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月老转正指南(97)
沈周瞥他一眼,语气疏离,“我认识你吗?”
无愧当即红了眼,以为自己认错了人,讷讷地,松开手,任由衙役将他拖走。
这人为何装作不认识自己?难道他真不是长留哥哥,而是什么......沈周?
无愧想不明白,只觉两人太像了,像得好似一个人,叫人分不清。
第五十五章
李析快马加鞭,赶回衙门,将法场之事尽数告之李遂。
“还有这等稀罕事......”李遂喟叹,眼睫微动,看向李析,“他人现在何处?”
李析拱手道:“在和顾大人回来的路上。”
李遂捻动紫檀木珠串,若有所思,“你怎么看?”
“属下眼看就要逼出花无颜......沈大人一出现,就暂缓了行刑,此人来得太过巧合,实在可疑。”
李遂曲起眉眼,“老夫与大理寺卿同朝为官,倒也有过几面几缘,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抬步,往门口走,“来者是客,去会会。”
沈周与顾临川同乘一辆马车,前往县衙,一路上,顾临川对其嘘寒问暖,无微不至,不知道的还以为沈周是他老子。
顾临川:“沈大人,口渴吗?”
沈周摇头。
顾临川:“大人,腿酸吗?我帮您揉揉?”
沈周摇头。
顾临川:“大人远途奔波,想必是饿了吧?老夫这就命厨子,烧几个好菜,为大人接风洗尘?”
沈周拧眉,思忖片刻,顾临川以为他还不满,正要改口,忽听他笑道:“甚好,劳顾大人费心了。”
顾临川顿时笑成菊花一朵,点头哈腰,极尽奉承:“都是卑职应该的,只要大人高兴,卑职上刀山,下火海,义不容辞!”
好一个溜须拍马的县令!沈周笑而不语。
马车在县衙门口停下,衙役们搬来脚凳,顾临川率先下车,立在一旁,伸出右手,手心向上,摊平,低眉,顺眼,恭候沈周下车。
沈周掀开幕帘,居高临下,睨他一眼,倒也没拂了他的好意,搭着他的胳膊,走下木阶,正了正官帽。
“沈大人,这边请,蒙您不弃,光临寒舍,县衙比不得您的大理寺,还望您多多包涵。”顾临川在前面引路,生怕怠慢了沈周,卑躬屈膝的样子看得沈周一阵好笑。
“顾大人客气了。”沈周双手背在身后,表面客客气气,倒也看不出什么好恶。
李遂立于中庭,看着沈周缓步走近,眉心微拧,上前,寒暄:“沈大人怎的在此?”
沈周看清来人,拱手作揖,不答反问:“丞相大人又因何在此?”
李遂静静地打量着沈周,眉目微敛,倏地一笑,“沈大人莫不是查案,查上瘾了?这说话的语气,怎么听着......像审犯人?”
“在下身在其位,不得不依律行事,查案事关文武百官、江山社稷,自是不敢懈怠,不过......”沈周话锋一转,皮笑肉不笑道:“让丞相大人多心,倒是沈周的不是了。”
大理寺卿背靠官家,与他虽无正面冲突,但囿于身份,双方早生嫌隙,姓沈的这般态度,倒也寻常。
李遂沉吟不语,半晌才道:“沈大人一路辛劳,李某就不打扰你休息了。”
“大人,他真是大理寺卿?”待沈周走远,李析问道。
“是他......”
“可......”李析不解,皱紧眉头,这人明明和坠崖那小子长得一模一样!
“上次让你查花无颜的表哥,查得如何?”李遂折了枝梨花,放在鼻尖轻嗅,神色凝重。
“小人把荷塘村的村民,挨个拷问了一遍,都说不知道,只知他是昨年,突然出现在花家的,对外自称是花无颜的表哥,但据小人调查,花无颜的母亲叶氏,早年因父罪,没入教坊,并无什么手足至亲。”
李遂默了默,眸光微动,指尖一松,花枝悄然落地,“派人去查查,沈周近一年的行踪,三日内,我要知道答案。”
顾临川安顿好沈周,又给他派了一堆丫鬟婆子伺候。待到天黑,在府中设宴,特地请来戏班子,为他助兴。
推杯换盏之间,只见一妙龄女子身着五彩戏服,浓妆艳抹,拈着兰花指,登台,步步生莲。
“沈大人,这是咱们余杭郡,最有名的戏班,老夫擅自做主,将他们请来助兴,也不知,是否和您的心意?”
沈周抿了口清酒,含糊其辞道:“顾大人费心了。”
顾临川只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渐渐息了声,这沈寺卿不表态,心个也不知是何想法。
戏台上,花旦与小生正咿咿呀呀对唱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微风拂过,灯火阑珊,烛影绰绰,满树梨花如雪,片片摇落枝头,飘至沈周发梢。
沈周身子一僵,放下筷子,怔怔地朝台上望去,眸光微闪,似有所触动。
顾临川见状,招手,唤来丫鬟,低声吩咐了几句,嘴角止不住地上扬。
酒过三巡,沈周吃饱喝足,正欲起身告辞,顾临川笑道:“如此良辰美景,浪费岂不可惜?美酒美食具矣,可不能少了美人相伴。”话音未落,拍手,下人立刻带着展眉,行至沈周面前。
沈周抿了抿唇,拱手赔罪:“顾大人费心了,只是......”轻瞥一眼展眉,“在下恐怕要辜负您的好意。”
顾临川并不搭话,转而看向展眉,“展眉姑娘,这是京城来的沈大人,你可给伺候好了,若是伺候不好,沈大人怪罪下来,可别怪老夫我,不留情面。”