现在属于文房古玩,每个价格八百。”
大伯虽然不懂这些,但是,前期问过专家,后期准备卖的时候,也去古玩街闲逛过,知道大概的价格,心里有底,完全不虚。
“那就是四千。” 石素素看着五个小件的文房古玩,笔舔,笔洗,笔筒,镇纸,水盂,价格高了,不过,心有成算,然后看向另外的瓷器,“这些价格呢。 “
大伯看到石素素不在乎的态度,有点猜不透这个小姑娘的想法,所以,再次报价,”这三个粉彩盘子和两个粉彩碗,还有这一个青花碗,两个青花盘子,两个青花罐子,我听人说过,都是清代民窑,每个价格两千。 “
石素素点了点头,这些瓷器出之民窑,虽然保存的不错,但是品相不太好,这个价格也高了,但是没说什么。
“一共是两万,那这四个瓷瓶呢。” 石素素继续问道。
“这三个瓷瓶,价格要稍微贵一点,这个霁红梅瓶,这个青花扁瓶,还有这个仿哥窑梅瓶,虽然也是清代民窑的,但是属于大件,你要的话,每个价格八千,再给我两万四就行了。”
大伯瞧了一眼石素素,发现这姑娘点了点头,松了口气,多少有点忐忑,然后拿起最后一个瓷器,得意的说道,“这也是仿哥窑梅瓶,别看小了点,你看底下款识,大清乾隆年制,这可是清乾隆官窑,以前别人出到六十万我都没卖,这几年价格肯定上升了,如果你有钱,六十万给你,我想一次处理干净。 “
石素素看过这个仿哥窑梅瓶,的确是清代官窑,别有意味的提醒道,”大伯,这价格便宜了,拍卖的话会更高点的。 “
”小姑娘,你这个人比较实诚,我其实有问过,不过他们说,起拍价四十万,还要等拍卖后才知道,我嫌麻烦,如果这些你都要,我就便宜点给你,不想为了这点钱跑来跑去。” 大伯说道,其实他怕这件古玩拍不出价格来。
石素素点了点头,对大伯的想法有些了解,不过没说出来,只是笑了笑,因为,这个梅瓶如果上拍的话,最起码能拍出八十万以上,品相不错,喜欢的人还会更高点。
不过,这个清仿哥窑梅瓶不是最值钱的,另外一个仿哥窑梅瓶,才是最值钱的,如果没看错,那个梅瓶不是清仿民窑,而是宋代官窑,因为她手上有一块宋代瓷片,就是不知道,那个专家有没有看出来。
“那这些瓷器,我给你六十五万吧,你给我便宜,我给你凑个整。” 石素素直接说道,没有还价。
大伯一听,很高兴,想起什么后,指了指另外一个箱子,故作大方的说道,“我也不占你便宜,这个箱子里,你再选三样,算我送给你的。 “
石素素没想到这个大伯如此应对,点了点头,”那就谢了,大伯。 “
大伯看到石素素接受下来,脸色变了变,然后提醒道,”这个箱子的东西,你可以多选几件,我给你便宜点。 “
”我看看再说。” 石素素看向另外一个箱子,基本是杂项,没多少兴趣,仔细挑选了一下,从中拿了一个砚台,两个鼻烟壶,“就这三个吧,我还是喜欢瓷器。 “
”行吧,这三个送你,你也别付钱了。” 大伯看到小姑娘不喜欢这箱子里的东西,不再推荐了,毕竟人有偏好,能把那些瓷器高价卖出去,已经不错了。
“谢了,大伯,一共六十五万,直接去银行转账吧,我身上没带这么多现金。” 石素素准备交易。
大伯看到这个小姑娘买了这么多,就把其中一个箱子给石素素装瓷器,还帮着擡到车里,看到车后,恍然大悟,为什么这姑娘连价格也没还,早知道还能再高点,稍微有点后悔。
两人在银行转账后,石素素把大伯送了回去,才转身告辞,这次心血来潮的过来一趟,没想到有意外惊喜,让她对谢成州的功德,有些好奇了。
第53章
老庙街一行, 收获满满,所以,回去的时候, 石素素脸上挂起笑容, 只是刚到雅苑,就接到谢成州发过来的消息,来不及把买来的东西放回去, 直接掉头。
下班时间, 谢成州把各种报告赶了出来, 给石素素发完消息, 顺便去了趟刑侦大楼, 把鉴定报告送过去,和杨荣聊了几句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