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哭包在边关开饭馆后(52)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黎小鱼本不想同意,但他这么一折腾,自己也饿了。

虽然不想顺贺辞的意,可他更不会因为别人,苦了自己。

天还没亮,辛劳的辞州百姓,已经开始有出摊的了。

即便天未亮,危险诸多,但生活容不得他们等到天亮才出来讨生计。

黎小鱼带着贺辞去了距离最近的面摊子。

这面摊子小,只有一张小桌,配两张矮凳。

面也只有素面,可以额外加蛋,别的就没了。

黎小鱼以为贺辞会直接甩袖离开,没想到对方竟真坐了下来。

煮面的是个老妇人,她因为年纪大了,动作迟缓,所以每次出摊子都会比别人早些。

今日摊子刚摆出来,就来了两位俊俏郎君,是开了个好张。

桌子和凳子高度对黎小鱼来说矮,对贺辞来说更是。

两人的腿只能敞开在两边,贺辞腿长,将黎小鱼的地盘都给侵占了些。

热腾腾的素面上来,汤底里加了酱油上色,细盐调味。

翠绿的小葱花洒在面上,增添了不少的食欲。

黎小鱼给自己加了一个蛋,拿筷子的时候,他见贺辞盯着碗里的面皱眉。

“小侯爷不爱吃葱花?”

贺辞抬头,眼中还带着未消散的惊愕,“你怎么知道?”

他不爱吃葱花,只有贴身小厮白竹知道。

白竹不可能和黎小鱼说这些啊。

黎小鱼回他,“我看见小侯爷皱眉了。”

贺辞用指腹摸了一下眉间,“我经常皱眉,有何不一样。”

“仔细看能看出来。”黎小鱼看着那碗面问贺辞,“这碗给我吧,省的浪费了。小侯爷再要一碗没葱花的。”

贺辞惊讶于黎小鱼的观察力,他爹娘都没看出来。

不过他们看不出来,似乎也正常。

他看一眼黎小鱼,瞧他细胳膊细腿的,“你能吃得下两碗面?”

“能啊。”

黎小鱼回答的肯定,别说是两碗,就是三碗他都吃得下。

他每天的运动量,可是很高的。

贺辞听了黎小鱼的肯定,鬼使神差的真将那碗带着葱花的面,给黎小鱼推了过去。

放在以往,他会硬着头皮吃下去。

贺家世代守在边关,战乱时,食物紧缺什么都吃过。

贺家祖训,不得浪费任何的食物。

别说是葱花,面汤都不能剩一滴。

新上来的那碗只加了鸡蛋的素面,贺辞吃的干干净净。

黎小鱼吃了两碗,汤剩着,上面飘着零散的葱花。

与贺辞同桌吃饭的人,知道他们家的规矩,因此也都会将碗中食物吃的干净。

贺辞想说黎小鱼,最后还是没吭声。

算了,要是人再被他弄哭了就麻烦了。

吃完了面,黎小鱼去结账。

“我吃了两碗面,两个荷包蛋,一共是十四文钱。”

黎小鱼从他的荷包里数出足数的铜板,递给了老妇人。

贺辞本来想说他来给,结果摸了半天,发现出来的急,荷包没带。

别说是替黎小鱼给饭钱,就连他自己的饭钱都没得给。

贺辞没办法,只好将左耳上的耳饰取下,直接拍在摊主的面摊上。

“这是我的饭钱。”

老妇人看着那又是金又是宝石的耳饰哪里敢收啊,她吓的连连摆手,不敢贪图这富贵。

怕有命拿,没命花。

黎小鱼看了老妇人一会,见她是真的害怕不敢收。

便从荷包里掏出七文钱,“这是他的面钱。”

老妇人这才敢接下,对着黎小鱼鞠躬弯腰的道谢。

黎小鱼将桌上的耳饰拿起来,贺辞以为要给他,正要伸手。

就见黎小鱼将其放进了他自己的荷包里,“小侯爷有七文钱的时候,记得来找我赎回去。”

贺辞不着痕迹的收回手,“不过一个耳饰,送你了。”

黎小鱼不要,“我用不上,小侯爷还是给我七文钱吧。”

贺辞听着黎小鱼的话,没好气道:“笨死了,不识货。”

这会天光微亮,贺辞没有再跟着黎小鱼,自己先离开了。

黎小鱼也朝着家里跑。

黎九州和周珍娘没有先吃饭,终于等到了儿子回来,悬着的心放下了。

黎小鱼心里愧疚,让父母平白多等了一些时间,为他担惊受怕。

夫妻二人却不在意,只要孩子平安归来就行。

黎小鱼确实能吃,前不久吃了两碗面,这会回家了还能再吃一碗加了糖的稠粥,顺便和他爹娘说了小饭馆的情况。

吃好早饭,一家三口才赶去小饭馆那边。

小饭馆后院烧了大半,后厨最严重。

仓库和水井那边还好,没怎么被烧到,但落了不少的灰。

好在水井上盖着石板,不然水都被污了。

三人都换了深色的衣服,进去一趟,衣服上看不出多脏。

可脸上手上,都在不知不觉间触摸下,染上脏污。

孙草和方石头上工的时候,才发现小饭馆后院被烧了。

黎小鱼和他们大概说了一下经过,二人就不再多问,撸起袖子开始干活。

没多久,凌家的马车也来了。

凌少卿和柳玉攀走到后院,被眼前景象吓一跳。

柳玉攀惊讶道:“黎小鱼,这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被烧了?”

黎小鱼还记着那六个乞丐的事情呢,他没正眼看柳玉攀,“你们两今天先不用来,我今晚拿着菜单去凌府找你们。”

听说不用来,柳玉攀自然高兴。

他可不想将自己的衣服弄脏。

凌少卿因为要和黎小鱼学做菜,倒是有意留下表示一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