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是东海人,来燕京玩的,对了,我朋友也喜欢收藏古玩,眼力不差,到时候,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多问问我朋友。” 李菲芸特意的说道。
“爱好相同啊,看来我和你朋友挺有缘分的。” 章耀看向石素素,微笑的说道。
三人闲聊中,那个店员从古玩店走了出来,看到章耀后,高兴的招呼一声,发现章耀身后跟着两个小姑娘,没怎么在意,带着他们就往崇文街后面走去,来到一家四合院门前。
“这是我表叔家,准备搬到外地去,他知道我在古玩店工作,就托我找人过来看看,我表叔家里祖上有人做过官,所以,留着些老物件,你们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如果有的话,就直接告诉我,我让表叔给你们最低价。” 那个店员敲了敲门,对身后三人交代起来,很为三人考虑的模样。
石素素看着店员泛着灰色的灵魂,心有猜测,看到打开门的老人,年纪有些大,瘦弱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狡猾,灵魂带上黑色,就知道这趟不是普通的买卖交易了。
“表叔,我带老板过来了,别看老板年轻,但是不差钱。” 店员笑着说。
“我信你,你带人进来吧,我这里收拾的差不多了,把这些老物件卖了,我就准备走了,你有空记得去看看我啊。” 老人直接说道。
“表叔,我有时间就去看你,我可是你从小看到大的。” 店员跟着老人往院子里走,开始说起家常来。
章耀和李菲芸没发现异常,走在最后的石素素,趁着老人和店员没注意的时候,拿出手机拍了几张,跟着他们走了进去。
章耀走到屋内,就看到八仙桌上几件青花瓷器,惊喜的问道,“老伯,这些都准备出吗。 “
”对啊,这些东西都准备卖了,你们是我侄子领来的,如果有喜欢的,我给你们便宜点。” 老人爽快的说道,心中算计起来。
石素素走了过去,没说话,目光盯着桌面上的一个青花梅瓶看了起来,心中有不好的预感,“老伯,可以上手看看吗。 “
”看吧,别碰坏就行了。” 老人乐呵呵的说道,压根没在意多出来的两个年轻小姑娘。
石素素拿起梅瓶看了起来,这个梅瓶和前天在傅老家看到的梅瓶款式差不多,色泽也差不多,翻看底足,上面六字篆体,大清乾隆年制。
第92章
清代官窑瓷器款识, 楷书与篆书同时并用,以篆书款为主,有的作六字三行横排, 有的作六字双行竖写, 字体介于楷书与隶书之间。
石素素看着足底的青花款,字体工整,青花深沉, 没什么问题, 但是, 瓶身的釉色和那个高仿的永乐梅瓶极为相似。
清代官窑瓷器在造型, 纹样, 青料等方面都模仿永乐之作,但是,以着力点染来模仿苏麻离青的结晶斑点效果, 过于均匀, 只得形似,无法神似。
石素素把手中的梅瓶和前天的高仿梅瓶,这么一对比,就知道两个梅瓶是同时间烧制, 工艺一样,釉色一样。
石素素又看了看梅瓶底足和瓶身的交接处,色泽变化也一样, 心中了然, 果然是老底接新瓷的造假手段。
章耀把其他的青花瓷器看了一遍, 在旁等待许久, 看到石素素放下手中的梅瓶,快速拿起, 眼神放亮,毫不掩饰他的喜欢。
石素素对章耀的举动没说什么,看向其他几件瓷器,青花碗,青花盘,青花扁瓶,还有青花罐,这些瓷器的造假工艺显然不及梅瓶,仔细看还是能看出差异。
拿起青花罐,翻看底足,六字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印记和真品有些区别,石素素又看了看罐体,纹样和青料明显不同于真品。
这里的几件青花瓷器,年代都是清代,带着官窑印记,通过鉴定,石素素知道这些瓷器都是高仿品,现代高仿。
“老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清代官窑瓷器。” 石素素想起一件事,试探的询问起来。
老人脸色一变,沉默后,直接说道,“小姑娘,你喜欢的话,可以买下来。 “
”你这里都是官窑,我可没那么多钱,不过,这些瓷器,你保存的挺不错。” 石素素平静的说道。
“当然了,我家传承有序,这些瓷器,我平时都收起来的,精心保存,如果不是我要去外地,我舍不得拿出来卖。” 老人发现石素素没看出不对,放松下来,笑着说道。
章耀看着手中的梅瓶,没看错的话,应该是清乾隆的青花梅瓶,他家老爷子喜欢古玩,他小时候跟着老爷子生活,久而久之,也喜欢上了。
以前家里没钱,无法支撑他的这种爱好,后来拆迁,财富自由后,他经常去古玩街逛逛,淘点东西,虽然眼力不行,但是享受这种过程,只是没想到今天竟然碰上了真品,有些忐忑,又有些兴奋。
其他几件青花瓷器,他刚才看了一下,也像真品,但是,凭着他的眼力,鉴定不出真假,但是,手中的这个梅瓶,绝对是真的。
“老伯,这个梅瓶怎么卖的。” 章耀冲动下,直接询问起来。
“你手里的梅瓶,是清乾隆的官窑梅瓶,你看足底,大清乾隆年制,我这里的其他瓷器也是清代官窑的。” 老人侃侃而谈。
“其他的我看不准。” 章耀脱口而出,知道自己说错后,连忙改口说道,“其他的我不怎么喜欢,我就喜欢手里这个梅瓶,老伯,这个多少钱啊。 “
老人当作没听到刚才的话,眯眼笑了起来,”这个是大件,保存的更好,品相也高,没两百万我是不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