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大人御妻有道abo(164)+番外
可她自个还没有察觉,自以为十分平静,实际却是咬牙切齿地开口:“外头路程艰辛,她们两人互相陪伴,亲密一些也正常。”
盛拾月看得又气又好笑,只能道:“若你们两人选择去南疆,中途可绕截远路,护送孟清心等人一段时间,也帮我劝劝她,离家出走那么久,也该计划着回来了。”
叶流云偏过头,还是不肯松口。
再看叶赤灵,眼眶微红,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受了什么委屈。
盛拾月揉了揉眉心,这也是她想那么久,却一直没有告知两人的原因之一。
她只能又劝,声音严厉地喝道:“你们从小习武,又分化作高等级乾元,不想着建功立业,难不成要陪我打一辈子马球吗?!”
两人异口同声地回:“只要殿下愿意。”
这句回答倒是快的很。
盛拾月欲言又止,一口气上上下下,愣是没办法落下,憋了好半天才道:“你们就当替我办事。”
“如今大梁看似平稳,实际已有动摇之势,小姨失踪,我最大的靠山已不在,而六皇女与八皇女相争激烈,不知何时就会牵扯到我。”
盛拾月故意将这事说得严重,又道:“宁望舒的巡抚使看似威风,实际就是哪都讨不了好的酷吏,昨夜你们不在,未能瞧见百姓对宁望舒的惧怕。”
“而朝中大臣更会将她看做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早点将她拔除。”
“到时候我能靠谁?”
一听这话,叶流云两人当即焦虑起来,盛拾月被关在皇宫的那半个月,这两人急得不行,连睡觉都睡不好,很是无力。
“再说,你们抵达南疆之后,也可帮我找一找小姨,我实在担心她,”盛拾月重重叹了口气,隐藏得极深的担忧,终于还是泄露出一丝。
不过很快,她就收敛神色,话音一转就道:“要是你们选择留在汴京也行,这北镇抚司总比南疆安全些。”
叶流云两人还想再说些什么,可盛拾月却不肯听,掀开车帘,便瞧见一矗立在正中心的宏大府衙,她眼睛一亮,松了口气说:“终于到了。”
那府衙很是热闹,一堆人搬着东西进进出出,将这空置许久的地方清扫整理。
马车才停下,盛拾月就一下子跳下来,跑向不远处的宁清歌。
那人好似在与旁边人说些什么,皱着眉头、沉着脸,浑身泛着肃穆冷厉的气息。
盛拾月不敢打扰,放缓脚步,轻手轻脚地站在宁清歌身旁。
对面人瞧见了她,却不敢多言,只道:“屈夏那厮嘴硬的很,大理寺的人审讯了一晚上,也不见她松口。”
“一群没用的东西,”宁清歌冷声骂了一句。
紧接着又说:“屈夏不肯招,那她身边人呢?难不成他们都和屈夏一般顽固,扛得住严刑拷打?”
盛拾月还是头一回见宁清歌如此严厉,不免惊讶。
又想起宁清歌之前的辩解,说自己没有故意凶盛拾月,只是怕她被其他大臣上奏斥责,所以故意将她提前拦下。
盛拾月那时半信半疑,觉得宁清歌语气极凶,哪里是为她担忧考虑的模样。
可如今对比下来,她才发觉宁清歌对她的态度有多温和。
盛拾月眨了眨眼,便用眼神警告对面人,让她不要说漏嘴。
她倒要看看,宁清歌在外头是什么样子。
思绪间,她悄悄退后半步,偷偷跟在宁清歌身后……
第70章
此时已近黄昏, 随着秋风掠过,日光泛着淡淡橙色,但却无法柔和宁清歌面色半分。
对面那人低着头,姿态越发谦卑, 忙道:“屈夏那家伙是铁了心不肯说, 昨夜还想撞墙自杀,幸好有人及时拦下, 给她加了副木枷。”
宁清歌听见这解释, 眼眸中寒意更甚, 又斥道:“她倒是想得美,以为一死了之就能将这事瞒下,告诉大理寺,再多添些人手, 严加看守,不准让她寻到任何机会,否则……”
她声音更冷, 接道:“按同伙处置。”
“是,”那人连忙点头。
宁清歌还想再说, 又突然顿住。
此刻还在府衙外头, 说话难免不便。
于是她率先往前,要向府衙里走。
官大一阶总有特权, 比如宁清歌的办事场所是最先整理出来的, 此刻也刚好能用上。
那人连忙跟在身后, 保持着落后半步的距离, 盛拾月便离得更远, 不紧不慢尾随在后。
府衙里外人来人往,说话声、用力抬起杂物的喝声、桌椅砸在地面的动静交杂在一块, 很是嘈杂热闹。
但这一切都随着宁清歌的踏入,而骤然压低,好像一下子按下了减速键,个个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盛拾月眉梢一挑,兴趣更浓,同时脚步越轻,生怕宁清歌注意到她。
周围人不止侍从,还有那些个盛府精兵。
北镇抚司成立匆忙,而这府衙明日就要开始启用,时间紧急下,这些人都来帮忙。
见到盛拾月,竟也不吃惊。
早已习惯了九殿下的顽劣,虽然不知她又冒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点子,但无需盛拾月眼神暗示,就已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继续做着手头上的事。
而不知情的侍人就更不会说了,还以为盛拾月是宁清歌的亲信呢。
于是,盛拾月就这样顺顺利利地跟在宁清歌身后,绕过正堂,穿过半圆拱门,直至一处威严大气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