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之人(215)+番外
看着雪景,古骜心情愉悦地笑了起来。
……其实,他不是没有想过,若这次汉中军改制,没有虞君樊的支持,会怎样?而自己,又会如何……
但结果总算皆大欢喜。
要说深秋那时,所筹备抗戎一事,所面临的首要困难是什么——那一定就是如何整合汉中各军。
而要整合汉中各军,那时,他第一个需要直面的,便是虞君樊。
在怀歆向他提出所谓‘虞公子隐在幕后,换得不过是前台之人’的隐患之后,古骜又何尝不是无时无刻地思考,此事究竟该如何应对……
对于汉中军改制的执念愈深,古骜便发现自己的目光,愈来愈焦聚于虞君樊。从前两人月下弹琴,各抒胸臆时,只感畅快,并不曾如此牵动心绪。
多少次古骜清夜扪心,他多希望虞君樊能和自己戮力同心。这样不仅能省去许多互相猜忌的敝处,亦能让汉中黔中乃至巴蜀,形成一股合力……在许多古骜尚未察觉又或忘却的梦境中,每当虞君樊答应自己的时候,哪怕尚在沉睡,他的脸上都会露出笑颜。
他太在乎抗戎一事的成败……因此他太在乎汉中军改制的顺利与否,继而在每一次梦醒的时分,渐渐化为了一种对于虞君樊的期盼。
因此那日登山,当虞君樊说出那句:“我不会放手。”古骜只感觉到一股心流,仿佛随着虞君樊话语的热度,流淌到了全身四肢百骸,最后汇聚于胸口……那温暖的感觉,仿佛灌满了他的身躯。
等他回过神,他已经紧紧握住了虞君樊的手,揽住了他的肩,将他束缚在了自己怀中。那安心又触动心扉的感觉,将所有过去的藩篱都冲破……
得到了虞君樊的支持,再对汉中各部山头晓之以义,诱之以利,有人想征戎,有人不想,逐一分化,进而通过统一的奖惩整合……一点一点,自己都做到了。
一个冬天,他身为汉王,好似蛰伏在汉中,不如上京那般风雨几许,可他却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如今,他终于得到了一支整装待发的抗戎义军。
以前的他,是汉中各山头所立的共主;现在的他,有了这支军队,只要出戎地在战时以血洗礼,他就能消弭各部的界限,成为他们名至实归的统帅。
且但凡抗戎之事有所收获,不仅仅是汉中,他还会受到天下人的敬仰。到了那时,他除了身为汉王,更是抗戎御侮无可争辩的领袖。
路,就在脚下。
“汉王,虞太守来访。”
古骜闻言,忙起身去迎接:“君樊……”
虞君樊面带寒色,一身雪白貂裘,几步便夸入了屋内,笑道:“汉王”。
虞君樊将手套脱下,古骜亲自给虞君樊解了披风,仆役上前,收好披风与手套后退下,古骜握住虞君樊的手,捂在自己胸口,问道:“冷么?”
虞君樊温柔地道:“不冷。”说着他转头望向怀歆,问道:“……怀公子也在啊。”
怀歆颔首示意,起身道:“……不过马上要回去了。”
古骜挽留道:“这么大的雪,吃了中膳再走也不迟。”
怀歆笑了笑:“典小女那丫头,说要堆雪人给我看,我这要回去看呢,否则她可又要闹了。”
古骜亦笑道:“怀兄真是怜香惜玉。”
怀歆故作正色道:“汉王莫要打趣,我不过是把她看做妹妹,汉王此言,小心典将军羞恼。”
古骜哈哈大笑:“那行,既然有人等,你便快去罢。”
虞君樊看了古骜一眼,道:“你不送送怀公子?”
古骜对怀歆道,道:“正是,我该送你,这些日子辛苦了,请!”
第120章
将怀歆送到了府外,门口已经备好马车,古骜目送着怀歆上了车,却见他回过身挑起帘子,唤道:“骜兄……”
这些日子以来,怀歆开口必称‘汉王’,听见‘骜兄’的称呼,古骜微微一怔,上前一步,问道:“……怎么了?”
怀歆低头,叹了口气道:“也没什么,只是觉得时过境迁,好多事情,都和一开始不一样了。”
古骜看着怀歆,只见他秀弱的容颜被包裹一身黑衣中,脖颈上围了狐毛的围脖,越发显得脸庞纤瘦,古骜叹道:“天下也变了,谁又能不变呢?”
怀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时我们在书院中时,云清风淡,也没有这么多坎坷,没有这么多身不由己。如果你可以选择,你愿意一直活在那时,一直活在那江衢云山下的暖风中么?”
古骜仰头看着漫天飞雪,如琼浆碎玉,天接一线皆是白色,无限寂寥,无限苍茫。寒风割面,古骜答道:“即便可以选择,我也不会一辈子活在江衢云山下的暖风中。”
闻言,怀歆的神色黯了黯,古骜察觉,歉然道:“若是云山一直风清日丽,北地就不会丢,云公子也不会西去,是我失言。”
怀歆低下头:“我真希望能回到过去,那时你每天都会来竹林中找我,我们谈国事谈天下事,看尽世间奇书,现在想来,好像梦一样。你为什么不喜欢呢?”
古骜苦笑:“就像山林间初蒙的野兽,闻到了血腥味,但凡尝过一次,知道了甜头,就再也忘不了。如今飘荡在四海的,不就是共逐天下的血雨腥风吗?”
怀歆笑了起来,道:“原来如此。”
古骜站在车外,不久肩头便落了雪花,怀歆抬手将雪花轻轻拍掉,抬起眼,怀歆忽然问道:“我一直很好奇,当时你那般,又怎知虞公子会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