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搜后我成了全网朱砂痣(108)
在此之前,两人关系始终不温不火,而竞赛的发生,是改变原有印象的一个转折点。
要说什么言情小说里轰轰烈烈的一见钟情,又或者是女主角意外撞破男主心结的迅速升温,再是那些浪漫的邂逅,暧昧的相处,无数宠爱与偏袒。
在他们之间,通通没有。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嚼了一颗酸涩的青提,在年久月深,绵延出什么东西来——
那是一次连江奥杯举办的数学竞赛,声势之大,全国重视,新闻联播都在播这件事,而三中整个高一学年,只出了两个人,她跟宋砚清,其余都是高二高三的。
他们去了连江参加集训,每晚做题做到深夜,关系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化的。
也是他眼中,第一次有了她的影子。
微微柔软。
总是很动人。
他在集训时的光芒太耀眼,在理科上的天赋更是恐怖如斯,连老师都说过,直到见到有些人,你才能明白天才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碾压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他喜欢独处,一个人听耳机,一个人刷题,但又从不吝啬对别人的分享,大大方方的教题,亦跟人高谈阔论。
集训到最后,所有人都知道了云城三中宋砚清这三个字,还有他身边——出现的最频繁的一姑娘。
听说是一个高中年级部来的,关系难免比旁人近。
宋砚清经常带着她,跟别人谈完话转身,第一句话问,程栩然呢?
他会照顾她,这份照顾是出于对好兄弟妹妹的照拂又或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是独一份,所以集训营里很多人都很羡慕。
晚上女生宿舍谈论得最多的是他的名字,小心翼翼打探着程栩然,问他们什么关系。
程栩然只是笑笑。
因为她清楚他对她的照顾来源于什么,又有多坦荡也不过顺手,没什么特别。
就像有时候那么近,在他跟朋友说笑忽略她的几次里,程栩然还会觉得他很遥远。
他没有注意过少女的窘迫和期许。
对他来讲做得已经够多。
她对他来讲没什么特别的。
在男生十七八岁的生命里,出现过太多浓墨重彩的人,他的天高,他的海阔,他风声鹤唳又无比张扬的青春。
第184章 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男生十七八岁的生命里,出现过太多浓墨重彩的人,他的天高,他的海阔,他风声鹤唳又无比张扬的青春。
她只是那个再平平无奇不过的路人甲,甚至过于寡淡无味,岁月倒了一杯白开水,谁也不会记得。
是的,程栩然明白。
如果没有程骄潇,她跟宋砚清一开始就不会认识,更不会产生交集。
扪心自问,像宋砚清这样的男生,没有朋友的介绍,第一眼会注意到她吗?
不会。
他会觉得索然无趣,她会对他敬而远之。
从一开始,程栩然是有刻意跟宋砚清保持距离的,也许就是害怕后来的吸引。
但是越走越近,程栩然竟有些糊涂,说不出心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集训的那段日子很苦,昏天暗地的卷子和竞争的压力让人喘不上气,无数次面对错误和崩溃还有凌晨四点钟起来的夜,但仍值得怀念。
因为凌晨四点钟的自习室有他的身影,一句句教她做题的指导,放在桌上的旺仔牛奶还有面包,还有他趴在课桌上睡觉的侧脸。
那也许是他们最近的时候。
程栩然曾因为试卷上一道马虎而微小的错题而痛哭不已,崩溃往往是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坐在台阶上身体不断地抽泣。
那时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旁边静静看着她哭,陪着她,往日多随性的人也会细节。
天是灰蒙蒙的。
清晨是静的。
只有两个人的石阶也是静的,长满潮湿的青苔。
等她哭累了,天差不多也亮了,他带她看了日出,让她抬头,问她有什么感觉,程栩然抽噎着说刺眼睛。
他笑,没说什么,在日出的光线下教她做题,一遍遍把错题用不同的形式出题,到她会为止。
他那么近。
侧脸模糊了光晕。
身上的味道永远干净。
后来那场登上国际的数学竞赛,宋砚清给三中拿下了一等奖,程栩然拿下了二等奖,还有两位高三的学生是三等奖,三中校长可谓乐开了花。
程栩然走出考场,他跟朋友在等她,恰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记得他问她考的怎么样。
程栩然弯起眼睛说谢谢你。
少年抬手一指,眉眼作远方,扬眉浅笑,声音洋洋洒洒,极具力量感。
他说。
轻舟已过万重山。
喧嚣的考场外,来来往往的学生,程栩然听到自己轰鸣的心跳声,那么剧烈,甚至耳鸣。
好像火车经过铁轨,海风穿过铁丝网,奔向远方,一望无际的自由。
致那段压力重重的日子,前路漫漫亦灿灿。
至今,程栩然仍然珍惜那段时光。
这种状态一直维系到高二上学期的第三个月,那时他们关系近了很多,在学校会一起做题、分享笔记,会帮对方带东西,上下学,会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
但是脱离了学校,程栩然很难去融入他的生活适应他的节奏。
宋砚清曾跟她说过,嘴角几丝懒散的笑:“程栩然,你们这种人,是不是只爱跟好学生玩。”
第185章 生日
宋砚清曾跟她说过,嘴角几丝懒散的笑:“程栩然,你们这种人,是不是只爱跟好学生玩。”
程栩然没办法回答他的话,笔尖落在试卷,最后说:“你是我最叛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