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大人御妻有道abo(162)+番外
一个个都躺进帐篷里,发出如雷的鼾声。
又过了好久,房间里头的声响才停下,朦胧床帘的人相拥着,不知说了些什么,片刻就停止,而后呼吸变得绵长且缓。
第69章
次日清早。
盛拾月今儿起得比宁清歌早些, 不曾唤醒对方,昨儿就曾问过,说是今日休息半天,让曲姨她们好好睡上一觉。
盛拾月听着好笑, 这北镇抚司倒是舒坦, 不过辛苦一日就要喝酒吃肉休息半天,但转念一想, 又觉得正常, 短短一日就灭了个那么大的蛀虫, 确实是大功一件,应当给予赏赐。
再说了,估计现在京中大大小小的官,都在盼着她们再多休息几天, 哪怕躺个一年半载,恐怕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只是她心里头郁闷,往日都是睡到最晚才起来的祖宗, 现在却起得最早,老老实实踏进国子监。
直到瞧见潘玄那一伙纨绔, 一个个愁眉苦脸、焉了吧唧的模样, 她心里头郁闷才稍稍缓解些。
那群寒门之人依旧离她们远远的,两批人恨不得分出个楚河汉界来, 将中间桌椅全部空出。
直到先生要踏入教室前, 才有一穿着极朴实的学生急匆匆跑入, 视线一扫, 便直接坐在两批人中间, 好像不曾注意到里头的异样,气还没有缓过来, 就偏身询问起萧景。
看起来两人关系不错。
盛拾月不由多看了两眼,再过片刻,先生赶到,站在堂前,拿着书本就开始絮絮叨叨起来。
但不知是何缘故,那先生只讲了一两个时辰,随即就让她们自己温习,紧接着一早上都不见人影。
萧景倒是习惯了,说今日就到这儿,想离开或是留在学堂中念书都行。
一群纨绔困得半死,听到这话,哪里还能坐得住,揣着还没有翻开的书就往跑。
盛拾月也不耐烦在里头待,刚走出去不久,就见叶赤灵、叶流云两人。
“殿下,”见到她过来,两人顿时喊道。
盛拾月应了声,便问:“怎么不多休息一会?”
叶流云开口却道:“今日早朝之上,陛下听闻屈府放京债的事,很是生气。”
盛拾月被扶上马车,毫无形象地往里头一躺,开口却提起不相干的事,说:“先去钟千帆那儿一趟。”
并未解释其中原因。
她又问:“然后呢?”
叶流云再继续往下说。
此事牵连不小,陛下先是下令严查,而后大肆封赏了宁清歌等人,令人赶制锦衣卫官袍、佩刀,并赐下办事府衙,也算是将北镇抚司这事彻底定下。
毕竟,新成立一个检察部门并非小事,陛下不给众人丝毫准备,便以雷霆之势将此事定下,旁人难免有微词,不肯配合。
于是乎,虽然已经有了北镇抚司名头,可实际却只有宁清歌一人和身上这件飞鱼袍子,连人手都要和盛拾月借。
而如今宁清歌清剿屈家,又查出京债一案,立下大功。
既彻底堵住其他朝臣的嘴,又可名正言顺地将北镇抚司这事敲定,于是府衙等物才被安排下来。
另外还有一事,六皇女盛献音趁即将散朝之际,突然跪下,请陛下为她和淮南王孙女赐婚。
陛下并未第一时间答应,可盛献音言辞诚恳,又跪趴在地上低泣。
她比盛拾月还大八岁,如今最小的盛拾月已成亲半年,可她这当皇姐却还在孤孤单单一人,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再加上六皇党的接连劝言,陛下隐隐已有松口之意,恐怕过段时间就会赐婚。
说话间,马车已至钟千帆临时住所外。
盛拾月未让叶流云、叶赤灵跟随,独自入内许久,而后又走出。
“架!”
随着一声空鞭的响声,马车又一次行驶,这一次是往北镇抚司的新府衙去。
因钟千帆租住院落较远的缘故,路程很是漫长,但好在清净,好一会才有一两个人经过。
叶流云、叶赤灵分别坐在马车左右,还没有开口就听见车厢里头传来问话。
“你们两可有什么打算?”
外头人听到这话,怔愣了下才回头,从起伏的车帘缝隙往里看,盛拾月正陷在软垫里,半着阖眼想在休息,若不是极其熟悉对方的声音,两人都要怀疑这话是不是盛拾月说的。
盛拾月似有所感,抬眼一瞪,便斥道:“你们昨夜与曲姨她们喝酒吃肉,心里难道就没憋出其他半点想法?”
这话怎么越听越糊涂。
盛拾月瞧着这两人呆头呆脑的模样,只能叹气,说:“曲姨、方画影还有这五百精兵都是我向宁清歌举荐的。”
叶赤灵和叶赤灵越发茫然地看着她,好像在问她,举荐就举荐了,这有什么?
盛拾月无力,也懒得和她们绕弯了,直接就道:“如今陛下封赏,之后那五百精兵便属于宁清歌麾下,任锦衣卫之职,起步就是从七品,实际权利比其余九卿还大。”
别小瞧这从七品官,即便是新晋状元,刚起步时,也不过七品,其余官吏大多是从从八品开始,甚至会落到九品,可如今陛下却让没有经过科举的锦衣卫,踩着文臣武将的脑袋往上,可见其中恩宠。
话说到这儿,叶流云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眼神一变,逐渐变得沉默起来。
而叶赤灵却依旧呆傻,还反问了句:“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